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 每日讀經 — 路加福音1:34-38

3/13/2019 星期三

「因為出於神的話、沒有一句不帶能力的。馬利亞說、我是主的使女、情願照你的話成就在我身上。天使就離開他去了。」 (路加福音1: 37,38)

自古以來,中國人所響往的信心和勇氣是:「雖千萬人吾往矣」、「知其不可而為之」的豪邁心志;但少有提到這些信心的對象是什麼?這些勇氣的來源出自何處?這些英雄好漢是天生如此嗎?還是他們也有掙扎的時候?

聖經在這方面卻給我們有很明確的交待:信心的對象是神、和神的話;勇氣的來源是出於對神的了解和信靠、信心也有它掙扎的時候,但克服的動力不是靠自己的毅力、或盲目的順從;而是理智上明確的選擇。

當天使告訴馬利亞要懷孕生子的時候,馬利亞似乎對「他要為大、稱為至高者的兒子,主神要把他祖大衛的位給他,他要作雅各家的王、直到永遠,他的國也沒有窮盡。」(1:33)這些驚人的應許並不是很在意,而是擔心「我沒有出嫁、怎麼有這事呢?」(1:34)。

這是可以理解的。畢竟,人所掛心的還是現在自己所處的環境,而不是將來是否有意想不到的際遇。

天使並不直接回答馬利亞的問題,反而再一次強調神的應許「聖靈要臨到你身上、至高者的能力要蔭庇你,因此所要生的聖者、必稱為神的兒子」(1:35)。

這時惟一可以讓馬利亞安靜下來的話是「出於神的話、沒有一句不帶能力的」(1:37)。其實,馬利亞也只需要這句話就好了!

「我是主的使女、情願照你的話成就在我身上」(1:38)是馬利亞的回答。

這是多麼能讓我們學習的「情願」!不是沒有掙扎、也還沒有完全的理解;但既然是神的話,我就情願在我有限的認知中,完全的順服。

順服不僅是信心的表現,也是因為知道我所處的位置:「我是主的使女」。

今天,在所有的選擇上面,我也難免有些掙扎。但這些選擇的取捨中,有多少成份是放在神的旨意、神的話的考慮?

「我是主的僕人、情願照你的話成就」是我要有的回答。

— 2019 每日讀經 — 路加福音1:26-33

3/12/2019 星期二

「天使進去、對他說、蒙大恩的女子、我問你安、主和你同在了。馬利亞因這話就很驚慌、又反復思想這樣問安是甚麼意思。天使對他說、馬利亞、不要怕,你在神面前已經蒙恩了。」 (路加福音1:28-30)

在路加福音第一章耶穌降生的背景中、記載了兩個被天使加百列探訪的人:祭司撒迦利亞和童女馬利亞。

他們起初的反應很像:撒迦利亞是驚慌害怕、馬利亞是驚慌;但之後的反應卻有天淵之別 — 撒迦利亞不信天使的話、向天使要一個印證;而馬利亞卻是反復思想這樣問安是甚麼意思。

其實天使加百列對撒迦利亞已經是相當體貼的,還沒有等撒迦利亞下一個反應、加百列就直接向他說明了他將老年得子的好消息;但他還不敢相信。

從馬利亞聽到天使加百列對她這樣的問安:「蒙大恩的女子、我問你安、主和你同在了」、和她接下來的反復思想來看,加百列對馬利亞接下來說的第二句話還有一段時間。

馬利亞必定是個沈靜、愛思考的少女,聖經上多次提到她的默想;另一處是「她母親把這一切的事都存在心裡」(2:51)。

馬利亞當時可能想到的是什麼呢?首先,她是個「蒙大恩」的女子,可想這次天使的顯現必然是賜恩典、不是降災禍。

接著,「主和你同在」– 從舊約的背景來看,主的同在是以色列在逆境中安全的保障,從曠野地的雲柱火柱、到大衛的逃離掃羅都是如此。另外,主的同在也是能力和勇氣的來源,就像大衛面對巨人哥利亞一樣。

所以,蒙大恩、與主同在似乎是祝福與苦難的混合;那並不是一帆風順的經歷、而是要經過考驗的信心。

果然,加百列接下來說的是:「你要懷孕生子、可以給他起名叫耶穌…」、而馬利亞的吃驚從她的回答:「我沒有出嫁、怎麼有這事呢?」可以看得出來。

然而,馬利亞之先的反復思想對她的接受能力有影響,不久她就接受了:「我是主的使女、情願照你的話成就在我身上。」

由此來看,安靜默想神的話語是多麼的重要!這就是馬利亞與撒迦利亞不一樣的地方。

願我也像馬利亞一樣,是能經常安靜在神的面前、默想祂話語的人。

— 2019 每日讀經 — 路加福音1: 18-25

3/11/2019 星期一

「撒迦利亞對天使說、我憑著甚麼可知道這事呢、我已經老了、我的妻子也年紀老邁了。天使回答說、我是站在神面前的加百列、奉差而來、對你說話、將這好信息報給你。到了時候、這話必然應驗,只因你不信、你必啞吧不能說話、直到這事成就的日子。」 (路加福音1:18-20)

從中學的生物課學到:在一個突發事件、人的第一個反應是內分泌產生一種叫腎上腺皮質激素的化學成分,使他可以迅速的產生超出平常的反應和能力、來面對緊急狀況。

但在一下子的興奮過後,他會感到異常的疲倦;在理性的回復當中,他無法對他先前的行動有個合理的解釋。

撒迦利亞見到天使加百列,似乎就是這個過程的寫照:他在香壇的右邊、看見天使的第一個反應、就是驚慌害怕、不知所措。

但是天使將那大好的消息、他長年為得一個兒子的禱告得蒙神應許的時候,他不但不馬上歡喜快樂,反而懷疑起來了。

「我已經老了、我的妻子也年紀老邁了」,這是理性恢復之後所說的話呢?還是在長期的失望後的報怨呢?

