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Through the Bible 2016 Mark 5:1-20

2016讀經默想 — 馬可福音 5:1-20

11/8/2016 星期二 馬可福音 5:1-20

「耶穌准了他們.污鬼就出來、進入豬裡去,於是那群豬闖下山崖、投在海裡、淹死了,豬的數目、約有二千。」 (可5:13)

今天是大家期待已久的美國大選日。除了世人關心的總統選舉之外,這次加州居民要決定的持別提案多達17個!

在這17個提案之中,有兩徟是有關死刑的立法:62號提案是表決是否要癈除死刑;而66號提案似乎從完全相反的著眼點出發 – 是否加州應該加速死刑犯的申訴程序,免得死刑案經年累月的纏在法律程序中、勞民傷財。

事實上,在州政府公告的每一個持別提案說明當中,都有對政府財務影響的分析。這兩個持別提案也不例外:不論是贊成癈除死刑的、和贊成速死刑犯的申訴、執行的;他們最主要的訴求論點是替納稅人省錢。

這種把人命與錢連在一起的例子是履見不鮮的。就像馬可福音第五章中的袼拉森人,他們看到耶穌治好了在墳地住的這一位被鬼附著的人時,先想到的不是為這位人士的得醫治高興,而是想到了那因此而被淹死的二千頭豬。

豬在猶太人的習俗中是不潔淨的動物、而人是照神形像而造的,尤其是同為選民、自己的同胞;然而,他們心痛的還星這二千頭豬所值的錢。

所以,他們央求這位不容財神爺的耶穌離開他們的境界;而不知道他們錯過的是彌賽亞親自帶來的福音,這是多麼的可惜!

一個人的性命、一個人的永生值多少?「一個人就是賺得了全世界,卻賠上了自己的生命,到底有什麼益處呢?人還能拿什麼來換生命呢?」(太16:26)。

從生命的角度來看,死刑犯的生命也是珍貴的、值得憐惜的。但他所毀掉的受害者的生命也是無價的高昂、只能用同樣無僄之寶的生命來換取。

所以,讚成死刑、或反對死刑都有從聖經找到的論點。問題是你選擇站在受害者、或死刑犯的角度。

這真是一個難解的問題啊!

直到了主耶穌上了十字架,我們才看到了唯一的答案:該死的是犯罪的世人、受害者是造人的三一真神。

神為世人死、世人才得以進永生:這就是福音的奧秘!

Read Through the Bible 2016 Mark 4:35-41

2016讀經默想 — 馬可福音 4:35-41

11/7/2016 星期一 馬可福音 4:35-41

「耶穌對他們說、為甚麼膽怯?你們還沒有信心麼。他們就大大的懼怕、彼此說、這到底是誰、連風和海也聽從他了。」 (可4:40,41)

信心是我們信仰中最重要的一個觀念之一。

在聖經裡,從創世記到啟示錄都提到有關信心的事;神學學者也不厭其繁的為我們解釋信心的定義、內容、表現、和結果。

但是,我們要了解信心最直接的方式可能就得從耶穌的言行著手了!

為什麼耶穌在平靜風和海之後,會責備門徒有信心麼?難道門徒在大暴風中的船上膽怯了就是沒有信心麼?

難道基督徒在危難中的膽怯,就是沒有信心的表現嗎?可能不會是如此的嚴格吧!

事實上,馬可福音第四章從撒種的比喻、到燈台、五穀生長、和芥菜種的比喻,甚至今天讀的這個平靜風和海的神蹟,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聽」。

所以,耶穌在講完了這些比喻之後,就期望著門徒會聽,懂得聽。

聽,不僅是在理智上聽得懂耶穌講的話;也是在於聽了耶穌話之後的行動。

所以,當耶穌對門徒說:「我們渡到那邊去罷」(4:35),就表示門徒與耶穌必要平安地到達對岸。

主耶穌雖然沒有說中間的過程沒有風浪,門徒後來真的遇見風浪也必定主所允許的事。

所以,當門徒在暴風中的船上膽怯時,並不是一般船難前的膽怯;而是聽了主耶穌的話之後,沒有照著祂的話來看之後的環境。

信心不止是心中的一種感覺而己,而是有信心的對象 — 主耶穌;也有信心的內容 — 主耶穌所講的一切話。

由此看來,主耶穌對門徒的沒有信心責備是非常合理的。

我們今天信心的對象、和信心的內容也是一樣;可是,我們在信心的行為上,有多少是配得上主耶穌對我們信心的要求呢?

就拿祂所說的:「所以不要憂慮、說、喫甚麼、喝甚麼、穿甚麼。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你們需用的這一切東西、你們的天父是知道的。你們要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太6:31-33)

我不得不只能在主面前求祂憐憫自已的沒有信心:「我信,但我信不足、求主幫助!」(可9:24)。

Read Through the Bible 2016 Mark 9:33-10:16

2016讀經默想 — 馬可福音 9:33-10:16

11/17/2016 星期四 馬可福音 9:33-10:16

「凡為我名、接待一個像這小孩子的就是接待我,凡接待我的、不是接待我、乃是接待那差我來的。」 (可9:37)

