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讀經默想 – 箴16-19章

9/8/2015 星期二 箴16-19章

「戲笑窮人的、是辱沒造他的主,幸災樂禍的、必不免受罰。」 (箴17:5)

我們處在一個一切以錢財來定位的世界。

從大處的世界舞台來說:二次大戰前後所爭的是帝國主義是強權;但現在所爭的己經變成是誰屬經濟大國了!

從國家內部的政治來說:從前所看重的意識形態;現在大家所在意的己經是:”It’s the economy, stupid!”

從個人的奮鬥目標來說:從前的人思慮的是如何為國為民做一番大事業;現在人所羨慕的是如何在卅歲之前股票上市,做一個提早退休的千萬富翁。

然而,箴言卻多次把耶和華和窮人連在一起,耶和華站在窮人的立場上。

我如何對待窮人,就等於我如何對待耶和華:

「欺壓貧寒的、是辱沒造他的主.憐憫窮乏的、乃是尊敬主。」(14:31)、
「憐憫貧窮的、就是借給耶和華.他的善行、耶和華必償還。」(19:17)、
「富戶窮人、在世相遇、都為耶和華所造。」(22:2)

箴17:5:「戲笑窮人的、是辱沒造他的主,幸災樂禍的、必不免受罰。」窮人與災禍平行,表示窮人是處在災禍之中,需要別人的幫助。

當幫助有需要的人時,其實我在代表耶和華來幫助他。

我怎麼對待有需要的人,就顯示了我自己的屬靈狀況。

所以,今天所要分辦的,不是我是屬於那1%、還是落在那99%當中。

談到了錢財,重要的是我可不可以用這些錢財來顯示神的憐憫和豐富。

問題在:我是誰的鄰舍?而不在:誰是我的鄰舍?

2015 讀經默想 – 箴12-15章

9/7/2015 星期一 箴12-15章

「才德的婦人、是丈夫的冠冕,貽羞的婦人、如同朽爛在他丈夫的骨中。」 (箴12:4)

箴言從第七章開始,一直到卅一章結束,都在講智慧與人的關係。

在箴言中,才德的婦人常常比喻作智慧的化身。例如:

「得智慧勝過得銀子、其利益強如精金,比珍珠(婦人的妝飾)寶貴。」(3:14,15)、

「才德的婦人誰能得著呢.他的價值遠勝過珍珠。」(31:10)

才德的婦人在屬靈生活上是位敬畏神的人:「豔麗是虛假的.美容是虛浮的.惟敬畏耶和華的婦女、必得稱讚。」(31:30)

才德的婦人在日常生活中是勤勞的人:「他以能力束腰、使膀臂有力。」(31:17)

才德的婦人是他丈夫榮耀的冠冕(31:29)。

而貽羞的婦人、不僅使他丈夫沒有面子、還如同骨癌一般的可怕 — 朽爛在他丈夫的骨中。

有人會說:難到作丈夫的就可以坐享其成嗎?

不是的!從箴言的比喻,我們知道:人選擇智慧、勤勉,就像娶得才德的婦人;選擇愚昧、懶惰,就像娶得貽羞的婦人。這是個人的選擇、不論是男是女都一樣。

我的選擇是什麼?娶得才德的婦人是誰的責任?

2015 讀經默想 – 箴8-11章

9/6/2015 星期天 箴8-11章

「在耶和華造化的起頭、在太初創造萬物之先、就有了我(智慧)。從亙古、從太初、未有世界以前、我已被立。」 (箴8:22,23)

智慧是一個難以下定義的名辭。但是,一個人是否有智慧,卻是不難看得出來。

也許,就是因為智慧的多面性,使它難以定義;智慧的實用性,使眾人都想得到它。

在這些對智慧模糊的觀念之中,箴8:22-31直接了當地告訴我們:耶和華是智慧的本源。

如果沒有智慧,就不會有時間、宇宙、大地、及萬物。因為,所有被造之物,都彰顯了創造者的智慧。(8:22-29)

智慧不僅創造、也是維持人生存的原因;它也喜歡住在世人之間。(8:30,31)

其目的是要人尋求它、遵守它、藉它得福。(8:32-36)

把這些觀念聯結起來,就是約翰福音所記載的:

「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道就是神。這道太初與 神同在。萬物是藉著他造的.凡被造的、沒有一樣不是藉著他造的…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的有恩典有真理。我們也見過他的榮光、正是父獨生子的榮光。」(約1:1-3,14)

所以,什麼是智慧?就是三一真神!

