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 每日讀經 — 尼希米記 8:1-18

11/7/2017 星期二 尼希米記 8:1-18

「他們清清楚楚的念神的律法書、講明意思、使百姓明白所念的。 省長尼希米、和作祭司的文士以斯拉、並教訓百姓的利未人、 對眾民說、今日是耶和華你們神的聖日,不要悲哀哭泣, 這是因為眾民聽見律法書上的話都哭了。」 (尼8:8,9)

今年十月卅一日是馬丁路德改革運動五百週年記念的日子; 十六世紀的宗教改革運動,不僅是教會歷史的大事,也改寫了之後歐洲政治、經濟的發展走向。

宗教改革運動的直接原因,顧然是教皇與政治掛鉤、 及羅馬天主教的腐敗。 但研究歷史的學者們都同意的遠因是在一百年前古庭堡的活字版印刷 ,普及了聖經的流傳;及德文聖經在1466年的出版, 使許多平常人有機會自己讀聖經。

所以,屬靈的復興,是神從聖徒的心中點燃祂自己的話語開始, 再動員祂的子民贏得那些失去的靈魂。歷史上每一次信仰的復興, 必然出於兩種衝激:一是神的話語、就是聖經的宣告; 二是信徒配合的行動。

尼希米帶領的屬性復興也是如此。

當時外在的建築擴充後,就更容易顯出現靈命的真空。

重建城牆的計劃達成了,人們搬回到自己的居所(7:4)。 城內秩序井然,防衛、統治皆上軌道、居民都有房子、工作、 和完善的保護(7:77-8:1),然而還是缺少一些東西。

那就是朗讀神的話、改變便從此開始,不是用人的意見, 而是用神所建立的律法(8:1)、人們懂得尊重真理, 大家都側耳傾聽(8:2) 、真理被譂明,聽到的人能明白(8:3)、真理被應用, 聽到的人都有所反應(8:6) 。

百姓都哭了。為什麼哭?他們知道他們犯了罪。回想以往的年歲, 一直過著沒有屬靈生命的生活, 也想起祖先因犯了罪而淪入被囚的景況。 這些深深的認罪使得他們哭泣。在這感受罪惡的一刻, 尼希米站起來說:停止哭泣吧!神是赦人罪的神(8:9)。

今天,聖經是這麼的普偏,我甚至有不下十種的版本。

但是,神話語的能力在那裏?

認罪的眼淚在那裏?

屬靈的復興在那裏?

我側耳傾聽神的話語嗎?

真理被譂明了嗎?

我明白所聽到的嗎?

我能應用所聽到的真理嗎?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