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讀經默想 – 尼4-6章

7/6/2015 星期一 尼4-6章

「參巴拉聽見我們修造城牆就發怒、大大惱恨、嗤笑猶大人…百姓和他們的妻大大呼號、埋怨他們的弟兄猶大人…賄買他的緣故、是要叫我懼怕、依從他犯罪、他們好傳揚惡言毀謗我。」 (尼4:1,5:1,6:13)

世界上的人除了當皇帝之外,不管是多麼的不願意聽到別人對他的批評、毀謗、或抱怨,大概沒有人不會不踫到這些困難的。

然而,他是不是可以被神使用的一個僕人領袖,就完全看他對這些事情的反應和處理了。

就像尼希米這樣的一位屬靈的人、大發熱心做屬靈的事,不但有皇帝的支持(1章)、還有百姓們的回應(2章);但即是如此,做為一個領導者的他,在這方面,仍然不斷的受到挑戰。

首先是敵人的嗤笑與攻擊(4章)、接著的是百姓的埋怨(5章) 、再來的是惡者殺人的計謀(6章)。

這些反對的聲音都起自工程進行中。一小群人正從事這麼神聖而又龐大的工程,應該會引起欽慕之情才是。但事實並非如此,有些慣於現狀者的心胸,拒絕任何改變。

對這些人而言,改變是一種威脅。在任何組織中皆然,他們拒絕改變、尤其懷疑領導、批評攻擊改變的事。

然而,好領導者的是不發怒、或抱怨,而是先去評估批評本身的價值。他要去聽取並辨別批評的來源和批評者的動機。有時由批評中學習改進,有時卻又必須忽視批評。

對於參巴拉的嗤笑(4:1)、造謠(4:8)、和伏擊(4:10),尼希米先禱告(4:4,5)、武裝防禦(4:9,13,16)、再鼓勵百姓(4:14,22)。

對於百姓的抱怨(5:1-5),尼希米先心裡籌畫(5:6)、責備官長、給他們改過、及補救之道(5:8-13);最重要的是:他以身做則、不但先做榜樣、而且比別人都做的多、做的澈底(5:14-18)。

對於參巴拉的謀害之計(6:1,2;5-7),尼希米禱告(6:9,14)、明察(6:3,11,12)、差人去而不中敵人之計(6:3,8,11)。

今天,我也是站在不多不少領導的責任上,我對別人的批評、毀謗、或抱怨的反應又如何呢?
氣憤?抱怨?爭辯?或禱告?

我可以聽取並辨別批評的來源和批評者的動機嗎?
我可以由批評中學習改進,但有時卻又能忽視批評?

這樣的智慧那裏去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