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讀經默想 – 王上13-14章

5/18/2015 星期一 王上13-14章

「安葬之後、老先知對他兒子們說、我死了你們要葬我在神人的墳墓裡、使我的屍骨靠近他的屍骨。因為他奉耶和華的命指著伯特利的壇、和撒瑪利亞各城有丘壇之殿、所說的話、必定應驗。」 (王上13:31,32)

溥儀是中國的最後一位皇帝,他幾次的登基、和退位,都是被真正當權的人物玩弄於手掌之間的結果。

溥儀名為皇帝(他可能心也想當個好皇帝),但其實沒有皇帝的權力。他坎坷又戲劇化的一生,似乎給中國的帝王時代劃下了一個諷刺的句號。

同樣的,我們可說列王記13章中,有關兩位先知懸異離奇的記載,也是兩位想當好先知、但卻以自己的生命寫下了二個不稱職先知的模樣。

第一個先知從猶大下到伯特利、帶來了神對耶羅波安在當也鑄金牛犢犯罪(12:28,29)的審判。從他宣告審判的立即應驗(13:4,5),可以看出來他是一位真先知。但是,他一時的疏忽,未察覺另一位伯特利老先知的謊言,就送掉了自己的生命(13:24)。

另一位伯特利老的先知(可能這時是位假先知)、顯然起初是跟著耶羅波安到拜金牛犢的錯誤中(13:11)。他聽到了猶大來的先知那樣有光彩的事奉,想到了自己沒有果效的事奉、和日漸衰殘的身體,巴不得也能分享一些他人的光彩(13:19)。

想不到的是耶和華帶給這位老先知的話竟是對從猶大來的那第一位先知的審判(13:21,22),而且這審判也是馬上奇蹟般的應驗了(13:26)!

現在,老先知所能做的只是為第一位先知哀哭;他羨慕之情甚至到要把自己的屍骨靠近第一位先知的屍骨(13:31),在自己死後也要沾他一點光。

然而,耶和華仍然使用老先知帶給耶羅波安同樣的審判:「因為他奉耶和華的命指著伯特利的壇、和撒瑪利亞各城有丘壇之殿、所說的話、必定應驗」(13:32),這是與他之前的事奉完全的相反!

今天,我在事奉上是警醒的嗎?我是否也可能像猶大的先知那樣,在一件大事完成之後,就放鬆了自己的心?

在羨慕善工之時,我可能會像伯特利老的先知那樣,用不正當的手段來達到事奉的果效嗎?

2015 讀經默想 – 王上11-12章

5/17/2015 星期天 王上11-12章

「所羅門王在法老的女兒之外、又寵愛許多外邦女子…所羅門卻戀愛這些女子…這些妃嬪誘惑他的心…耶和華向所羅門發怒…」 (王上11:1-3,9)

英國文豪魯益師(C. S. Lewis)在他的名著《四種愛》中提到:第一種愛是親情、第二種愛是友誼、第三種愛是愛情、第四種愛是神的聖愛。

其中最高、最神聖的愛是神的愛。當其他三種愛昇華到聖愛時,才是被愛的對方真正所需要的那種堅定的、誓約的愛情。但被蠶食的愛,不是昇華,而是從誓約的愛墜落到尋樂趣、美色、及情慾當中的低等的愛。

很不幸的所羅門在愛的過程中,就是一路走下坡。他尋找的不是真愛,反而把原有的愛,蠶食、降底了。

「大衛..生了兒子、給他起名叫所羅門。耶和華也喜愛他。就藉先知拿單賜他一個名字叫耶底底亞、因為耶和華愛他」(撒下12:24,25) :所羅門生下就是特別蒙神的聖愛眷顧的人。

「所羅門愛耶和華、遵行他父親大衛的律例」(3:3):所羅門一開始也以愛來回應神的聖愛。

但當所羅門所羅門的王室興盛、名聲遠播、財富增加了以倣後,他開始放縱情慾,心思意念就漸漸被這些寵愛的妃嬪佔滿了。

當愛的中心從聖愛走向愛情、甚至淪落到情慾上的滿足時,神就不在他的生活之中了。「不遵守神所吩咐你守的約和律例」(11:11a) 就是會很自然的事情。

「我必將你的國奪回、賜給你的臣子(11:11b)」就成了羅門所羅門王室的下場。

今天,我還在尋找我心中最嚮往的愛嗎?那該是那一種愛?

我是以神的聖愛來做我其他愛的基礎、還是以其他的愛來沖淡了神的聖愛?

2015 讀經默想 – 王上9-10章

5/16/2015 星期六 王上9-10章

「倘若你們和你們的子孫轉去不跟從我、不守我指示你們的誡命律例、去事奉敬拜別神、我就必將以色列人從我賜給他們的地上剪除。並且我為己名所分別為聖的殿、也必捨棄不顧.使以色列人在萬民中作笑談、被譏誚。這殿雖然甚高、將來經過的人必驚訝、嗤笑、說、耶和華為何向這地和這殿如此行呢。人必回答說、是因此地的人離棄領他們列祖出埃及地之耶和華他們的神、去親近別神、事奉敬拜他.所以耶和華使這一切災禍臨到他們。」 (王上9:6-9)

畢業典禮季節快到了,那是一個慶祝的場合、也是一個要開始面對新的現實的時刻。這從英文的Commencement 的直譯是開始而不是畢業看得出來。

同樣的,在所羅門建殿和獻殿的高潮之後,耶和華向他第二次顯現,也是一方面對他的肯定、另一方面對他的警惕:以色列將要開始面對新的現實和責任。

既使所羅門的王室、及國力是那麼的深厚與輝煌,神對所羅門王朝的統治和保守還是帶有條件的— 9:6開始的「倘若」、就是看所羅門對耶和華的忠心是不是像他的父親大衛一樣(9:4)。

