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讀經默想 – 結9-11章

11/10/2015 星期二 結9-11章

「他對我說、以色列家和猶大家的罪孽、極其重大、遍地有流血的事、滿城有冤屈、因為他們說、耶和華已經離棄這地、他看不見我們。故此、我眼必不顧惜、也不可憐他們、要照他們所行的報應在他們頭上。」 (結9:9,10)

牛脾氣的孩子常給家長帶來許多煩惱。

自從愛家基構的多布森博士(James Dubson)在1992年出的「意志堅強的孩子」(The Strong Will Child)後,其他類似這方面的著作,至今己不下20本了。可見得孩子的牛脾氣是個普偏的現象。

其實,成人也會常不負責任、找藉口。只是,成人的藉口比較微妙,言之似乎有理,但經不起真理的考驗。

以色列是一個信神的國家,宗教信仰不僅在個人、家庭中的地位明顯,他們也生活在一個有先知、祭司的社會環境中。

他們雖有宗教儀式、讀摩西律法、也熟悉許多聖經的話,但是他們只想要從神那裡得好處、卻聽不進去責備、悔改的信息。

所以,當戰亂、流血來臨,許多以色列人被擄了之後,他們的解讀是「耶和華已經離棄這地、他看不見我們」。

這是一句似是而非的話。是的:以色列被擄不是政治、或軍事的原因,而是耶和華離棄這地。然而,耶和華這時的離棄是在一再的警告之後。

同時,既使在被擄之地,耶和華仍然差遣以西結僔講悔改的信息,難道這就是「已經」離棄這地嗎?

另一個令耶和華憤怒的原因是這接下來的抱怨:「他看不見我們」。其實,神一直在關心、看顧,而且一再的派遣先知傳講悔改的信息。

然而,硬著頸項的人只怪耶和華的離棄、卻不反省自己的行為。

隔岸觀火總是比較容易的。在責備以色列人的同時,自己是不是也有些盲點呢?

可以確定的是:耶和華是有長久忍耐、又恩慈的神;
可以聽到的是:神藉著聖經對我說的話;
可以常去做的是:到神的面前認罪悔改。

求神讓我不在祂的前面做個「意志堅強的孩子」。

2015 讀經默想 – 結7-8章

11/9/2015 星期一 結7-8章

「他對我說、人子阿、你看見了麼…他又領我到耶和華殿的內院…他對我說、人子阿、你看見了麼?」 (結8:14-16)

中國的成語流傳到西方的不少,但「百聞不如一見」的英文翻譯 “One picture is worth a thousand words.” 卻是能經常在英語文章中讀得到的。

早在電子照像機還沒發展成功之前,一張照片的價值是相當的高:從相機、到底片、沖洗…每一步驟都是用錢堆出來的。

但是,早在底片照像機還沒發展成功之前,人己經發現一個影像可以達到人思想的深處、一個畫面可以改變人價值的體系。

顯然的,耶和華知道這個原則,以西結也清楚這個道理。所以,神的靈要以西結去聖殿的門口、內院四處去看;而以西結也用了非常長,第八章到十一章共三章,的篇幅 來描寫他所看到的。

他看到什麼呢?眾長老(8:11)、婦女(8:15)、百姓(9:6)都在拜他們認定的偶像,甚至在神的殿中公然違抗摩西一而再、再而三所教訓他們的誡命,這更可憎的事!

以西結看到是神要他看的,以西結寫下的是神要被擄的以色列人去留意讀、仔細想。

但是,他們聽了、讀了,卻看不到,沒有反應。因為,他們已經習慣了,不會認為那是發生在身邊大不了的事。

拜偶像就是把自己的資源(時光、棈力、財富…)投在錯誤的目標上,用次好代替那最好的生命目標

這個「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現象,今天可能也在我們身上發生呢?

有沒有一些神的話是我情願祂不講的呢?

神的話會不會挑戰我的一些想法、觀念呢?

我不理這些我讀不進去的呢?還是可以看到自己在神的話中的光景?

