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讀經默想 – 王下7-8章

5/26/2015 星期二 王下7-8章

「以利沙說、你們要聽耶和華的話.耶和華如此說明日約到這時候、在撒瑪利亞城門口、一細亞細麵要賣銀一舍客勒、二細亞大麥也要賣銀一舍客勒。有一個攙扶王的軍長、對神人說、即便耶和華使天開了窗戶、也不能有這事。以利沙說、你必親眼看見、卻不得喫。」 (王下7:1,2)

當遇到了個人性的苦難時、這個人常常是「怨天尤人」。

當整個國家遇到了普遍性的苦難時,人也常用「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來怪罪於天地:為什麼天地並沒有一個仁愛萬物的心來對待萬物呢?

對於基督徒來說,我們在苦難時,也常問裡為什麼?

列王記下6:26到7:20,我們可以看到在普遍性的苦難中,一些不同反應的例子:
1) 埋怨神:「耶和華不幫助你、我從何處幫助你」(6:27)
2) 自力救濟,失去盼望、和理智:「將你的兒子取來、我們可以喫」(6:28)
3) 怪罪於神的僕人:「這災禍是從耶和華那裡來的.我何必再仰望耶和華呢」(6:33)
4) 殺先知:「我今日若容沙法的兒子以利沙的頭仍在他項上、願神重重的降罰與我」(6:31)
5) 懷疑神:「即便耶和華使天開了窗戶、也不能有這事」(7:2)
6) 孤注一擲:「城裡有饑荒、必死在那裡.若在這裡坐著不動、也必是死。來罷、我們去投降亞蘭人的軍隊.他們若留我們的活命、就活著.若殺我們、就死了罷」(7:4)
7) 回心轉意:「我們所作的不好.今日是有好信息的日子、我們竟不作聲.若等到天亮、罪必臨到我們.來罷、我們與王家報信去」(7:9)

對知道神的人來說,似乎在苦難時,有更多的選擇、更多的理由、來埋怨神、怪罪神、懷疑神。

以色列的王要殺先知(6:31)、完全不明瞭神的拯救(7:12);以色列的軍長在懷疑神(7:2)、他將目睹神的拯救、卻仍然在望梅止渴之中死去(7:17)。

神用了四個長大痲瘋的人,把以色列王沒辦法解決的飢荒(6:27),一夜之間舒解了。

「今日是有好信息的日子、我們竟不作聲」(7:9)是這四個長大痲瘋的人的自我省察。他們竟成為整個事件中,最能被神和先知使用的人!

今天,我是不是在苦難當中嗎?
我在苦難當中的反應如何?
今日是有好信息的日子、我是不是做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