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讀經默想 – 詩146-150章

9/3/2015 星期四 詩146-150章

「他將他的道指示雅各、將他的律例典章指示以色列。別國他都沒有這樣待過,至於他的典章、他們向來沒有知道。你們要讚美耶和華。」 (詩147:19,20)

「你們要讚美耶和華」是詩篇146-150的主題。

要讚美耶和華的原因很多。在詩147篇就例舉了:以色列人的回歸(147:1-3)、在大自然中展示的智慧及供應(147:4-9)、對敬畏祂的人所顯的慈愛(147:10,11)、及對個人在子女、平安、財務上的褔氣(147:12-18)。

然而,在最後、最重要的位置上,詩人認為最讓人要讚美耶和華的原因是祂賜了律例典章(147:19,20)。

在新約時代的我們,常常有一些錯誤的印象:覺得舊約的律例典章既繁瑣、又難行;反正律法的功用只是在把眾人圈在不能行的罪中、等待因信得救的道理來到。現在,我們就可以不再關心那懦弱無用的小學了!(加3:22-4:11)

其實不然,神把衪的律例典章指示給衪的選民,是祂給的極大恩典。

耶和華沒有如此厚待其他的人(或國)、也沒有讓他們知道這律例典章的寶貴的原因,就是要祂的子民珍惜它、把它在生活中行出來。

如此,使「世上的君王和萬民、首領和世上一切審判官、少年人和處女、老年人和孩童、都當讚美耶和華」(詩148:11,12)。

我是為什麼要讚美耶和華呢?只停在祂給我的平安、錢財上的褔份、還是因祂給我祂的話語?

2015 讀經默想 – 詩142-145章

9/2/2015 星期三 詩142-145章

「我們的兒子、從幼年好像樹栽子長大、我們的女兒、如同殿角石、是按建宮的樣式鑿成的。我們的倉盈滿、能出各樣的糧食、我們的羊、在田間孳生千萬。」 (詩144:12,13)

對於住在高科技公司林立、經濟發達、家家富裕的硅谷人來說,相信有不少人,包括基督徒與非基督徒,都可以說:「我們的糧倉盈滿、我們的牛羊孳生千萬;我們的子女都是照他們的天賦,從小就提供他們量身打造的學習環境!」

人都追求一個完美的生活,這是無可厚非的。事實上,詩人在嘆習人生的短暫「人好像一口氣.他的年日如同影兒快快過去」(144:4)之後,仍然向神求過一個好生活(144:12,13)。

但與眾人不一樣的是:詩人知道這些生活上的享受,不是靠自己的能力賺取來的,而是神的恩典:「耶和華阿、人算甚麼、你竟認識他.世人算甚麼、你竟顧念他」(144:3) 。

整卷詩篇記載了生命中各方面的祈求及讚美:敬拜讚美神的信實、在困苦中的拯救、信心軟弱時的掙扎。但,就如詩144篇:人現實生活中的需要,也是常出現的祈求。

所以,我不可以求,但不能忘記各樣美善的恩賜、和各樣全備的賞賜、都是天父而來的。我生命一切的需要都是靠神每天的供應,我的福樂是出於神的手;不是我的成就、而是祂的恩典。

在這種心態下,我可以接受及享受神的恩典,在恩典中,我也得把神慈愛的屬性,在所接觸的人身上發表出來。

我是神恩典的管家、不是恩典的擁有及霸佔者 — 這應該是在今世中,我和不認識神的人最大的區別。

2015 讀經默想 – 詩139-141章

9/1/2015 星期二 詩139-141章

「神阿、你的意念向我何等寶貴,其數何等眾多。我若數點、比海沙更多,我睡醒的時候、仍和你同在。」 (詩139:17,18)

