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讀經默想 – 代下7-8章

6/18/2015 星期四 代下7-8章

「這稱為我名下的子民、若是自卑、禱告、尋求我的面、轉離他們的惡行.我必從天上垂聽、赦免他們的罪醫治他們的地。我必睜眼看、側耳聽、在此處所獻的禱告。現在我已選擇這殿、分別為聖、使我的名永在其中.我的眼我的心也必常在那裏。」 (代下7:14-16)

每一個人都需要愛、更需要被他所愛的人接納。這是在歷史上、小說、電影中,讓我們百看不厭的題材。難怪耶穌所講的比喻故事中,最膾炙人口的可能就是路加福音15章中「浪子回頭」的故事了。

可惜的是,許多人從舊約中得到的印象是一位即嚴肅、又降審判的神。似乎到了新約才感受到神的慈悲和憐憫。

其實,神的公義和憐憫在舊約、與新約是一樣的。我們如果稍加留意,就可發現在舊約中常常看到神的憐憫。

在歷代志下七章耶和華向所羅門顯現這個重要的時刻,神就非常清楚的應許:神向祂的子民所施的憐憫、醫治、和恩典,就像路加福音15章中,天天引頸盼望那浪子的回頭一樣:「我必從天上垂聽、赦免他們的罪醫治他們的地」。

神的這恩典,只有一個條件:「若是自卑、禱告、尋求我的面、轉離他們的惡行」(7:14)。神是這麼的愛祂的子民,祂從不勉強我們。當我們偏行己路時,祂在等我們有一天能看到自己的虧欠、自卑在神的面前,禱告、尋求祂的面、轉離我們的惡行。神在睜眼看、側耳聽;但我們認罪、悔改的禱告在那裏?

聖殿是神常在的地方,並不是神非要在那裏不可,而祂是在聖殿中等著祂的子民獻上自卑、認罪、悔改的禱告。「我的名永在其中.我的眼我的心也必常在那裏」(7:16) 。

今天,我能看到自己的惡行嗎?我在殿裏的禱告有多少是自卑、認罪、求醫治的禱告?還是我把這些惡行都當做是他們的?等著別人去認罪、悔改;不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