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2015 星期六 撒下3-4章
「押尼珥回到希伯崙、約押領他到城門的甕洞、假作要與他說機密話、就在那裡刺透他的肚腹、他便死了.這是報殺他兄弟亞撒黑的仇…大衛吩咐約押和跟隨他的眾人、說、你們當撕裂衣服、腰束麻布、在押尼珥棺前哀哭.大衛王也跟在棺後。」 (撒下3:27,31)
不少中國人對政治有很高的興趣:不論是中國的反腐、香港的佔中、台灣的太陽花學運…等,許多人對兩岸三地的政治人物、動態都瞭如指掌,而且很會分析。
長久的沉浸在政治、時勢的當中,會帶來一個穩憂:這就是也把權術、手段當成自己日常生活中的一部份,而失去了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等聖靈所結的果子(加5:22)。
撒母耳記2:1到5:5記載了大衛在西伯崙七年半(2:11)、鞏固王權的經過。其中也有不少欺騙、奪權、鬥爭、殺人…等的記載。
聖經為什麼要詳細地把這其中的過程記錄下來呢?滿足我們對內宮秘史的好奇心嗎?
押尼珥是有野心、見風轉舵的政治人物。他與掃羅的妃嬪利斯巴同房之意,就是表示要取代掃羅為王(3:7)。但在招受掃羅的兒子伊施波設(他所扶持的新王)質詢的時候,他馬上改口說是為了保護掃羅的位(2:8-10)。他又發起外交攻勢,與大衛談和(2:12-21)。
但是,對於只知道在戰場上爭個你死我活的約押來說,和談是不可能的。於是,在假裝與伊施波設談機密時,暗殺了伊施波設(2:27)。這實際是在假公濟私,為了報殺他弟兄亞撒黑的仇。
約押這個舉動召來了大衛對約押一家的咒詛(2:28,29)。大衛還命令約押撕裂衣服、腰束麻布、在押尼珥棺前哀哭(2:31)。約押心中想必很不是滋味。
最奇特的是,大衛還為伊施波設這個政敵的橫死放聲而哭(3:33)、作弔文、禁食(3:34,35)。大衛是用政治手段來收買民心嗎(3:36)?這可能是今天政治評論家的解讀。
但大衛自己回答了這個問題:「你們豈不知今日以色列人中、死了一個作元帥的大丈夫麼。我雖然受膏為王、今日還是軟弱。這洗魯雅的兩個兒子比我剛強,願耶和華照著惡人所行的惡報應他。」(3:38,39)
歷史的演變不是在外面看得到的政治手段或武裝實力,而是在神的主權、和人敬畏神的態度。
今天,我怎麼解讀時勢?
我在職場、商場、政治界的當中,看得到真正從心裏敬畏神的人嗎?
我是敬畏神的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