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讀經默想 – 詩49-51章

8/7/2015 星期五 詩49-51章

「神阿、求你按你的慈愛憐恤我、按你豐盛的慈悲塗抹我的過犯。求你將我的罪孽洗除淨盡、並潔除我的罪。因為我知道我的過犯,我的罪常在我面前。」 (詩51:1-3)

大衛在犯罪之後,他自己的良心想必也曾指責過他;但是他要在先知拿單來見他以後,他才恍然警覺,他是多麼大地得罪了神。

也只有在這種在神面前、被罪煎熬的大衛,才能寫出這麼刻苦銘心的詩和禱詞。在這個禱告之前,他已經聽到了神藉著拿單對他說的話。

所以,禱告應該是人與神的雙向交通。禱告不僅是人向神說,也是人聽神說。

我需要向神傾心吐意,要聽聽衪可能跟我說了什麼;更要靜下心聽聽我的心向我說的是什麼。

因為,有的時侯我的嘴脣和我的內心不能吻合。我的口可以向神禱告,我的心卻沒有向神敞開。我的口雖然可以很快地說要求神的國、和祂的義;但我的心卻可能與神離得好遠!

因此,要好好禱告的話,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是在神的面前,懇求神來潔淨我的動機、慾望、和意向。就像大衛在神面前的這一個禱告,當他了解他在神面前是沒有辦法不完全地向神赤露敞開時、他求的是神的慈愛、憐恤、和慈悲。

我知道無法保護的我動機、慾望、和意向的純淨不受到私心或環境的影響,所以,在禱告時我必需先求神來潔淨我。

神啊!求你讓我常在你面前,做個專一、單純的禱告的人。

2015 讀經默想 – 詩45-48章

8/6/2015 星期四 詩45-48章

「你們要向神歌頌、歌頌、向我們王歌頌、歌頌。因為神是全地的王,你們要用悟性歌頌。」 (詩47:6-7)

對認識神的人來說,歌頌神原是最自然不過的事了。因為,我們認識祂的大能、體會了祂的慈愛、嚐過了主恩的滋味。

然而,我們對祂的歌頌總還是不夠。頻率不夠多、時間不夠長、內容不夠深、情感不夠投入。

所以,詩人在這短短的兩節經文中,重復用了五次「歌頌」來提醒人們,把那激動的情緒用掌聲、和呼喊(47:1)表達出來。

這就好像領詩的弟兄或姊妹,突然感覺到會眾沒有辦法跟上那敬拜的腳步;情急的在台上呼籲:唱大聲點、聲調活潑點、情感多放點!

我們常在神面祈求、要心裏想得到的;常在神面問、問這件事為什麼會發生在我的身上;常在神的話中間打轉、不懂為什麼會有這麼多讓我們難以消化的要求?

但詩人要我們把這些祈求、疑問、和小信轉化成讚美、敬拜、和感恩。不再是大腦的知識,而是悟性的歌頌。

開我的眼,使我看見,神的真理為我彰顯;
求主賜我那奇妙秘鑰,使我自由解我捆鎖。

我今默然專心等候,
惟願我主旨意成就;
懇求聖靈,開我的眼,光照引領!

開我耳朵,使我聽見,恩主所賜真理之言;
當賜佳音蕩漾我耳中,一切虛假頓失影蹤。

我今默然專心等候,
惟願我主旨意成就;
懇求聖靈,開我耳朵,光照引領!

開我的口,使我宣揚,真理福音傳到各方;
開啟我心充滿主的恩,將主大愛分給世人。

我今默然專心等候,
惟願我主旨意成就;
懇求聖靈,開我的口,光照引領!

2015 讀經默想 – 詩42-44章

8/5/2015 星期三 詩42-44章

「我的心哪、你為何憂悶、為何在我裡面煩躁?應當仰望神。因他笑臉幫助我、我還要稱讚他。」 (詩42:5)

雖然生活在一個完美無瑕的狀況中是每一個人都希望的,但這種機會實在不多。我們經常所得面對的還是個不盡人意的現實環境。

然而,人不見得要讓環境來掌握自己的生的品質。人生命的方向,豈不決定於在這個不盡理想的環境中、怎麼來過他的生活?

