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 每日讀經 — 耶利米哀歌 1:1-22

7/7/2018 星期六 耶利米哀歌 1:1-22

「你們一切過路的人哪、這事你們不介意麼?你們要觀看、 有像這臨到我的痛苦沒有、 就是耶和華在他發烈怒的日子使我所受的苦。… 耶和華是公義的,他這樣待我、是因我違背他的命令。眾民哪、 請聽我的話、看我的痛苦、我的處女和少年人、都被擄去。」 (哀1:12,18)

戰亂國亡的經驗是刻苦銘心的, 許多千古傳訟的詩詞也都是在這種背景下寫出來的。 在這些作品當中,詩人所看到的一切景象都成了有感情的, 與他一同分擔這心裡的重擔。

就如社甫的春望:「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 恨別鳥驚心」。花、鳥突然也為國破感傷起來了!

耶利米哀歌也是在類似的情況下寫成的, 每一章都是一首精心雕琢的字母詩。

希伯來文有22個字母,1,2,4,5章都有22節, 每一節的頭一個字都從希伯來的字母排列; 第三章的66節是3×22的次序排出來的。

耶路撒泠的陷落,在猶太人的歷史中是最關鍵的一個事件。 在耶利米哀歌中,耶路撒泠就成了一個有血有肉、 有感情有痛苦的城市。

「你們一切過路的人哪、這事你們不介意麼?」 戰後在耶路撒泠過路的人士中,有巴比倫的新統治者、士兵、 及被擄後留下的餘民。

人們恢復日常生活的作息之後,似乎漸漸淡忘了歷史的教訓。 這事你們不介意麼?你們不應該不介意啊!

詩人筆下的耶路撒泠,沒有一直停在情感上的傷痛, 他馬上就進入更深一層的思考:這痛苦的原因是耶和華的烈怒。

但耶和華是公義的,他這樣待我、是因我違背他的命令。 根本的問題還是在我(耶路撒泠)自己。我不怨天尤人, 因為可怪罪的只有我自己。

但是,我在耶和華面前,完全的順服,只能呼求衪知道我的苦情、 懇求祂的憐憫 — 這就是哀歌的特色。

今天,當苦難來臨時,我的第一個反應是什麼?問人為什麼? 問神為什麼?

還是像詩人一樣,在神面前吟哀歌呢?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