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讀經默想 – 傳5-8章

9/13/2015 星期天 傳5-8章

「我專心求智慧、要看世上所作的事。我就看明神一切的作為,知道人查不出日光之下所作的事。任憑他費多少力尋查、都查不出來,就是智慧人雖想知道、也是查不出來。」 (傳8:16,17)

人的一生有很多的慾望:愛、成功、被人記念、找到人生的意義…。

但是,正如我們所有的需要不一定都被滿足了;這些慾望也並不是常常被滿足的。

可能是受到當時的環境、自已的天資、或以前做的決定…的影響,不被滿足的慾望是人生的常態。

然而,要緊的是:當遇到了不被滿足的慾望時,我的態度如何?有的怨天尤人、有的再接再勵。但經驗告訴我,兩者都不保證會有好結果。

惟一可靠的方法,是回到神的面前、尋求祂的引領。

這並不是逃避現實、也不是強求解決、更不是人性的昇華;而是單純的降服神的面前、承認神那深厚不可測的旨意在自己的身上,是我無法抗拒的。

我雖想知道日光之下的事、但我查不出來。我所知道的是:衪的信實、衪的慈愛是我終身可信賴的。

2015 讀經默想 – 傳1-4章

9/12/2015 星期六 傳1-4章

「神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又將永生安置在世人心裡。然而神從始至終的作為、人不能參透。」 (傳3:11)

物理的四度空間:長、寬、高、及時間是不可變的基本度量。長、寬、高是雙向的–可前可後、可左可右、可上可下;但時間只有一個方向:從過去到將來。

沒有人問為什麼時光為什麼不倒流、因為自古以來的世界就是如此。

可是,自從愛因斯坦發表廣義相對論之後,發現原來時間是可壓縮的。它跟速度有關係,當速度接近光速時,時間就慢下來了。

這激起了許多人的想像,許多的科幻小說也以這為題材:當一位太空人以接近光速的火箭繞宇宙一週,再回到地球時,他幾個月的行程,在地上可能己經過了幾百年了!

當然,到現在還沒有人能做這個實驗;但是這反應了人對永恒(永生)的盼望。

聖經告訴我們,神的時間是美好的:無論男女老少、富貴貧賤,人的一天都是廿四小時,人一生在世的時間也不是自己能掌握的。

人生的有限和人心裏的無限,只靠著人的想像、和追求是無解的。因為那是無限的神從始至終的作為、有限的人不能參透。

在這有限的時間中,人對永恒的期望,只有藉著順服在神主權之下的生活成為和協、美麗。

我如何在有限的生活中,活出永遠的生命呢?

信靠順服 –神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順服在神的旨意中、信靠祂的帶領,我該也可以按照祂的時間成為那美好的一部份。

2015 讀經默想 – 箴28-31章

9/11/2015 星期五 箴28-31章

「賙濟貧窮的、不致缺乏,佯為不見的、必多受咒詛。」 (箴28:27)

我們認識神以後,可能會有一個基本觀念的改變,就是了解「擁有」和「託付」的差別。

擁有是與身俱來的觀念:它是以自我為中心而發展出來我們與外界的關係。

我們從小就知道我的、與不是我的,其間有很大的差別:我的玩具是給我玩的,不是我的玩具、就只能在旁邊看著別人玩了。

長大了之後,更珍惜有和沒有的差別了。因為對我所有的,我有完全使用的主權。我可以自由的選擇喜歡的工作、可以主動的尋找婚姻的伴侶、可以為照己意安排子女的學習環境、可以把錢財用在自己願意的地方。

