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2017 星期六 約書亞 22:1-34
「以色列人以這事為美.就稱頌神、不再提上去攻打流便人、 迦得人、毀壞他們所住的地了。」 (書22 : 33)
正義的尋求是人的天性。所以,當惡人得到他的惡報時, 我們都有一種舒暢、解脫感。影視界也了解這種心態,所以常用這一類的題材為劇本。
1970年代非常賣座的經典影片Dirty Harry (中文為「警探哈里」 、或「緊急追捕令」) 就是一個這樣的例子。
但問題是於在人的罪性,使人的判斷常有偏差。
在不清不楚的判斷中,如果還要堅持替天行道的話, 很可能就把自己陷在更深的罪裏了。
約書亞記22章就記載了一個類似的事件:流便人、迦得人、 和瑪拿西半支派的人選擇了約旦河之東的平原地安定下來(22: 4),離開了其他進迦南地的九個半支派。
現在, 又聽說他們居然在靠約但河邊上、築了一座高大的壇!(22: 10)
高大,使人聯想到巴別塔(創11);壇, 使人聯想到金牛犢前面的壇(出32)。
難怪以色利人說:「 從前拜毗珥的罪孽還算小嗎?雖然瘟疫臨到耶和華的會眾、 到今日我們還沒有洗淨這罪。你們今日竟轉去不跟從耶和華麼?」( 22:17,18)
從經文的敘述來看, 顯然這九個半支派的人己經把約旦河之東的兩個半支派看為外人, 而稱自己為以色利人了。(22:11)
這就是分裂的開始;替天行道的心由然而生:「全會眾一聽見、 就聚集在示羅、要上去攻打他們」。(22:12)
一場兄弟相殘的內戰,就將要一觸即發了!
好在,接下來,流便人、 迦得人、和瑪拿西半支派人解釋(22:21-29)、 祭司非尼哈與會中的首領冷靜的聆聽,使「以色列人以這事為美. 就稱頌神、不再提上去攻打流便人、迦得人、毀壞他們所住的地了」 (22:33)。
一場兄弟鬩牆的血腥場面就這樣子的避免了。
我覺得「這事為美」是指彼此的解釋、了解、和接納;而並不是指所 築的壇。
那麼,倒底在約旦河之東築壇是不是一件該做的事呢?
從這一整章中,找不出耶和華說話, 也找不到雙方面尋求耶和華的記載。
耶和華神在這築壇的事是沈默的,但沈默並不表示讚許。
事實上,這座高大的壇似乎沒有發生什麼作用;因為, 聖經上沒有其他地方再提到它。
而且,約旦河之東從此成了猶太人的 傷心之地,常受外患。(士6:33,撒上13:5)
顯然,高壇也不代表神的悅納和同在。
今天,我是不是還存著一點替天行道的心態?
對屬靈、屬世事情的判斷,我會不會過於自信?
我可以冷靜的聽他人的解釋嗎?
我能夠接納他人的解釋來改變自己的做法嗎?
我是不是可以珍惜合一過於我對公義的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