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2018 星期四 – 以西結書 40:1-49
「在神的異象中帶我到以色列地、安置在至高的山上,在山上的南邊有彷彿一座城建立。他帶我到那裡、見有一人、顏色如銅、手拿麻繩、和量度的竿、站在門口。」 (結40:2,3)
西元四一零年,在基督教成為羅馬帝國的國教之後不到一百年的時間內,首都羅馬城被西哥特人攻破、洗劫一空。
當時,許多人都深感不解:為什麼神會離棄敬拜祂的大京城,把貴為政治、文化、及宗教中心的羅馬,交在一群野蠻人的手中呢?奧古斯丁因而寫了一本叫「上帝之城」的書,來回答大家的疑惑。
上帝之城成為了古代神學的經典之作:奧古斯丁的書中說,人類的歷史就是一部「人之城」與「上帝之城」彼此衝突的記載 — 人之城是被人的私惑和魔鬼的誘惑所遷引著(創11),而神的城是由神主導、得到最終的勝利(啓21) 。
神可以藉著世上國家的興亡、政治體系的更替、及軍事力量的消長,來引導上帝之城最終的得勝。
但是處在其中的人們,如果沒有從永恆的角度來看時勢,就很容易被眼前的景況迷惑、而喪失了他們的信心。
其實,聖經中同樣的事己經早有記載了:當以西結在耶路撒冷被毀之後,在神的異象中把他帶了上帝的城;那是一個有規有舉的城,城裡的每一樣建築,甚至是門檻、廊子、牆柱…這些非主要結構的尺寸,都要講究、都要有定規。
這個定規是要用麻繩、和量度的竿,一樣一個去檢驗的,絲毫馬虎不得;以西結在異象中看到了顏色如銅的那人、一絲不苟的去測量。
今天,我們知道:我們就是活石、被建造為靈宮(彼前2:5),那是要經過檢驗、馬虎不得的。而這些的標準是因為我們蒙了重生,以致能因順從真理、潔淨自己(彼前1:22)。
在現代個人主義盛行的時代中,連很多基督徒都只關心、注重信仰對個人帶來的好處;而忘了神最終的心意是集體的、城市的、以及國度的。
什麼時候我們可以把眼光從自己身上轉到神終究的心意、到那時我們才有可能不再受現今環境、政治、及時勢的影響,做一個有國度眼光的人、可以被建造為靈宮的活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