白白的得,這就是我們從神所接受一切恩典的最適切的描述。

正是因為如此白白的得,讓我們這些接受神恩典的人有一種義務:然而,這個義務決不是來自人想要回報神而來的。

因為,人是不可能回報神:即使是我們傾其所有、盡其所能,也無法為神增添什麼。

但是,神尊貴的禮物不但影響了我們、也改變了我們。

我們不再是要一直做一個去求、要拿的人;而是成為一個給的人。

這個性上的轉變,是從一個新的慾望開始的:我們有一個願望,就是像主對待我們一樣的去對待別人。

在這個新的看見中,我們把從前一意想要從別人身上為自己得些好處的心態,轉換成為對方著想、為對方服務的行動。

於是,我們不但是受神祝福的人;也是一個把神的祝福帶給別人的人。

我們開始注意到了鄰舍的難處;在惻隱之心中,我們學會了基督召我們的溫柔、慈愛。

「凡為我名、接待一個像這小孩子的就是接待我,凡接待我的、不是接待我、乃是接待那差我來的。」

從基督對我們講的這句話,我們已經很清楚的聽到了:我們從神來的好處,就是先去服事我的鄰舍。

因為,在鄰舍的裡面,神來的恩典再一次臨到我們自己身上。

在服事最小的弟兄身上、我們服事了主、得到了主的稱讚、與祝福。

Read Through the Bible 2016 Mark 4:1-34

2016讀經默想 — 馬可福音 4:1-34

11/6/2016 星期日 馬可福音 4:1-34

「耶穌又對他們說、人拿燈來、豈是要放在斗底下、床底下、不放在燈臺上麼。因為掩藏的事、沒有不顯出來的.隱瞞的事、沒有不露出來的。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 (可4:21-23)

不論是自己的靈修、或在為帶查經、教主日學事奉時,每一次讀到了、或讀懂了主耶穌的比喻,都難免興奮的拍案叫絕!

因為主耶穌總是用淺顯的比喻、把深奧的道理講得清清楚楚。不但如此,祂的話大有能力,世世代代不知道改變了多少人。

馬可福音 4:22,23這兩節簡短的比喻,就把真正的信仰果放帶出來了:敬虔的信仰生活一定會帶來確實的生活轉變。

生活轉變一定會影響身邊的人,他的見證是實在、而不勉強的。

反之,一個存著私心,把信仰藏在自己的私生活裡面,信耶穌只為了自己的益處;而不願意冒著觸犯別人 (在新約時代是身家性命、在今天是時代潮流) 的危險,公開自己的信仰,他的努力是白費的!

因為:在燈光下「掩藏的事、沒有不顯出來的.隱瞞的事、沒有不露出來的」。主耶穌就是光,有主耶穌生命的人是掩藏不住的。

故意要掩藏的人,反而會把自己想隱瞞的事顯露出來:或者是因他的光太亮了、無法被掩藏;或者他根本沒有主耶穌的生命,欲蓋彌彰,神遲早會把這真像顯明出來。

這是個這麼重要原則,主耶穌不辭再三的提醒我們:「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

很特別的是:這裡的耳是單數的。主是不是說:只要我們有一隻好耳朵,就應當聽的清清楚楚了!

奇怪的是:從新約時代到今天,照主耶穌的標準,真正能聽進去的人不多!

心平氣和的說:今天會聽道的人、並不見得比會講道的人要多出很多。

「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我聽得到主的聲音嗎?我的耳朵到那裡去了?

Read Through the Bible 2016 Mark 3:20-35

2016讀經默想 — 馬可福音 3:20-35

11/5/2016 星期六 馬可福音 3:20-35

「耶穌回答說、誰是我的母親、誰是我的弟兄。就四面觀看那周圍坐著的人、說、看哪、我的母親、我的弟兄。凡遵行神旨意的人、就是我的弟兄姐妹和母親了。」 (可3:33-35)

信仰基督的根基、和內容可說都是恢復、和建立神和人的關係。

所以,我們也喜歡用各種詞彙來表示自已與基督的關係:跟隨耶穌、順服基督、與神同行、仰望耶穌、討主喜悅、耶穌是我最親蜜的朋友…。

在這些的詞彙當中,除了表明我們與主的親蜜外,也含有不少這個意思:我們做了這些事,來表明自己的確是與主保持著良好的關係。

然而,當專注在「該怎麼樣的做好?」這個問題時,我們就有一個用自己的尺度來衡量自已屬靈光景的危險。

因為,一個一直在測量自己屬靈脈搏的人;他再也無法聽到其他的聲音了;困而就再也聽不到他原來想要的:神要與他說的話、和神對他的要求了。

一心想要做一個好的屬靈人,很容易沈浸在各種不同的方法、節目、秘訣當中;這就反而阻遏了他與基督的親近、更有困難聽到主的聲音、不能確定主在他身上的旨意了。

一個開放、真誠、有勇氣去改變自己先設主見的人,才可能靈活的聽到主的聲音、明白主在他身上的旨意。

從一心想去做一個好基督徒,到真正願意、也有那個能力去遵行神的旨意,還是有一段路要走、有一些心態得改。

所以,讓我們從「我怎樣才能變好?」、和「我怎樣才能做好?」這些問題中走出來。我們該問的問是「什麼是神的旨意?」、「有什麼事攔阻了我遵行神的旨意?」。

在尋求遵行神的旨意中,我得願意冒著這個危險:從我自己世界裡的舒適、和安全感裡走出來。

然而,在遵行神的旨意當中,我發現再沒有別的方法,比遵行祂的旨意給我更大的滿足與安全感。

這才是跟隨耶穌、順服基督、與神同行、仰望耶穌、討主喜悅、耶穌是我最親蜜的朋友…的真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