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讀經默想 — 馬可福音 8:1-13
11/13/2016 星期日 馬可福音8:1-13
「法利賽人出來盤問耶穌、求他從天上顯個神蹟給他們看、想要試探他。耶穌心裡深深的歎息說、這世代為甚麼求神蹟呢。我實在告訴你們、沒有神蹟給這世代看。」 (可8:11,12)
十八世紀啟蒙運動的哲學家休謨(Hume)在1738年發表了「人性的論述」(A Treatise of Human Nature)。
他強調大自然的規律性是人的理性可以了解的,因此,人應該拒絕神蹟的可能性。
這個說法影響了以後的神學家,甚至打開了自由派基督教教義的大門。
其實,人不需要等休謨的論點;早在一千七百多年前,法利賽人就己經向耶穌提出同樣的問題:「求你從天上顯個神蹟給我們看」。
休謨否認人不能用理性解釋的事,所以不接受神蹟。
法利賽人更進一步:他們明明看到了神蹟,但是他們同樣的不能接受神蹟。
所以,他們很巧妙的在心裡先設了定論:神蹟有兩種,一種是天上的神蹟、另一種是地上的神蹟;而且,他們是分辮天上、或地上神蹟的審判官。
當我們還在努力想應該怎麼回答休謨時,不妨先回到聖經裡來找答案。
還好,耶穌替我們回答了:「這世代為甚麼求神蹟呢。我實在告訴你們、沒有神蹟給這世代看。」
這不是耶穌迴避一個正面的答案,而是祂為人心裡的鋼硬難過;因為前文說到了:「耶穌心裡深深的歎息」。
事實上,馬太福音有更詳細的記載:「除了約拿的神蹟以外、再沒有神蹟給他看。」(太16:4)。
感謝主!我們今天懂得耶穌的話:就像約拿三天三夜在大魚的肚子裡後、又回到了地面上;耶穌也要上十字架受死,三天以後復活。
如果別的神蹟難以相信,至少耶穌受死復活這個神蹟是無可置疑的。
如果別的神蹟是地上的神蹟,至少耶穌受死復活這個神蹟稱得上是從天上來的神蹟。
歷代來有多少人曾經努力的想證明,耶穌受死復活是個神話;但是沒有人成功、他們的名字也沒有人記得。
然而,耶穌受死復活清楚仔細地記載在聖經裡;而且耶穌復活的能力、世世代代在無數基督徒生命上的改變得到了證實。
我們這個世代是什麼世代呢?
休謨的啟蒙運動消失了、理性世代不再流行了、現代主義也不再檯面上了、後現代主義的壽命也將不久了…。
讓我們在這個變動的世代,把不變的真理活出來;這是一個從天上來的神蹟:我們生命大大改變的神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