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2017 星期六 歷代志下 11:1-12:16
「耶和華如此說、你們不可上去、與你們的弟兄爭戰,各歸各家去罷,因為這事出於我。眾人就聽從耶和華的話、歸回不去與耶羅波安爭戰。」 (代下11:3)
英文有一句俗語:have big shoes to fill, 很生動的把在一個有豐功偉業的人之後、那接續他的下一個人的心情描繪出來了。
羅波安不但有他父親所羅門王的大鞋子要穿、他還有一個更大的潛在壓力:他父親所羅門王繼承了有大鞋子的祖父大衛王,所羅門不但是做的好、更是把大衛王朝發展到全盛的極至;但是他能繼續這種優秀的傳承嗎?
羅波安可惜的是:第一步他就走錯了,他想用高壓手段來顯示能力,以致於以色列人十個支派背叛大衛家。
在這個情況下,可以想像的是羅波安難以吞下這口氣:他招聚猶大家、和便雅憫家共十八萬人、要與以色列人爭戰、好將國奪回再歸自己。
正當這個重要關頭,神藉箸示瑪雅,勸阻羅波安如此的發動兄弟鬩牆之戰。
如果我們能了解羅波安起初招聚猶大、和便雅憫十八萬大軍要爭回這口氣的話,那麼他為什麼能在氣頭上、就憑著示瑪雅的一句話就擺下了自己一再堅持的面子問題呢?
可能是眾人歸回,不去與耶羅波安爭戰;羅波安孤掌難鳴,不得不放下臉面認錯。然而,我們也不能不注意,示瑪雅所說的:「耶和華如此說」佔了很重要的成份。
雖然羅波安是造成以色列國家分裂的歷史罪人;但他避免了一場血腥的內戰。在一連串的錯誤中,他至少總算是做對了一件事。
今天,我們也是身上背負著許多人對我們的期望 – 成功的事業、幸福的家庭、富裕的環境、美好的聲譽;或許,我們也必需要穿上一雙不好走路的大鞋子。在這情況下,也許被逼著做了一些不智的決定。
但是,什麼時候我們可以放下自己的身段、也可以聽到「耶和華如此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