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 每日讀經 — 耶利米哀歌 4:1-22

7/10/2018 星期二 耶利米哀歌 4:1-22

「耶和華發怒成就他所定的、倒出他的烈怒,在錫安使火著起、燒燬錫安的根基。地上的君王、和世上的居民、都不信敵人和仇敵能進耶路撒冷的城門。」 (哀4:11,12)

女兒還小的時候,最不能離開就是叫「布布」的一條手帕。不論是坐車、或是睡前,她的右手總是要把布布拿到鼻子前、聞到那只有她能辨認出來的香味,才會能安靜下來;所以我們的洗衣劑是不可以隨便更換牌子的。

女兒漸漸長大、那時她己經上中學了。有一次妻子在整理她房間時,驟然在枕頭套裡面、發現那個老舊的布布還藏在那兒呢!除了暗中好笑之外,我們也不好當面說穿了這事、免得她覺得尷尬。

其實,不僅是孩子,我們每一個人都難免不會沒有一個最深安全感的來源;這可能來自從小長大的環境、可能來自人生的歷練、也可能來自知識和學問。

猶太人以神的選民自稱,神是他們的光榮和驕傲、神的同在是他們安全的保障、福份的源頭;而耶路撒冷就是大居的聖城、聖殿的所在地。

歷代以來,猶太人經過無數的內憂外患,聖城從來沒有倒下來、聖殿也一直屹立到今;更證明耶和華是保守他們的神。然而,巴比倫不僅攻破了耶路撒冷,而且殺了他們的王室、滅了他們的國。

「地上的君王、和世上的居民、都不信敵人和仇敵能進耶路撒冷的城門」 — 當一群人同時失去了他們世世代代所依靠的安全感根基,耶和華在那裡?那該是多麼令人困惑和傷心的時刻!

但先知說那在錫安使火著起、燒燬錫安根基的竟是耶和華自己、耶和華所發的烈怒!

今天,我們最深安全感的來源在那兒呢?什麼是我們有保持這安全感的證據呢?

主耶穌的救恩雖然是無條件的,但有主的生命後在生活上的變化確是主要看到的(太25章)。

我們不能停在「不信敵人和仇敵能進耶路撒冷的城門」的假設上,而是該常警醒、檢驗自己的生命。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