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6/2019 星期二
「也沒有人把新酒裝在舊皮袋裡,若是這樣、新酒必將皮袋裂開、酒便漏出來、皮袋也就壞了。但新酒必須裝在新皮袋裡。沒有人喝了陳酒又想喝新的、他總說陳的好。」 (路加福音5: 37-39)
到美國四十多年的生涯中,如今再回頭看看:在未來之前、所想像對適應的焦慮,似乎並沒有真正的遇見到,不論是生活飲食、語言文化、讀書做事…都很快適應了。
這當然是從神而來的恩典;但如果說完全沒有適應上的困難,那也不算誠實。因為在有一些方面,我的確有困難來適應這個美國文化。
其中有趣的一方面、就是西方的幽默感:不論是去上課上班、讀書報雜誌,常常不知道美國人為什麼會突然笑出來?在緊張對峙的場合、為什麼有人一句話就可打破了那個僵局?
為了改進這方面的短缺,我養成每天在報紙上看漫畫的習慣,幾十年下來、似乎有一點進步。
自從信主之後,同樣的,我也不知不覺的、用中國人的文化背景來讀聖經。
尤其是想到神的話安定在天、一筆一劃都永不改變,就更以嚴肅的態度來設法了解聖經、那些輕鬆幽默的念頭、下意識的都藏起來了。
所以,當我讀到了「沒有人喝了陳酒又想喝新的、他總說陳的好」的時候,就難免久思不解。
自己雖然不會喝酒,但至少知道陳年老酒是好過一般的酒,人當然總說陳的酒好。
但問題在前文耶穌講的:「沒有人把新酒裝在舊皮袋裡」,這比喻顯然的是以耶穌所講的道為新、法利賽人所解釋的律法為舊。
所以,耶穌接下來應該要講為什麼新比舊好才合理啊!可是為什麼耶穌又接著說:「沒有人喝了陳酒又想喝新的」呢?難道衪的話前後矛盾嗎?
直到我把耶穌也可能有幽默感的時候,才突然覺得可以解釋的通:是不是耶穌在這裡說,這群食古不化的法利賽人啊!你們自以為是傳統文化的捍衛者,殊不知當耶穌來了、舊事已過、一切都成新的了。
主耶穌以幽默反諷的口氣,來回應這些古板僵硬的法利賽人:你們總說陳的好,但是我的話不是陳酒呢!
今天,我們也可能是食古不化的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