2015 讀經默想 – 結4-6章

11/8/2015 星期天 結4-6章

「人子阿、你要拿一塊磚、擺在你面前、將一座耶路撒冷城、畫在其上…你要取小麥、大麥、豆子、紅豆、小米、粗麥、裝在一個器皿中、用以為自己作餅、要按你側臥的三百九十日喫這餅…你要拿一把快刀、當作剃頭刀、用這刀剃你的頭髮、和你的鬍鬚、用天平將鬚髮平分…」 (結4:1,9,5:1)

不論對帶查經、教主日學、或者在講台上的人來說,能把聖經中的信息,生動、有效地傳達給聽道的象眾人,的確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記得有一次在AWANA的Counsel Time為孩子們講大衛和約拿單的故事,發現孩子們的注意力不超過十分鐘,使得我很難把後面的信息講得清楚。

在找了一些參考資料之後,才知道教孩子們要有互動、讓他們多參與,而且要有動作、最好用戲劇表達。

所以,一年之後在Counsel Time事奉,講撒該的故事時,我特地搬了張桌子,跳到桌子上表演撒該爬到樹上,看耶穌走過的景況。果然,孩子們專心多了。

聖經中在街頭演戲最多的人,可能就屬先知以西結。

神三次叫以西結演戲:第一次是演攻城之戲,長達800日,超過二年! (4;1-8);第二次是演吃用人糞燒的餅,長達390日(4:9-17);第三次要在大街上燒自己剛剃下的頭髮(5:1-4)。

不知道以西結是不是喜歡演戲的好演員?

但無可否認的是:這些都是很難演的戲。也不知道那些看戲的以色列人是不是看得懂?因為這些戲的含意是不淺的。

原來,以西結當時的事工是在被擄到巴比倫的猶太人當中(1:2,3)。他們身經了離家之痛,心想的當是,不久之後可以回去耶路撒冷老家(那時耶路撒冷還沒有被毀)。

可是,以西結要傳的信息是:除非猶太人認罪悔改、不再拜假神,耶路撒冷將被毀,他們連回去的地方都沒有。

怎麼把遙遠(耶路撒冷)的信息,帶到現在(巴比倫)的生活中?這是以西結的難處。

同樣的,今天怎麼把2600年前的信息,連繫到現在(硅谷)的生活中?這是我們的難處。

先知的街頭演戲是花了他多少的代價?神用了多少的心意做這些安排?對我今天有什麼影響?

2015 讀經默想 – 結1-3章

11/7/2015 星期六 結1-3章

「你奉差遣不是往那說話深奧、言語難懂的民那裡去、乃是往以色列家去。不是往那說話深奧、言語難懂的多國去、他們的話語是你不懂得的、我若差你往他們那裡去、他們必聽從你。以色列家卻不肯聽從你、因為他們不肯聽從我,原來以色列全家是額堅心硬的人。」 (結3:5-7)

我們很難把一個人和他所說的話分開的。

對一個印象好的人,我們先置的假設是他說的全都對,除非他自己把我們對他的信任搞砸了,我們不會不相信他的。

反之,對一個印象不好的人,他很難向我們証明他說的是對的。

難怪,孔子說:「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但是,孔子卻還是跳不過人自我的限制。他所講的,只能讓人更小心去求證。但沒有告訴我們,舉人、舉言的標準是什麼?

耶穌卻說:「文士和法利賽人、坐在摩西的位上。凡他們所吩咐你們的、你們都要謹守、遵行.但不要效法他們的行為.因為他們能說不能行。」(太23:2,3)

耶穌也教導我們要把人的行為和說教分開、但廢言或舉言,其中有一個絕對的標準:就是神的律法(坐在摩西的位上)。

以西結所遇到的難題是更不容易的。甚至在他對以色列傳講神的話語之前,神就對他說:你的話是以色列人不會聽的!但你還是要說。

神也很幽默,祂對以西結說,你這個困難度甚至是如此之大:如果我差你往一個你不懂得他們的話、他們也聽不懂你講的話的外國去,他們必聽從你。但是,以色列人雖懂你講的話,可是卻不肯聽從你,因為他們跟本就不肯聽從我!

我們也像以色列人一樣,有同樣的困難。

我們聽進去的,大半是跟著對講員的印象、和他講話的技巧,卻很少有能力去判斷他講的是不是與聖經的教導吻合。

今天,我是否可以做一個超越過能說不能行的人,惟謹守、遵行神的話,而不以人廢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