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每日讀經 –創世記1:1-2:3

1/1/2017 星期日 創世記1:1-2:3

「起初,神創造天地……神看著一切所造的都甚好。」(創1:1,31)

「甚」這字是副詞,修飾形容詞「好」。

甚好意思是「超出」、「超越」或「極度」的好。

「神看著是好的。」(1:10,12,18 ,21,25 ),在創造的每一個階段完成時,在神看來是好的。

但是,當神完成祂整個創造時,原文聖經加了一個字:「非常」好、「甚」好。

之前的創造像是一片片的拼圖;但是,到最後創造完畢時,出現了一幅完整的圖畫。

這種美妙、滿足,和不可言喻的感受表達在一個字裏面。

在將來當神完成祂在基督裏的計劃,這種完成的滿足感也會出現:「 要照所安排的、在日期滿足的時候、使天上地上一切所有的、都在基督裡面同歸於一。」(弗1:10)

每一個階段的「好」,才會拼出最後「非常的好」。

今天,我們也是神手中的工。神在我們身上的工作,也是一個階段一個階段地進行;每到一個段落時,神看著是好的。

但是有一日,神在我們身上完工時,我們是否希望神看著的不只是「好」,而且是「非常的好」?

若是如此,我們要如何活在現今的階段,使神看那是好呢?

2015 讀經默想 – 創48-50章

1/22/2015 星期四 創48-50章

「他又囑咐他們說、我將要歸到我列祖那裡、你們要將我葬在赫人以弗崙田間的洞裡、與我祖我父在一處。」 (創49:29)

雅各為十二個兒子祝福完了後就對他們說了這句話,命令他們要把他埋葬在他列祖的墳墓裏,就是亞伯拉罕和以撒所埋葬之地。雅各特別聲明這塊地是亞伯拉罕向赫人以弗崙的手中買下來的。接下來的幾節經文裏,雅各繼續詳細形容這塊地與他列祖和他自己的關係(49:30-32)。

雅各為的瑟之子祝福之前,已要約瑟起誓不要把他葬在埃及,而要把他葬在他列祖的墳地(47:30,31)。這時他重複他的吩咐,要與列祖同葬。在即死之際,雅各的心、家與盼望仍然是在神所應許的地上,與他列祖亞伯拉罕一樣,雅各也是存信心而死的。

今天我的心靈以何處為家?我的盼望在哪里?在中國還是在美國?在地上還是在天上?在人還是在神?願雅各的遺囑提醒我哪裏才是真正的歸宿。

2015 讀經默想 – 創46-47章

1/21/2015 星期三 創46-47章

「法老問雅各說、你平生的年日是多少呢。雅各對法老說、我寄居在世的年日是一百三十歲、我平生的年日又少、又苦、不及我列祖早在世寄居的年日。」 (創46:8,9)

「苦」在原文是「惡」、而且是複數。指眾多的惡及災害。「又少又苦」在原文放在動詞前,表示強調之意。

約瑟帶父親雅各來見法老,法老問雅各的年紀,雅各回答是一百三十歲,接著他用兩個字來形容這一百三十年的日子 — 「少與苦」。「少」代表年日的長短不及他先祖在世的日子;「苦」則表示他這一生生活的內容充滿災難。

苦是好的相對,雅各回顧他的一生竟是沒有一些在實質上是好的日子,這是多麼可悲的事!這些苦包括:因自己搶奪哥哥長子的名分而離開父母和家鄉、拉班欺騙他在新婚之夜把利亞給他而非拉結、拉班數次改變他的工價、面對回來見以掃的畏懼、女見底拿被示劍強暴、見西緬和利末謀殺示劍城裹的所有男子、失去拉結、失去約瑟、最後又面臨迦南地的饑荒和失去便雅憫的可能性。雅各的一生的確可以用「苦」來總結。

我今天會用甚麼形容詞總結我的一生呢?蒙福?苦?短暫?如果我覺得我的年日是「又少又苦」,我要怎樣地把這些苦日子成過去?怎樣地求神把苦日子變為今後的好日子呢?今後的日子是靠我的作為還是神的大能呢?

2015 讀經默想 – 創44-45章

1/20/2015 星期二 創44-45章

「我父親的命與這童子的命相連、如今我回到你僕人我父親那裡、若沒有童子與我們同在、我們的父親見沒有童子、他就必死.這便是我們使你僕人我們的父親白髮蒼蒼、悲悲慘慘的下陰間去了。」 (創44:31,32)

命,就是「生命」在指全人、靈魂,和整個人內心的一切情感和思想。「相連」,這字在原的意思是「綁起來」。猶大對的約瑟所講的話特別提到雅各的生命是已經與便雅憫的生命緊緊地綁在一起了。這生命不但是指他活著的生命,更加是指他整個人,包括他內在的一切和他內心的最深處。

這種連接,是生與死的連接,彼此影響對方的安危。若其中一人死去,另一人也必死去。因此,猶大希望向約瑟說明:便雅憫與雅各有如此親密相連的關係,靖他改變主意,同意讓猶大來代替便雅憫,留在埃及作約瑟的奴隸。

今天,我的生命與誰的生命相綁呢?誰的安危影響我的安危呢?對於我所愛的人我或多或少都有生命相綁的關係。願神賜我們智慧知道如何與我所愛的人相綁。

同時,也思想耶穌如何與我的生命聯結,祂的生命為我而捨、也為我而活;那我願意怎樣來活我的這個生命呢?

2015 讀經默想 – 創42-43章

1/19/2015 星期一 創42-43章

「他們就為約瑟單擺了一席、為那些人又擺了一席、也為和約瑟同喫飯的埃及人另擺了一席.因為埃及人不可和希伯來人一同喫飯.那原是埃及人所厭惡的。」 (創43:32)

「厭惡」,這字表示極度的厭惡,在其他地方常用來形容拜偶像是毀壞可憎的。埃及人對自己的民有很強的優越感。他們也是一個喜愛乾淨清潔的民族,因此,他們看以牧羊為業的希伯來人為下等人,不屑與他們一起正進餐,像是會污穢他們一樣。這就是雅各在46:34安排希伯來人居住歌珊地的原因。

聖經用了一個十分強烈的字眼來形容埃及人對與希伯來人一起進餐的厭惡。神認為以色列人拜偶像是厭惡可憎的行為;但是,埃及人對希伯來人的厭惡卻是源自本身對自己文化的驕傲。拜偶像的厭惡和與希伯來人進餐的厭惡竟被放在同一層面上,可見埃及人對其他文化的歧視達到極點。

今天我如何看待自己的文化? 我是否也像埃及人一樣把與自己不同文化習俗的人看為厭惡,不顧與他們在一起? 反過來說,我是否在這異國當中對自己的文化有所不恥,而一心想完全的接受西方文化?若我對其他文化有厭惡和偏見、或對自己的文化心虛,我又如何把那超越文化、神的愛傳給他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