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 每日讀經 — 馬太福音27:38-50

12/17/2018 星期一 馬太福音27: 38-50

「約在申初、耶穌大聲喊著說、以利、以利、拉馬撒巴各大尼.就是說、我的神、我的神、為甚麼離棄我。」 (馬太福音 27:46)

不知道有什麼特別的原因,在新約聖經中很少有直接引用希伯來文的地方、偶而有一兩個字;但主耶穌在十字架的這一句話:「我的神、我的神、為甚麼離棄我」卻是整句完整地記在希臘文的新約中。

顯然的,這句話是非常的重要,所以保持原文的音譯是必要的。

對我個人來說,雖然在這問題上、還沒有找到很好的答案;但當學希伯來文後,第一次能分析及看得懂「以利、以利、拉馬撒巴各大尼」的興奮心情是至今難以忘懷的!

主耶穌在十字架的被隔離、撇棄、孤獨、無助,自有它的必要性、及神學上深奧的理論;但是,衪的這個經歷,卻也帶給世世代代的基督徒們無限的鼓勵、與安慰。

更進一步的,我們可以這樣來思想:第一個人(亞當)被造時是孤單的、主耶穌在十字架上是孤獨的;所以,我們也需要有獨處的時刻。

生命的節奏是由一連串的參與及退去的結合。在孤獨的時刻是必要的;然而對群體的參與也是不可缺的。

有時要開放自已;但在密室的獨處也有它的好處。

個人的退出、獨處、關避,和團體的參與、群居、敞開一樣的重要;在我們靈性的成長上面不見得那個一定是負面的、或另一個必定是正面的。

退出是人可以得到身心靈所需的休息、為了即將來到的積極參與的預備。

獨處是保持心的專一、單純、與神親密交住的必要環境;為了是不至於在群體中的敞開,而喪失了自己。因為,最終能肯定我的是神、不是人。

不論是獨處、或是群居,都是人生命中內在的渴望。

獨處不僅是再次肯定了自我的獨特;也讓我更珍習、響往與人的友誼、和弟兄姊妹的團契。

獨處不是失落、或被遺忘;那是在忙碌生活當中尋找到自己的必要、讓神在我身上做工的機會。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