然而,經驗告訴我,工作、配偶、子女、金錢,並不是我真正擁有的,它們都是神給我的恩典。

如果我把我有的當成完全是屬於我的,我就把自己當成它們的主人、而不是管家。

如果我把我有的當成完全是屬於我的,我就把它們當成自己的成就,於是產生了擁有、緊捉不放的情節。

然而,在仔細、誠實的分析之下,我必需承認:今天我所有的,並不完全是自己的努力得到的–時間、環境、機遇…都不在我的掌握之中。所以,我只能說:這完全是神的恩典。

在恩典之中,我只是我所有的管家,神是我所有的主人。

我怎麼樣安排我所有的,要從我所有的主人—神的角度來看。這包括了工作、配偶、子女、金錢…。

這是喜樂生命的祕訣:我是管家、不是主人。

錢財是神給的思典,它不是為了佔有,而是用來事奉、祝褔別人的機會。

2015 讀經默想 – 箴24-27章

9/10/2015 星期四 箴24-27章

「當面的責備、強如背地的愛情。朋友加的傷痕出於忠誠。仇敵連連親嘴、卻是多餘。」 (箴27:5)

愛面子是中國人的共同特點。正人君子不但愛自己的面子、也要温文懦雅地為別人留面子。

因為愛自己的面子,我們在別人面前多有保留。失去了許多與弟兄姊妹分享、分擔的機會;在屬靈上孤自獨行,找不到伙伴、在事業上孤軍奮鬥,沒有導師(mentor)的指引。

然而,聖經告訴我:人需要伙伴,更需要能幫助自己成長的伙伴。

第一件可以做的,就是要有接受別人責備的智慧 — 有人說那是雅量,但聖經卻告訴我那是智慧。

「當面的責備、強如背地的愛情」:「當面」在原文中是坦白、揭開的意思。

所以,我大可不必在別人面前,當面責備他。而是要以愛他的心,誠懇的把他自己沒有看到的,坦白地講給他聽。

同時,當我聽到了別人的責備時,要先提醒自己:別為了愛面子,急著為自己辯護。他可是真愛我呢!正在為我揭開我自己沒法看到的那一面!

「朋友加的傷痕出於忠誠」:「忠誠」的原文就是「阿門」,有肯定、可靠、和滋潤的意思。

聖經用「傷痕」與「當面的責備」為同意平行;用「朋友」與「背地的愛情」為反意平行,是非常巧妙的安排。

是的:當面的責備實在讓我不好受,像傷痕一樣的深印我心。

然而,我需要的是什麼呢?

奉承的蜜糖、連連的親嘴嗎?– 那可能是我的仇敵要做的。

背地的愛情嗎?– 那連我的虛榮心都沒辦法滿足!

真誠的責備不但揭開了我的盲點,那是對我的肯定;那讓我知道什麼是真愛;那是來滋潤我的人生。

下一次他(她)再說我的時候,我的回答是:「謝謝你,你是我真正的好朋友!」

2015 讀經默想 – 箴20-23章

9/9/2015 星期三 箴20-23章

「人所行的、在自己眼中都看為正.惟有耶和華衡量人心。」 (箴21:2)

除了有意犯罪的人之外,沒有一個人不會認為自己不是憑著良心做事。然而,憑著良心做事的人所做出的事,卻經常傷害到其他的人。

每一個人的才智不一樣、環境也不同,在自己眼中都看為正的事,不會有一個客觀的標準,也不見得是對的。

聖經卻不然,它所啟示的觀念和律法不是一些神聖、簡單可行的行為準則而己。有時侯,神的話使人困撓、讓人不舒服。

其實,也不應該對這種現象感到意外,因為聖潔的神和有罪的人、永生之道和死亡之路、做事奉人的僕人和當被人事奉的主人…這些原來就是不能相合的。

神的話不僅是讓我知道、明白後就算了,而是常常的向我的本性、原來的習慣、舊有的觀念挑戰。

不僅如此,當神籍著聖經向我的心說話時,祂挑戰我的不只是觀念上的重整、更是要過一個獻給祂的心志和生命。

照著神的話來過生活,不見得是件容易的事。因為,那會使我漸漸的和這個世界的價值觀脫節了。

然而,這還是一條非常吸引人的路,得到好處的不但是我自己,也是在做鹽做光上最好的投資。

惟有耶和華衡量人心、惟有跟隨主耶穌使人心得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