當孩子還小的時候,他們睡前的禱告差不多是這樣子的:「謝謝耶穌,給我爸爸、媽媽、姊姊(或妹妹)、還有我的老師…,我的好朋友…。」

直到有一天,她突然加了一個人:「謝謝耶穌給了…我自己…」,才讓我警覺到,詩139的意念原來是這麼地自然,連小孩子都知道 — 最大的感恩是神造了我。

神與我的關係不只是創造,更是因為祂對我深刻的認識(139:1-6)、與我同在、同行(139:7-12)。

其實,我與祂的關係不只是在我出生之後才開始的,神對我的覆庇早在母腹中己經開始了(139:13-16)。

可以想像的是:當詩人想到了這些之後,不禁開始從自己的經歷和體會來數算神的帶領和恩典。數著、還是數不完;數著、不禁睡著了。

當詩人醒來之後,己經忘記數到那裡了。但這並沒有關係,重要的是「我睡醒的時候、仍和你同在」。

隨著年歲的增長、越能體會到神對自己意念的寶貴,這不是從書本上讀到的、或是隨著別人說的,而是從內心深處的感受。

這並不是詩人一個人的經歷。只要是認識神的人,從小孩到老人都會向神說:謝謝你–為我豐富的預備:造我、知我、護我、陪我、帶領我。

2015 讀經默想 – 詩135-138章

8/31/2015 星期一 詩135-138章

「耶路撒冷阿、我若忘記你、情願我的右手忘記技巧。我若不記念你、若不看耶路撒冷過於我所最喜樂的、情願我的舌頭貼於上膛。」 (詩137:5,6)

我們在一個以經濟掛帥、以享樂為要的時代。所以,對基督徒來說,我們的生活大半是在一個外邦人的環境中。

有的時候,我們要為堅持自己信仰受到嘲笑、吃到苦頭,因為聖經上的原則常與世界的觀念有衝突,基督徒常被別人認為是食古不化、不合時宜的人。

在遭逼迫的時候,可以逆來順受、而不失信心的本質嗎?

詩人的答案是:這有可能的。他在被擄的路上、遭逼迫,把讚美神的詩歌當成敵人嘲笑作樂的遊戲,他的心是何等的傷痛。

詩人把他的傷感向神述說(137:1-3)、把他的誓言呈在神之前(137:4-6)、把他的報復放在神的主權之下(137:6-9)。

追想(137:1)、忘記(137:5)、不記念(137:6)、記念(37:7)是人和神感情和心志的交錯。

在事業、錢財、環境的壓迫下,我對信仰的堅持要到什麼程度呢?

詩人願意把自己最擅長的(也許是他的職業)放棄下來、來交換放棄(或不記念)自己信仰的可能性。

今天,我堅持的是什麼呢?我對因信仰而遭患難的態度和作法又是如何?

2015 讀經默想 – 詩127-134章

8/30/2015 星期天 詩127-134章

「看哪、弟兄和睦同居、是何等的善、何等的美。」 (詩133:1)

有小孩的家長都知道,家裏兄弟姊妹都能相親相愛、和睦同居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事實上,聖經中有許多兄弟相爭的記載,如該隱和亞伯、以掃和雅各、約瑟和他哥哥們都是處不來的。

所以,在教會裏、我之得以和其他來自不同家庭的主內兄弟姊妹,一起過團契活,並不是可以輕易的認為是理所當然之事。

在耶穌上十字架、復活、升天事之前,神的子民是分散的,惟獨在耶穌基督成就了神、人之間的和平之後,衪的門徒才能合而為一。

同樣的,今天我們可以在團契中一起生活,也是出於神的救贖和恩典。

所以,我能夠得到與另外一位基督徒的和睦同住,有無比的喜樂、也是我得力的原因。

在各個奔走的屬天道路中,我們彼此的看到基督的同在。我們存著敬畏、和謙卑的心,使此相見,彼此接待,就像遇到與主的三人行一樣。

在工作之後,我何等的需要和其他基督徒、在神的話語引導下過一個團契、相交的生活。這才能讓我體會「看哪、弟兄和睦同居、是何等的善、何等的美!」是多麼的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