但是,從「我憑著甚麼可知道這事呢?」這句話,我們可以知道他是在向天使要一個憑據、來證明天使的話是真的。

當天使示出祂的身份「站在神面前的加百列」,可以想像到加百列對撒迦利亞的不悅;所以在再一次的肯定「到了時候、這話必然應驗」之後,審判就來了:「你必啞吧不能說話、直到這事成就的日子」。這是因為 –「只因你不信」!

多麼可惜!一件大好的消息,撒迦利亞原來可以回家、與妻子以利沙伯一同歡喜快樂、但現在只能留在自己的肚子裡了。

同樣的,今天我們最大的問題也是「不信」,神的話被人肢解的支離破碎,神蹟、預言、不合科學、不合自己邏輯的,我們也是報著三分懷疑。

「我憑著甚麼可知道這事呢?」豈不也就可以很容易的從我們的口中出來嗎?

— 2019 每日讀經 — 路加福音1: 13-17

3/10/2019 星期日

「天使對他說、撒迦利亞、不要害怕,因為你的祈禱已經被聽見了、你的妻子以利沙伯要給你生一個兒子、你要給他起名叫約翰。你必歡喜快樂,有許多人因他出世、也必喜樂…他必有以利亞的心志能力、行在主的前面、叫為父的心轉向兒女、叫悖逆的人轉從義人的智慧,又為主預備合用的百姓。」 (路加福音1: 13-14,17)

天使是為神服役的靈,從舊約聖經、我們知道天使通常會把神賜福的信息帶給人;但祂帶來的也有可能是神的審判。所以,撒迦利亞突然著到天使的驚慌害怕、是我們可以了解的。

然而,再往下讀,我們才知道:撒迦利亞雖然掣籤、得進聖殿燒香事奉;他自己也有一個心事、一直放在他的禱告中,那就是他的妻子以利沙伯一直沒有生兒子。

現在,他這個心事居然不是在他私下禱告的時候蒙應許,而是在聖殿服事、正在燒香、百姓也在殿外禱告的公眾時間!

這是不是告訴我們服事的場合是可以私下、和公開不分呢?還是有另外的意義?

再往下讀,我們才知道神特別在這場合、告訴撒迦利亞這消息、是有其特殊的意義:「他必有以利亞的心志能力、行在主的前面、叫為父的心轉向兒女、叫悖逆的人轉從義人的智慧,又為主預備合用的百姓」。

原來撒迦利亞將要得的兒子、是一位比以前所有祭司和先知都大!因為,舊約中的最後一部書、中的最後一段話,己經預言了他兒子的降生。(瑪拉基書4:5,6)

老年(或多年) 得子是令父母最歡喜快樂的事,何況是生一個將為神所重用的人呢!

對撒迦利亞更重要的是:原來默默無聞、平庸一生的他,將要因這個兒子被人記念。

無論從那一個角度來說,撒迦利亞沒有任何不心中立刻歡喜快樂的理由;但事情的發展卻不是如此。

如果我們聽到自己的子女被神揀選、要走事奉神的道路,我們的反應又如何呢?照所聽到、看到的例子,今天大部分基督徒會有的反應、也不見得是合情合理的。

— 2019 每日讀經 — 路加福音1: 5-12

3/9/2019 星期六

「撒迦利亞按班次、在神面前供祭司的職分、照祭司的規矩掣籤、得進主殿燒香。燒香的時候、眾百姓在外面禱告。有主的使者站在香壇的右邊、向他顯現。撒迦利亞看見、就驚慌害怕。」 (路加福音1:8-12)

每一個人的生命過程中,都有幾個影響他往後道路的關鍵時刻,而這些關鍵時刻卻常常發生在他自己不經意的時候。

撒迦利亞有祭司的身份,因而他要按被排到的班次、照祭司的規矩進殿燒香。

顯然的,那時祭司的數目還不少,所以要掣籤、抽到的祭司才真正有進殿燒香的機會。

那一天,撒迦利亞被抽到了,他也照著規矩進主殿燒香;燒香的時候、還有眾百姓在外面禱告。

一切都是照常運行,從聖殿的外表來看:殿內有祭司、有燒香;殿外有眾百姓在禱告,一幅敬虔百姓在敬拜真神的場景。

但這是神沈默了四百多年的時代:以色列民己經很久沒有聽到神藉先知對他們說話了。

這段時間中,歷史不斷地往前走、世局多變、帝國此起彼落;但以色列一直還是被外邦人所統治著。

大家都按著習慣做事,沒有人想到這個現況會有什麼改變。所以,當撒迦利亞燒香的時候,竟然看到主的使者站在香壇的右邊,他就驚慌害怕。

祭司的職責即然是把人帶到神面前,那麼,身為祭司的撒迦利亞看見主的使者、應該心裡高興才對、怎麼會驚慌害怕!

顯然,這個時間、和這個事件是神的安排;撒迦利亞本身並沒有什麼特別,是神揀選了他。

神要用撒迦利亞當天的經歷、開始了神救贖計劃的中心 — 耶穌並祂的十字架。

今天,我們也習慣於一些屬靈的事情,像上教會、參加團契、主曰敬拜、或讀經、禱告;但有多少時候、我們有一顆真正想見到神的意願呢?

可是就像撒迦利亞,在我們不經意的時候,主向我們說話;雖然直覺的反應是驚慌害怕,但我們今後的生活就完全的改變了。

那是神的主動,我們只能順服的接受;那可能是今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