面對著當前的難處,我可以覺得害怕、失望、忿怒;我也可以嘗試著不受它的影響。或許,這是個超越自我的機會。

但怎麼能從低沈轉到進取呢?

靠自己的意志?正面的思想?我試過,但不容易、也不見得有效。

可是,基督徒有一個出路 — 仰望神,因為祂樂意幫助祂的子民。祂使我可以再一次冷靜的檢視祂給我的所有、和我的恩賜;其實,我所擁有的還是很多:親情、友誼、和祂的愛;經歷、能力、和祂的應許。

神哪、讓我可以接受現實環境的限制、讓我可以不被怨恨和不滿牽引著走。
我的心哪、當仰望神,把我的憂傷變成對衪的讚美。

2015 讀經默想 – 詩39-41章

2015 讀經默想 – 8/4/2015 詩39-41章

「眷顧貧窮的有福了。他遭難的日子、耶和華必搭救他。」 (詩41:1)

惻隱之心,人皆有之。但對基督徒來說,眷顧貧窮人的心有更深一層的考量:惻隱之心不只是那與生俱來的感覺而己,而是耶和華的本性。

在紅燈前遞兩塊錢給無家可歸的人,或許可以滿足一下我樂善好施的願望。然而,在日常生活中的精打細算、錙銖必較卻是大家視為當然的事。

上次要園丁多做一點工、卻不提工錢是什麼時候?曾經扣著裝修工人的尾款不付嗎?

「在你們的地收割莊稼、不可割盡田角、也不可拾取所遺落的。不可摘盡葡萄園的果子、也不可拾取葡萄園所掉的果子、要留給窮人和寄居的。我是耶和華你們的神。」(利19:9,10)

神要求的不是在衝動下一時的善,而是以神的慈愛為心,刻意的、經常的、習慣性的給比我貧窮的人留些餘地。因為我面對的不只是貧窮人,而且是有神形象的人。

「我是耶和華你們的神」,是我做人處事時經常要想到的事實。

「這些事你們既作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作在我身上了」(太25:40)。善事從神的家做起,是奉著主的名、為耶穌做的。

不求從人身上得到回報,但我可以期昐的是主的回報:「你們這蒙我父賜福的、可來承受那創世以來為你們所預備的國」(太25:34);「他遭難的日子、耶和華必搭救他」。

我做的是為了別人,我得的是給了我的神的恩和神的褔。這取捨之間不需要太多的考量,都是划算的。不是嗎?

2015 讀經默想 – 詩37-38章

8/3/2015 星期一 詩37-38章

「你當默然倚靠耶和華、耐性等候他。不要因那道路通達的、和那惡謀成就的、心懷不平。」 (詩37:7)

對居往在硅谷的我們來說,家庭、工作、教會把我們的每一天都塞得滿滿的,忙碌而緊湊的生活是常規。

再加上競爭的社會文化、昂貴的生活費用,逼著每一個人都得加倍的勤奮工作,來增加自己能早日達到在經濟上沒有後顧之憂的境界。

這使得大家更加羨慕那年紀青青,就可以不愁三餐(當然也包括房子、退休金…等)、辭掉工作、只做自己喜樂的事、專心追求自己夢想的「新高科技貴族」。

但不論再多麼的勤奮,真正能成為那道路通達的人,畢竟是少數。於是,雖然口裏不說,心懷不平的大有人在。

怎麼辦?「你當默然倚靠耶和華、耐性等候他」。從忙碌的生活中退出來一下,我需要在安靜中恢復、重新得力、再次地等候從神而來的肯定。

默然退修不見得一定會重新得力,但我還是得學習把重擔卸下、安靜休息。

「你們要休息、要知道我是神」(詩46:10),耐心的在神面前等候、倒空自己、讓神來充滿我,這才有重新得力的可能。

言語、交通、團契是基督徒群體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但是,獨處、安靜、默然是我與神的約會,那是屬於神的時間、是更不可少的。

等候神不需要等到人的盡頭再開始,耐性的等候也可以從今天開始。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