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讀經默想 – 王上3-5 章

5/13/2015 星期三 王上3-5 章

「神對他說、你既然求這事、不為自己求壽、求富、也不求滅絕你仇敵的性命、單求智慧可以聽訟、我就應允你所求的、賜你聰明智慧、甚至在你以前沒有像你的、在你以後也沒有像你的。你所沒有求的我也賜給你、就是富足、尊榮、使你在世的日子、列王中沒有一個能比你的。你若效法你父親大衛、遵行我的道、謹守我的律例、誡命、我必使你長壽。」 (王上3:11-14)

白雪公主的後母有一句廣為人知的話:「魔鏡!魔鏡!誰是這地上最美麗的人?」於是白雪公主的整個故事就由此展開了。

相信今天有許多人也有相似的好奇心來問這個問題:「誰是從古到今、在世界上最有智慧的人?」如果把這個問題:”Who is the wisest man that ever lived?” 到互聯網去找的話,只有一個答案:所羅門王!

所羅門的智慧是他向神求來的。然而,他的智慧並不是像神跡般地一次就移植到他的腦子裏。就像任何的恩賜一樣,神給的智慧不是獨立存在於他這個人之外,而是與他自己的生命、與他對恩賜的應用緊緊連結在一起的。

聖經對所羅門的智慧有很詳細的描速:(1)在審判上的分辯 (3:16-28);(2)在行政管理上的任命與決定(4:1-28) ;(3)廣擴的知識及與人講解的能力 (4:29-34);(4)為建聖殿所做的預備及熟練的外交手腕,使推羅王也熱心的參與 (5:1-18)。

但是,有智慧的恩賜是一回事,如何好的使用智慧又是另一回事;好的開始只是成功的一半。所羅門的財富、智慧、與尊榮雖是舉世無雙的,但所羅門倒底還是人;樣我們每一個人一樣:遵行神的道、謹守神的律例、誡命(3:14)才是最根本的。所羅門後來的缺失(王上11章)正是在此。

「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凡遵行他命令的、是聰明人」(詩111:10)

今天,我羨慕財富、智慧、與尊榮多過於我羨慕敬畏耶和華的人嗎?

2015 讀經默想 – 王上2章

5/12/2015 星期二 王上2 章

「…你當剛強作大丈夫、遵守耶和華你神所吩咐的、照著摩西律法上所寫的行主的道、謹守他的律例、誡命、典章、法度…耶和華必成就向我所應許的話說、你的子孫若謹慎自己的行為、盡心盡意誠誠實實的行在我面前、就不斷人坐以色列的國位…所以你要照你的智慧行..」 (王上2:2-4,6,9)

墓誌銘是寫給大眾去讀的,遺囑卻是說給自己的至親好友們聽的。

顧名思義,遺囑是將離世的人對親友的囑咐。遺囑除了交待一直擔掛在心上、又沒辦法完成的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部份是為子孫指點一些重要的處世原則。這些原則是這個人歷鍊一生的精華,值得一讀再讀的。

大衛給所羅門的遺囑記載在王上2:1-9,其中的內容包括了三個要點:(1) 律法(2)盟約(3) 智慧。這三方面幾乎就是所羅門將來一生事蹟的寫照,所羅門在這每一方面都有成功和失敗之處。

摩西律法(2:3)在這是自摩西五經之後,第一次提到的地方。這成為以色列人之後歷史發展的中心、直到今天仍然是如此。

大衛之約(撒下7)不僅是大衛一輩子忘不了的,也是耶和華必成就的應許(2:4):在所羅門、在耶穌、甚至在我們的身上都有應用。

智慧是我們對所羅門印象最深刻的一面。但大衛在這裏提醒所羅門該應用智慧的地方(2:6,9),卻出乎我們意料的在政治鬥爭、和私人恩怨上面。

是不是人所想要的智慧、與神要人用的智慧有所差距呢?我們從所羅門的一生,可以找到一些答案的。

今天讀到了大衛的遺囑,對我有什麼意義呢?

所羅門一生成敗就決定在律法、盟約、 智慧這三方面,我對律法、盟約、 智慧的了解是什麼?

2015 讀經默想 – 王上1章

5/11/2015 星期一 王上1 章

「那時、哈及的兒子亞多尼雅自尊、說、我必作王、就為自己預備車輛、馬兵、又派五十人在他前頭奔走。」 (王上1:5)

歷代王位的繼承,不僅是帝王之家的權力鬥爭的焦點,也是一般民眾是否能平安渡日的緊張時刻。

我們現在雖然不再需要太擔心君王的替換,但在硅谷上班的人都知道:一旦公司總裁換了人,由於經營方式的改變、也常常帶給公司職員們一種不穩定的感覺。難怪報紙上對於換總裁的新聞中,常常會接著提到裁員、改組的消息。

列王記是從大衛的消逝開始記載。第一件要面臨的事,當然是大衛王位的繼承問題。

這時候,大衛只剩下兩個兒子:亞多尼雅、及所羅門。亞多尼雅年長,照理說是繼承王位的第一人選。大衛年紀老邁到要有專人替他暖被窩(1:1-4),「那時(1:5a)」亞多尼雅心想的不是父王的身體狀況,而是自尊、為自己繼承王位來造勢。

這些造勢的行為帶來了政治上的結黨與分爭:約押、和祭司亞比亞是挻亞多尼雅的;先知拿單、和比拿雅則是擁護所羅門(1:7,8)。

亞多尼雅的錯在沒有耐心等待,反而激怒了政敵(1:8-14)。所羅門在這件繼承王位的事上,似乎是完全的被動。但從事後他的果斷來看(1:52,53),他並不是任時勢擺佈的人。他的等待是用心的、有準備的。

「眾民」則是無辜地隨時勢動搖。他們看到所羅門的被膏,就願跟隨他上來、吹笛、大大歡呼「所羅門王萬歲」,聲音震地(1:40)。

反之,亞多尼雅的「眾客」,是一群有心壓寶的政治上投機份子。他們聽到風聲不對,就立刻四散不見了(1:49)。

今天,我是否經常掛念的是什麼時候才輪到我?
我有耐心等待嗎?還是把造勢當成正常的現象?
我可以警醒的察覺到身旁是不是有心壓寶的眾客呢?願我不在他們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