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2017 星期天 創41:45-42:25
「約瑟給長子起名叫瑪拿西、〔就是使之忘了的意思〕因為他說、神使我忘了一切的困苦、和我父的全家。他給次子起名叫以法蓮、〔就是使之昌盛的意思〕因為他說、神使我在受苦的地方昌盛。」 (創 41:51,52)
「十字架」是我們擘餅聚會時,很喜歡唱的一首詩歌:
十字架,十字架,永是我的榮耀;
我眾罪都洗清潔,惟靠耶穌寶血。
我們習慣性的,在十字架前想到的是:耶穌的寶血、洗清潔我眾罪。
但是,我們卻不常想到的是,主耶穌也曾命令衪的門徒:「當捨己,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路9:23)
十字架的道路不僅是困難,而且是天天的 – 在身心上長期的煎熬。
然而,在中煎熬總是有盼望的。
所以,一個走在十字架道路的人,他的心思是複雜的、感受常是甜苦參半的。
這種心情,可以從約瑟給他兩個兒子取的名字看出來 —
約瑟給長子起名叫瑪拿西、因為他說、神使我忘了一切的困苦、和我父的全家。
他給次子起名叫以法蓮因為他說、神使我在受苦的地方昌盛。
其實,約瑟真的忘了他一切的困苦、和他的父家嗎?不可能!
因為,每次叫他兒子瑪拿西的時候、約瑟就又再一次提醒了自己與父家關係的傷痛。
然而,在受苦的同時,約瑟還是存著感恩的心:神使我在受苦的地方昌盛(以法蓮的意思)。
這就說明了羅馬書所記載的:「我們又藉著他、因信得進入現在所站的這恩典中、並且歡歡喜喜盼望神的榮耀。不但如此、就是在患難中、也是歡歡喜喜的,因為知道患難生忍耐、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 盼望不至於羞恥,因為所賜給我們的聖靈、將神的愛澆灌在我們心裡。」(羅5:2-5)
我們也像約瑟一樣,曾(或正在)處於患難中;我們的心思是複雜的、感受常是甜苦參半的。
但在這同時,聖靈將神的愛澆灌在我們心裡,使我們可以也像約瑟一樣感恩的心,歡歡喜喜盼望神的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