3/23/2016 星期三 羅馬書 11:25-36
「因為神將眾人都圈在不順服之中、特意要憐恤眾人。」 (羅 11:32)
傳福音的經驗告訴我們:有的人心很軟,聽到了傳福音後就馬上信了;但大部份的人還是得經過一個追尋的過程後,才會接受。
這個過程可能是幾個月、或是幾年、甚至有幾十年的;於是,我們就把這些現象稱為福音的好土、或硬土。
然而,也可看到,不論我們多麼努力,經年累月的傳、禱告,還是有一些人不信。於是,我們就把他們歸類為比硬土還硬的石頭地。
久而久之,我們習慣性地在心裏把人就這樣子的分類:對於屬石頭地的人,我們很快的就於之失望,那是不可能得救的人。
歷代以來,猶太人可以說就是最明顯的福音石頭地了。
救恩是從猶太人出來的,而且他們熟習、信服整本聖經中超過一半的舊約。他們站在這樣有利的地位上,照理應該很容易接受福音的;可是事實不然。
所以,很多基督徒把猶太人當成是那些不可能得救的人之一;就乾脆不再花心思在他們身上了!
但這是一個非常錯誤的觀念!
保羅在羅馬書用九到十一章、整整三章的篇幅、以各種不同的角度來證明:(1)神沒有放棄猶太人,(2) 猶太人的全家得救與我們外邦人的富足,有非常緊密的關係。
這三章的總結就在11:32這一句話:「神將眾人都圈在不順服之中、特意要憐恤眾人」。
其實,這句話也可說是羅馬書一到六章的結論,不論是外邦人、猶太人都是眾人,都不順服、都是神要特意憐恤的人!
如此看來,不僅是對猶太人、連對那些在身旁、我認為是石頭地的人都是神要特意憐恤的人!
那麼、我豈能把人分成三六九等,而輕易放棄了神所要特意憐恤的人呢?
難怪保羅說:「無論是希利尼人、化外人、聰明人、愚拙人、我都欠他們的債」。(1:14)
這豈不也是我該說的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