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讀經默想 – 撒下14-15章

5/6/2015 星期三 撒下14-15章

「婦人說、王為何也起意要害神的民呢?王不使那逃亡的人回來,王的這話、就是自證己錯了。」 (撒下14:13)

一個好的故事不僅可以把人的心帶到與神相交的親密裏,而且聖靈也常常藉著故事與比喻向認識神的人說話。

這與現代的人處處尋找資訊很不一樣。人們習慣了花最少的時間、用最少的精力、得到最多的資訊。這些資訊沒有生命力,己經失去了人格化的點點滴滴。

資訊或許可以幫助我們做一些迅速的決定;但資訊無法觸摸到我們心靈的深處。
我們可以google紅樓夢的故事大綱,但無法藉著那些資料去欣賞紅樓夢所要展現的人生百態。

大衛是一位允文允武的君王,他有許多成功之處、但也不乏失敗的地方。大衛與拔示巴犯了姦淫之後、謀殺烏利亞滅口的大罪,是藉著先知拿單的一個故事才觸摸到他內心的虧欠之處(12:1-14)。

在撒下14章,神又藉著提哥亞婦人所講的故事讓大衛再一次回到了現實的當中(14:4-20)。「王的這話、就是自證己錯了」就是在提醒大衛,他對故事的反應,其實已經把自己定罪了!

大衛在自己的姦淫、殺人罪之後,似乎在家中失去了一位做父親對子女在這方面的判斷、及管教的智慧與能力。

大衛對暗嫩強暴他瑪一事,除了發怒之外(13:21)、並沒有對暗嫩做任何的懲戒。這樣的姑息、造成了押沙龍為胞妹復仇而暗殺了暗嫩(13:22-29)。

大衛除了哀慟暗嫩的死亡之外,對押沙龍的謀殺罪什麼事也沒做。

在押沙龍逃亡三年之後,大衛雖然心裏想念押沙龍、但是不知道是不是該原諒他(13:39)。大衛這種猶豫不決的心甚至延續到押沙龍回來之後、還是不願見他(14:28)。這造成押沙龍之後公然的叛亂(15:10)。

今天,我還保持著喜歡聽故事的赤子之心嗎?
耶穌就是一位會講故事的夫子,我的靈聽到了他的聲音嗎?

我是否有一個不願意去面對的長久解不開的心結?
我饒恕他人時,是否像大衛一樣,是一半的饒恕?
我是否可以完全饒恕一個對不起我的人?

2015 讀經默想 – 撒下12-13章

5/5/2015 星期二 撒下12-13章

「拿單對大衛說、你就是那人!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如此說、我膏你作以色列的王、救你脫離掃羅的手…大衛對拿單說、我得罪耶和華了。拿單說、耶和華已經除掉你的罪.你必不至於死。」 (撒下12:7,13)

如果要在聖經找一句最令人震撼的句子,我會想到的就是拿單對大衛說的:「你就是那人!」

因為,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提後3:16)。所以,這句話不只是適用在大衛犯罪的故事中,它也是聖靈對每一位讀聖經的人所講的。

我們犯的罪不見得與大衛一樣,但是無論是什麼罪,都同樣的得罪了神。

有時候,一篇好的講道不見得是在主日講台上所講的、一個扎心的信息也不見得會提到神的名字;一個人最大的改變也不見得要坐在聚會場地的椅子上。這就像拿單對大衛所講的故事。

但是,當我聽到聖靈對我說話的時候,那種震撼的力量、持績力、及對我生命的影響是難以形容的。

不論從那裡開始、不論花了多少時間,神的話總是會到達那個臨界點;會在一個非常直接、個人化的結束:那是我、或那是你!

神的話不是為了別人的,它從來不會大而化之的說給普通人聽、不會抽象的讓人摸不著頭腦,它總是指向個人的最痛之處!