誰是智慧的彰顯?就是道成肉身的耶穌!

智慧把我帶到那裏去?就是到恩典和真理之中!

難怪,「耶穌講完了這些話、眾人都希奇他的教訓.因為他教訓他們、正像有權柄的人、不像他們的文士。」(太7:28,29)

除了耶穌之外,我還可以到那兒去尋求智慧?

2015 讀經默想 – 箴4-7章

9/5/2015 星期六 箴4-7章

「遵守我的命令、就得存活,保守我的法則好像保守眼中的瞳人。」 (箴7:2)

瞳人可以說是五官之中最敏感之處。只要一點灰塵漂到了眼中,全身立即就會有劇烈的反應,像遇見大災難一樣。

瞳人也是眼睛中最重要的部份。是不是能看的清楚,就是取決於瞳人的健全。

同樣的,生命的存活也取決於它最重要的那一部份 — 就是神的命令與法則。

這是否言過其辭了呢?那不認識神的人何以存活?

讀了上下文(6:20-7:24),我們就可看得出來:此處所指的命令與法則是在婚姻上的貞潔。

一個豐盛的生命與淫穢的生活不能並存、一個美滿的家庭容不下一點點的背叛。這豈僅是基督徒的法則?

在資訊發達、虛擬與真實的界限漸漸糢糊的現代,不論何人都需要堅守神所定的法則。

有人沈溺於色情網站、以電腦找婚外情、在虛擬世界找心靈伙伴(soul mate),而自以為不為人知 — 看看Ashley Madison cheaters list 就曉得遲早全世界都會知道的。

「遵守我的命令、保守我的法則、保守眼中的瞳人」中的遵守、保守都是同一個字。所以,遵守並不是一種被動、無可耐何的行為,而是主動、珍惜、喜愛的表現。

如果要找一個生命中最基本、最顯而易見的原則就是忠貞:對於神的忠貞、對於配偶的忠貞。

「愛情如死之堅強,嫉恨如陰間之殘忍。所發的電光、是火焰的電光、是耶和華的烈焰。愛情、眾水不能息滅、大水也不能淹沒。」(雅8:6,7)

我的眼中可能容下一粒砂子嗎?

2015 讀經默想 – 箴1-3章

9/4/2015 星期五 箴1-3章

「你要專心仰賴耶和華、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認定他、他必指引你的路。」 (箴3:5,6)

自尊、自信、和自立是當今社會強調的信念。這些意念的背後就是我最了解我自己、我知道什麼是對我好的、我明白該怎麼樣來規劃我的一生。

然而,堅持這種信念、而且又肯真正誠實的面對人生的人,到後來不得不同意所羅門所說的:「虛空的虛空、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傳1:2)

一個人生命的特徵,是建築在他對人生義意的看法上。

人只能渡過一個人生;所以,我無法讓自己一邊走、一邊找人生的目的和義意。

我必需承認:古聖先賢、文人哲士都己經花了上千年的時間、尋找人生的答案,但還沒找到一個定論。所以,我不可能、也沒有那所需要的聰明智慧、和時間精力,來找到一個比他們更好的答案。

聖經告訴我:再沒有一個比照神著旨意而活的生命是更重要的事了。

自己有限的經驗也告訴我、再沒有比順服神的生活更能使人滿足了。

這並不意味著我要有個一帆風順的生活。

喜樂與安息,並不見得和困難與掙扎是互不相容的;順境和逆境都可能是神在我身上的旨意。

重要的是我不能以自我的眼光、狹窄的來決定什麼是神的旨意:我要專心仰賴耶和華、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

在我一切所行的事上、我必需要先認定神、我才能得享這一個應許:祂必指引我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