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1/2016 星期三 以弗所書 1:15-2:10
「求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神、榮耀的父、將那賜人智慧和啟示的靈、賞給你們、使你們真知道他。」 (弗1:17)
猶太藉的神學家馬丁‧布伯在1923年,發表了一篇論文「我和你」(I and Thou)。這篇論文對神學及哲學的影響到今天還存在。
他主要的論點就是把所存在的關係分為兩大部份:「我和你、我和它」(I and Thou、I and It)、也就是人和我、及物和我的關係。
人和我的關係是建築在兩個有意識的實體之間的互動,他們之間沒有先入為主的武斷思想,彼此之間的認識是由真實的接觸和了解得來的。
而物和我的關係建築在一方面、單向的認知和了解所產生的印象。他把對方以一個物件來看;所以,這樣子觀察所得到的結果只是他一廂情願對對方的認知;而不是對方真正實體的知道。
人就是在這兩種認知的關係中徘徊,最後才能真正達到知道對方的層次。
而我們與神的關係一定得達到「我和你」(I and Thou)的階段才是真實的信仰。
這就是保羅對以弗所教會的禱告:「求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神、榮耀的父、將那賜人智慧和啟示的靈、賞給你們、使你們真知道他」。
基督帶給我們了救贖、恩典、新生命、和聖靈,這些好處是不能與祂和我們的關係分開的。
我們不可能只要基督帶給我們的好處(我和它, I and It),而不關心我們與基督的關係(我和你, I and Thou)。那只是人一廂情願的想法,不是真實的關係。
然而「真知道祂」,除了在關係中主觀的認知以外,還是需要客觀的認識和了解(我和它, I and It);這個它就是神的話。
除非我們自己願意委身於基督,祂的救贖、同在、與恩典還是無法加在我們的身上。
更大的禮物總是那送禮物給我們的人,而不是那件禮物。
所以,當我們藉著祂為我們所成就的大事來跟隨祂的時候,我們要為祂的所是(實體)來感恩;而不只是為祂給我們帶來的好處去感謝。
這樣,我們才可能藉著那賜人智慧和啟示的靈,真知道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