「你們和你們的子孫」:這不只是所羅門的全家、也是他以後子子孫孫的全家所要警醒的(9:6)。耶和華雖然是有豐盛的慈愛,但他也是一位要施行公義審判的神。得應許、或審判這完全還是看所羅門和他子孫是否遵守誡命律例而定,既使聖殿也不見得是神保守的保證(9:7)。

最令人驚心的是:神可以使用不認識神的外邦人(萬民)來指出以色列人被剪除的原因:「人必回答說、是因此地的人離棄領他們列祖出埃及地之耶和華他們的神、去親近別神、事奉敬拜他.所以耶和華使這一切災禍臨到他們」(9:9),而以色列人自己卻渾然不覺地仍然陶醉在高大雄偉的聖殿上(9:8)。

讀過舊約的人都知道,耶和華對所羅門所提的這些警告,過了不久,都一一地應驗了!

今天,我們也常常習慣於我們舒適的環境當中。我們也容易把世界上的成就及享樂當成神與我們同在的指標,我們只要神的恩典、而忽略了神誡命和律例。

求神讓我們及早面對事實,以免像以色列人一樣:被外邦人指出我們的不是!

2015 讀經默想 – 王上8章

5/15/2015 星期五 王上8 章

「論到不屬你民以色列的外邦人、為你名從遠方而來、(他們聽人論說你的大名、和大能的手、並伸出來的膀臂)向這殿禱告、求你在天上你的居所垂聽、照著外邦人所祈求的而行、使天下萬民都認識你的名、敬畏你像你的民以色列一樣.又使他們知道我建造的這殿、是稱為你名下的。」 (王上8:41-43)

對有些初信耶穌的基督徒來說,禱告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但是我們也聽過,有些還沒有信的朋友們,他們的禱告也蒙神的垂聽— 這有沒有聖經的根據?

列王記上8章所記載的所羅門在獻殿的禱告,是聖經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禱告。它不僅內容長(8:22-53)、而且豐富。

這個禱告,從神在大衛之約的信實(8:22-26)開始、在神應許摩西的實現結束(8:53)。其中又包括了人神的赦免和對禱告的垂聽(8:27-30)、及一連串的祈求:
(1)鄰舍間罪的判定(31,32)、
(2)戰敗後的認罪(33,34)、
(3)久旱不雨時的認罪(35,36)、
(4)飢荒、災禍時的認罪(37-40)、
(5)外邦人的禱告(41-43)、
(6)爭戰得勝的祈求(44,45)、
(7)在被擄時人面前的憐恤(46-50)。
這七個禱告,後來都應驗在以色列的歷史之中。

其中(5),對求外邦人禱告蒙應允的祈求是非常的特別,因為只有這個祈求沒有牽涉到罪與赦免。

它的要點是「使天下萬民都認識你的名、敬畏你(43)」。這些外邦人「聽人論說你的大名、和大能的手、並伸出來的膀臂(42)」。

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這些慕道友們,因為聽到了我們的見證,他們就向神禱告。

神不先看這些人的罪、並照他們所祈求的而行。因而,這些慕道友們後來也向我們一樣認識神的名、敬畏神,而歸向神。

所羅門的這個禱告顯然是摸著了神的心意、蒙神悅納的。

傳福音的大使命原來不是從馬太褔音28章開始、而是在整本聖經中,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現和強調的。

求神用我來在朋友當中聽人論說我的大名、和大能的手、並伸出來的膀臂。

今天,我是否也該為慕道友可以自己禱告而禱告呢?我也可以常常鼓勵慕道友禱告吧!

2015 讀經默想 – 王上6-7章

5/14/2015 星期四 王上6-7章

「耶和華的話臨到所羅門說、論到你所建的這殿、你若遵行我的律例、謹守我的典章、遵從我的一切誡命、我必向你應驗我所應許你父親大衛的話。我必住在以色列人中間、並不丟棄我民以色列。」 (王上6:11-13)

不論是聽朋友講、或者我們自己講給朋友出門祣遊的經驗時,沒有一個人會把帶回來的景點簡介,一五一十地把那些客觀的尺寸、或是歷史背景一字不漏地唸給大家聽。總是把這些事實,經過消化以後,挑自己有感受的、印象深厚的說出來。

列王記上6-7章基本在敘述所羅門所建聖殿的過程和聖殿的格局、和尺寸。但是,才剛開始記載有關這主題不多久,突然插入一段6:11-13,似乎是不相關、但是己經重覆過好幾次的話。

這是耶和華親自對所羅門說的,自然有其重要性;其次,這也是聖經要提醒我們,這不是個祣遊景點的說明書— 在我們想仔細把聖殿的建築在腦海中重建之時,不要忘記聖殿所代表的意義。

這是在提醒我們,在聖殿金壁輝煌的燦爛當中,它本身並不是我們要全力以赴、所重視的主體。因為聖殿雖然是代表神住在人當中、人與神同在、人受到神的保守;但神不是可以被聖殿包裝得著,神也不會被人藉著自己手所造的聖殿控制著的。

「我必住在以色列人中間、並不丟棄我民以色列」的基本條件還是同樣的:「行我的律例、謹守我的典章、遵從我的一切誡命」。對於與神同在的應許,其他所有的事和物,包括聖殿本身都是次要的。

事實上,以色列以後的歷史演變,一再的說明了這一點:聖殿可以被毀、可以重建,但是神的同在完全看人心的順服。

今天,有什麼會誤導我對神同在的應許?
我是靠一個建築物、一個團體、或一個人來確定神的同在和幫助?
我是直接順服在神的話當中嗎?還是在尋找其他的代替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