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8/2018 星期二 馬太福音27:51-66
「忽然殿裡的幔子、從上到下裂為兩半,地也震動,磐石也崩裂,墳墓也開了,已睡聖徒的身體、多有起來的。」 (馬太福音 27:51,52)
耶穌在十字架的受死、與三天以後的復活是基督徒信仰的中心,也是我們每一次在擘餅聚會時要思想、記念的主題。
我們習慣性的在擘餅聚會那安靜的環境、在那些柔和的詩歌中,默想主耶穌在十字架為我們所擺上的,和對主愛當有的回應。
然而,照聖經的記載,耶穌上十字架的過程是一點也不安靜、柔和的。
耶穌在肉身上的血漬、酷刑所留下的痕跡,是難以讓人可以冷眼旁觀、不動同理心的。
耶穌大聲喊著說「我的神、我的神、為甚麼離棄我?」,也打斷了髑髏地的寧靜。
更明顯的變化是當耶穌斷氣時,「忽然殿裡的幔子、從上到下裂為兩半,地也震動,磐石也崩裂,墳墓也開了」。
這難道是父神對主耶穌遭遇不平審判的憤怒嗎?可能吧 — 至少這是我一直有的猜測。
但一個更好的解釋當為如此:神的臨在是我們所知的這個大自然無法承受的;因為神的公義、聖潔、榮耀與我們所在的這個罪惡之地是完全不相容的。
午正到申初的黑暗(27:45) 是罪惡在大地的猖獗;幔子裂半、地震動、磐石崩裂是隨著神而來的審判。
這一切的震動、不安、崩裂 … 正是因為主耶穌背負著世人的罪上十字架,主耶穌為著世人的罪忍受了父神對祂的離棄,主耶穌代替了世人該為罪而死的工價。
所以,當主耶穌斷氣時、父神來到了這世界;祂來不是為了救主耶穌,而是在審判大地、審判大地上的一切罪人、審判正在流血的羔羊。
大黑暗、大聲的喊叫、大地的震動、磐石的崩裂 … 都不是一個靜態;而是混亂、不安、爭戰、流血、死亡…的一場激烈戰爭。
如果不曾經歷了罪所帶的痛苦,就不能體會罪得赦的平安;如果不知道主耶穌所付代上的代價,就辜負了擘餅時的平靜安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