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讀經默想 — 彼得後書 2:17-22

8/16/2016 星期二 彼得後書 2:17-22

「他們說虛妄矜誇的大話、用肉身的情慾、和邪淫的事、引誘那些剛纔脫離妄行的人,他們應許人得以自由、自己卻作敗壞的奴僕,因為人被誰制伏就是誰的奴僕。」 (彼後 2:18,19)

近年來,許多學者專家都強調:學齡前孩子們的環境、教育、及身心的發展,與他們將來是否能成為一個對社會有貢獻、有一個成功的人生,有很密切的關係。

美國歐巴馬政府也在2014年厎,宣佈一個十億美金的「兒童早期教育」來鼓勵及資助生在貧寒家庭的孩子們接受學齡前教育。

因為,政府情願先花錢在預防性的教育及建造上,這比將來投資多蓋監獄,是省得多了!

同樣的;不論是從個人的經歷、及在教會中的觀察,在屬靈的成長上,也都有相似的現象。

當一位剛信主的基督徒能有一個好的屬靈環境、有一位有愛心、好見證的屬靈導師陪著他們走過這一段屬靈新生命的初期、建立一個好基礎;將來他們在屬靈成長的路上大部份能很平穩的。

這就是我們教會非常重視得救之後的陪伴;除非是搬家或其他重大的因素,使他/她不能來,每一位剛受洗的弟兄姊妹都需要參加為期六個月的「在基督裡長進」課程。

但的確有人利用那些「剛纔脫離妄行的」新基督徒,把信仰基督與享受、宴樂、及世界的成功連在一起,妄稱那是自由。彼得後書說那些人是敗壞的奴僕、被敗壞制伏了!

1980年代的電視佈道節目”Praise The Lord”的Jim Bakker就是一例;他以建造一個以基督教為主題的大型豪華渡假聖地、讓不清楚信仰內容的大眾來花錢加入他的會員。最後鋃鐺入獄、身敗名裂。

這告訴我們:重視屬靈環境、培養自己的分辨能力是非常要緊的。

2016讀經默想 — 彼得後書 2:13-16

8/15/2016 星期一 彼得後書 2:13-16

「但這些人好像沒有靈性、生來就是畜類、以備捉拿宰殺的。他們毀謗所不曉得的事、正在敗壞人的時候、自己必遭遇敗壞,行的不義、就得了不義的工價.這些人喜愛白晝宴樂、他們已被玷污、又有瑕疵、正與你們一同坐席、就以自己的詭詐為快樂。」 (彼後 2:13,14)

假先知、假師傅對教會的殺傷力不僅在他們錯誤的教導上、更是在損壞教會整體的見證上。

這個現象可以從美國在1970-80年代,曾經盛行一時的電視福音工作上看出來:在經過一連串、幾位電視福音工作負責人在女色、金錢上的醜聞之後,到今天已經沒有多少人重視電視福音事工了。

雖然,神在不同的時代會興起不同的人、不同的事工來達成祂的旨意;而且從整體來說,神國的進展、和福音的傳遞並不見得因電視福音事工而停頓下來。

但這些人的跌倒的確造成不少人對信仰基督的難處,更嚴重的是他們不但不能在世上做光、做鹽、反使主的名蒙羞。

難怪彼得後書後書用這些強烈的字眼來責備他們:「好像沒有靈性、生來就是畜類、以備捉拿宰殺的」。

他們行的不義、就得了不義的工價;受損的不只是跟隨他們的人,也是自己。

這裡講到:這些人「正在」敗壞人的時候、自己必遭遇敗壞。正在,可以用來形容那惡果的迅速、也可說是形容出乎當事人的意料之外。

雖然沒有人會自認為是假師傅,而且我們也不認為自認為是一個可以為人師傅的人。

然而,不論我們願意、或不願意,做光做鹽的責任已經在我們身上、不可使人跌倒的鑑戒已經說的很清楚了。所以,這些原則仍是與我們有切身的關係的。

2016讀經默想 — 彼得後書 2:1-12

8/14/2016 星期日 彼得後書 2:1-12

「從前在百姓中有假先知起來、將來在你們中間、也必有假師傅、私自引進陷害人的異端、連買他們的主他們也不承認、自取速速的滅亡。將有許多人隨從他們邪淫的行為、便叫真道、因他們的緣故被毀謗。」 (彼後 2:1,2)

「護教」的定義是以理性來維護基督教的基本教義。

但如果以一個通俗的概念來看,也有不少人還以為護教是為了保護基督教的名譽、而做的一些努力;這顯然是不正確的觀念。

雖然世界上的民族、國家、甚至機構、公司都努力在為自己打造一個良好的公眾形象;但聖經常把人(包括了選民、基督徒、及教會、褔音機構)真實的光景、透澈的描述到令人吃驚的程度。

就像今天的經文、毫不隱瞞的把教會的難處明明白白的寫出來:有假先、假師傅引進陷害人的異端。

而且,從外表來看,他們會是很成功、很受人歡迎的:「將有許多人隨從他們」。

更甚的是:這種事不但是從前有、現在有、將來還是會有。

怎麼辦?