我們很容易、也常常失去了這個人化的焦點,把聖經的記載普偏化、建議化,把它的焦聚變成模糊了。我們常常吃大餐,但在屬靈上卻是謍養不良!原因多在沒有把自己放在當中。

「聖靈既了、就要叫人為罪、為義、為審判、自己責備自己」(約16:8)。

.大衛聽完了以後的反應是佷直接了當的:「我得罪耶和華了!」

「你就是那人!」我上一次自己責備自己的時候是多久以前?

我聽到聖靈的責備之後的反應是什麼?

2015 讀經默想 – 撒下8-11章

5/4/2015 星期一 撒下8-11章

「王說、掃羅家還有人沒有、我要照神的慈愛恩待他。洗巴對王說、還有約拿單的一個兒子、是瘸腿的…大衛說、你不要懼怕、我必因你父親約拿單的緣故施恩與你、將你祖父掃羅的一切田地都歸還你、你也可以常與我同席喫飯。」 (撒下9:3,7)

在政治界、或工商界有些非常成功的人,把他們主要的時間、精力花在保護、維持他們的已經有的成就上。在歷史中,君王為自己的王位,隨意的斬除異己也不是很特別的事。

人們多把曹植這個的七步詩:「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當成一個風流惕倘的軼事,而少想到曹丕為了保固自己的王位,陷弟弟於危難。這個行為原是不道德的;人們把兄弟相殘的悲劇當成美談,也未必是合適的。

大衛卻是一位盡力把自己所有的福份,大方地分享給別人的君王。「掃羅家還有人沒有、我要照神的慈愛恩待他」(9:3)。

實際上,大衛所問的是:有沒有我可以愛的敵人?雖然大衛與約拿單的感情深厚,但那總是往日的情懷。現在,大衛剛登上王位,還有一些忠於掃羅、憎恨大衛的人。

照一般的想法,大衛這樣的舉動,在政治上是件冒險、不智的行為。焉不知,他所恩待的米非波設將來不會被別人推出來繼續掃羅王朝呢?

「我要照神的慈愛恩待他」是一個恩慈、不變、盟約的愛。希伯來文中的拼音是「赫撒德」,在聖經中最常的用法是耶和華對他子民的愛。

這個愛並不是大而化之的兼愛,而是非常個人化的。就像大衛提米非波設的名,與他同席吃飯、賜他一切家產、為他準備僕人 (9:9,10) 。

今天,神也用同樣是恩慈、不變、盟約的愛來召聚我到他的趐膀下。在神的家中,我與米非波設一樣:僕人算什麼?竟蒙主這樣眷顧!(9:8)

神愛我,這是最偉大的一個愛的故事。我要怎麼樣來回應他的愛呢?

2015 讀經默想 – 撒下5-7章

5/3/2015 星期天 撒下5-7章

「到了拿艮的禾場、因為牛失前蹄、烏撒就伸手扶住神的約櫃。神耶和華向烏撒發怒、因這錯誤擊殺他、他就死在神的約櫃旁…大衛穿著細麻布的以弗得、在耶和華面前極力跳舞…掃羅的女兒米甲、從窗戶裡觀看、見大衛王在耶和華面前踴躍跳舞、心裡就輕視他。」 (撒下5:6,7,14,16)

近年來,許多教會對於主日敬拜的形式、詩歌的選擇有不同意見及作法。

雖然不同的背景、不同的年齡層,難免有不同的喜好;但不可否認的是:詩歌的確是敬拜一個重要的部份。所以,在讀聖經時,遇到了有關敬拜的記載,會引起我們特別的注意。

撒母耳記下第六章講的是約櫃進入大衛城的經過,但我們也可以由一個敬拜的角度來思考其中的精意。

許多人對烏撒為了伸手扶約櫃、立刻招耶和華擊殺而不解(6:6,7),神為什麼這麼嚴厲呢?

