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6/2018 星期二 耶利米書 38:1-28
「西底家王說、他在你們手中,無論何事、王也不能與你們反對…王就吩咐古實人以伯米勒說、你從這裡帶領三十人、趁著先知耶利米未死以前、將他從牢獄中提上來…西底家王對耶利米說、我怕那些投降迦勒底人的猶大人、恐怕迦勒底人將我交在他們手中、他們戲弄我。」 (耶38:5,10,19)
記得小學課本中有這麼一個故事: 有一個人牽著一頭驢、驢背上坐的是他的兒子、上城裡去。
路上聽到有人說: 「這個孩子真不孝,讓老子走路、自己騎驢,虧的是老子也這麼縱容他!」於是他就叫孩子下來,自己騎上驢。
不久又聽到有人說: 「這個大人真狠心,讓小孩走路、自己騎驢,他有沒有一點疼孩子的心!」於是他就下了驢、找了根棍子、掍好了驢子,讓孩子與自己一人一邊的把驢抬到縣城裡。
這當然在諷刺一個沒有定見的人;但當時十歲出頭的我,那裡懂得這些呢!總是覺得路人的兩種說法都對,那這個人到底該怎麼辦呢?
這個問題困撓了我一段不算短的青澀少年期,所以現在還能很清楚的記得這個故事。
西底家王就屬於這一種人:首先他怕得罪城中的首領們(其實是他的臣子) – 「他在你們手中,無論何事、王也不能與你們反對」。(38:5)
接下來西底家王又覺得以伯米勒為耶利米求情是值得回應的 – 「你從這裡帶領三十人、趁著先知耶利米未死以前、將他從牢獄中提上來」。(38:10)
西底家王的確對耶利米有某些程度的尊重,他向耶利米傾訴他心裡的憂慮 – 「我怕那些投降迦勒底人的猶大人、恐怕迦勒底人將我交在他們手中、他們戲弄我。」(38:19)
但西底家王還是怕城中的首領們知道他想聽耶利米的話 – 「你就對他們說、我在王面前懇求不要叫我回到約拿單的房屋死在那裡。」(38:26)
西底家王就像那寓言故事的主人翁一樣:沒有定見、害怕別人對他的批評;然而他卻不敬畏他最該害怕的- 那就是耶和華(的審判)。
今天,你和我同樣的也容易犯這個毛病:特別在意別人的批評、努力擁護自己在別人眼裡的良好形象;但是卻忽略了那我們最該在意的、那就是公義聖潔的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