我們所能做的應該是要警醒、培養分辨的能力、熟識真道、總是要明辨細查;而且不要缺少了禱告、聽聖靈的聲音、盼望主再來的日子。

今天,雖然在口中明白不承認主的師傅不多;但是淡化人的罪、救贖的內容、成聖的必要、耶穌的神性、和十字架的道路的牧師、和傳道人卻不是很難找。

除了承認主之外,另一個比較容易看出來假師傅的方法是:他們「邪淫的行為」:在倫理道德上的不潔淨、在追求金錢物質上的熱心不擇手段。

最令人傷痛的是「真道因他們的緣故被毀謗」!

我們能不警醒嗎?

2016讀經默想 — 彼得後書 1:12-21

8/13/2016 星期六 彼得後書 1:12-21

「我們並有先知更確的預言、如同燈照在暗處.你們在這預言上留意、直等到天發亮晨星在你們心裡出現的時候、纔是好的。第一要緊的、該知道經上所有的預言、沒有可隨私意解說的。因為預言從來沒有出於人意的、乃是人被聖靈感動說出神的話來。」 (彼後 1:19-21)

我們在研讀聖經的時候,要儘量的把自己先入為注主的想法拿開,才不至於讀錯了聖經的原意。

然而,我們無法擺脫一個事實,就是我們的確生活在一個特定的時間、及環境。我們難免想要從聖經裡面,尋找對當今處境的一個最適切的答案。

其實,這也沒有什麼不對的,因為聖經不可能只是為人研究用的。

不是嗎?「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提後3:16)。

但我們的確要小心地先把自己的問題放下、儘量客觀的聽聽聖經在說什麼,再來應用在現在的處境中。

同時,我們也要有準備,讓神的話可以修正我們對先前的看法、甚至挑戰我們原先所期盼的預設答案。

那以人(包括我們自已)為中心的知識和觀念,在對聖經的解檡是完全不能被接受的。

所以,我們要以聖經為鏡子,用它來看我們自己被它反射後的真象,來檢驗習以為常的觀念和想法。

我們不能把神的話當成一個聊天的對象,只挑出與自己認同的幾句話、就把那些看成所需要的智慧言語。

「該知道經上所有的預言、沒有可隨私意解說的。因為預言從來沒有出於人意的、乃是人被聖靈感動說出神的話來。」

2016讀經默想 — 彼得後書 1:1-11

8/12/2016 星期五 彼得後書 1:1-11

「神的神能已將一切關乎生命和虔敬的事賜給我們、皆因我們認識那用自己榮耀和美德召我們的主。因此他已將又寶貴又極大的應許賜給我們、叫我們既脫離世上從情慾來的敗壞、就得與神的性情有分。」 (彼後 1:3,4)

每一個人,不論他是否有宗教信仰,其實對虔敬的事都有相當程度的關心。因為,虔敬對生命有相當大的影響。

對神、或自己無法了解的事,存著一個虔敬的態度,總是在言語、行為上有所節制。

但這只是個初步。因為人的好奇、和追求真理的心無法只靠一個虔敬的態度、或一些虔敬的做法、行為就滿足了。

彼得後書告訴我們:其實這一切關乎生命和虔敬的事,並不是從知識上得到而來的;而是建築在與耶穌基督的關係上面。

我們與基督的關係是從愛開始、在祂救贖的愛中,我們才可能放得下自已的成見、看到了祂的榮耀和美德。

如果我們一直在從自己、想自己、為自己的角度來過自己日子的話;所能達到的並不見得是原先所想的、可以滿自己生命的意義。

因為,單從自己的角度來尋找生命的意義,很快的就會被當今的社會、文化洪流捲進去了而不自知;終結還是生活在追求別人的肯定、別人所定的價值體系中。

但是,如果能以神所創造甚好的人,來看自己、及身邊的人的話,這不但能夠脫離社會所加在我們身上、對於成功的壓力;而且可以回到神當初造人的目的中。

那是對自己很大的肯定、也給自己帶來了極大的喜樂。

在這上面,耶穌就是我們最好的榜樣:脫離世上從情慾來的敗壞、得與神的性情有分。

這就是耶穌講的:「 得著生命的、將要失喪生命.為我失喪生命的、將要得著生命。」(太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