烏撒是服事神、帶領百姓敬拜的祭司,他是知道如何地處理約櫃的運輸(用人抬、不是用牛車運)、也知道該如何地敬拜神(6:5)。但是,他習慣了祭司的事奉,只要在檯面上達到了事奉的效果,過程不是很重要的。必竟,從亞比拿達的家到大衛城是有一段距離的。他因走捷徑、遭到最重的處罰。

米甲從窗戶冷眼旁觀大衛和以色利全家在約櫃前的敬拜(6:16),她不齒大衛在臣僕前的失儀(6:20)。在整個過程中,她是一個旁觀者、一個評論員、而不是一個敬拜者。她雖然沒有失去了性命,但沒有生養兒女顯然是神給她的懲罰(6:23)。

大衛帶領著以色利全家在神的約櫃前盡情、極力的歡呼、吹角、跳舞(6:14,15);他是在耶和華面前更加卑微、自己看為輕賤(6:22),但在真正敬拜者的中間,他得到的是尊敬(6:22b)。

整個的過程中,一位迦特人(外邦人)俄別以東,反因接待約櫃得到了耶和華的賜福(6:11)。可見得神是神一位滿有恩典的神,牠在的地方、就是蒙褔之地。

今天,我是敬拜的參與者、還是旁觀者?
求神來釋放我的身、心、靈,使我能盡情地敬拜你!
求神幫助我做一個在人前、人後都是盡心盡意的敬拜者!

求神來止住我的口,不要做一個敬拜的批評者!
求神來悅納我的敬拜、賜福給敬拜你的人!

2015 讀經默想 – 撒下3-4章

5/2/2015 星期六 撒下3-4章

「押尼珥回到希伯崙、約押領他到城門的甕洞、假作要與他說機密話、就在那裡刺透他的肚腹、他便死了.這是報殺他兄弟亞撒黑的仇…大衛吩咐約押和跟隨他的眾人、說、你們當撕裂衣服、腰束麻布、在押尼珥棺前哀哭.大衛王也跟在棺後。」 (撒下3:27,31)

不少中國人對政治有很高的興趣:不論是中國的反腐、香港的佔中、台灣的太陽花學運…等,許多人對兩岸三地的政治人物、動態都瞭如指掌,而且很會分析。

長久的沉浸在政治、時勢的當中,會帶來一個穩憂:這就是也把權術、手段當成自己日常生活中的一部份,而失去了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等聖靈所結的果子(加5:22)。

撒母耳記2:1到5:5記載了大衛在西伯崙七年半(2:11)、鞏固王權的經過。其中也有不少欺騙、奪權、鬥爭、殺人…等的記載。

聖經為什麼要詳細地把這其中的過程記錄下來呢?滿足我們對內宮秘史的好奇心嗎?

押尼珥是有野心、見風轉舵的政治人物。他與掃羅的妃嬪利斯巴同房之意,就是表示要取代掃羅為王(3:7)。但在招受掃羅的兒子伊施波設(他所扶持的新王)質詢的時候,他馬上改口說是為了保護掃羅的位(2:8-10)。他又發起外交攻勢,與大衛談和(2:12-21)。

但是,對於只知道在戰場上爭個你死我活的約押來說,和談是不可能的。於是,在假裝與伊施波設談機密時,暗殺了伊施波設(2:27)。這實際是在假公濟私,為了報殺他弟兄亞撒黑的仇。

約押這個舉動召來了大衛對約押一家的咒詛(2:28,29)。大衛還命令約押撕裂衣服、腰束麻布、在押尼珥棺前哀哭(2:31)。約押心中想必很不是滋味。

最奇特的是,大衛還為伊施波設這個政敵的橫死放聲而哭(3:33)、作弔文、禁食(3:34,35)。大衛是用政治手段來收買民心嗎(3:36)?這可能是今天政治評論家的解讀。

但大衛自己回答了這個問題:「你們豈不知今日以色列人中、死了一個作元帥的大丈夫麼。我雖然受膏為王、今日還是軟弱。這洗魯雅的兩個兒子比我剛強,願耶和華照著惡人所行的惡報應他。」(3:38,39)

歷史的演變不是在外面看得到的政治手段或武裝實力,而是在神的主權、和人敬畏神的態度。

今天,我怎麼解讀時勢?
我在職場、商場、政治界的當中,看得到真正從心裏敬畏神的人嗎?
我是敬畏神的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