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每日讀經 — 王下 20:1-21:26

9/9/2017 星期六 王下 20:1-21:26

「希西家對以賽亞說、你所說耶和華的話甚好,若在我的年日中、有太平和穩固的景況、豈不是好麼。」 (王下20:19)

孟子勸梁惠王行仁政的時侯,用了一句「民望之,若大旱之望雲霓也」,生動的形容當時在水深火熱生活中的老百姓,在等待商湯王來拯救他們的心情。

這就像今天我們在乾旱的加州,巴不得德州水災的雨,有一些是下在我們加州。

同樣的,在列王記中,我們讀到了一個接另一個王的敗壞:拜偶像、搞政變、興起戰爭、陷百姓於痛苦中。我們期侍著一位好王的心情,也可用「若大旱之望雲霓也」來形容。

好不容易讓我們等到了希西家,他是個「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效法他祖大衛一切所行的(18:3)」的好王。

希西家在宗教信仰上「廢丘壇、毀木偶、碎銅蛇、專倚靠耶和華(18:4-6)」,在軍事上「不事奉亞述王、攻擊非利士人、堅固樓城(18:7, 8)」。

我們巴不得故事就到此結束,給大家留一個模範就夠了。可是,聖經接下來記載的是希西家在危機考驗中的反應,雖然有好的一面、但也有失敗之處。

從大處來看:在國難中,希西家求問先知(19:2)、向耶和華禱告(19:15);但那是在用大筆的金銀求和不成(18:14,15),才發生的事。這是不是造成他向巴比倫王的兒子顯示寶庫財寶(20:13) 的前因呢?

從小處來看:希西家在病重時,聽不進耶和華的話,強求延長在世的年日(20:1-11)。

在他多活的十五年中,生下了邪惡的瑪拿西王:瑪拿西12歲登基(21:1)、惡行昭彰(21:2-17)。

最令我們不解的是:他似乎看自己在世上的褔祉,遠比國家、民族的前途來得重要(20:19)。

如果用大旱之望雲霓來看希西家的話,我們又得失望了!

今天,在屬靈成長的路上,我還期盼著一位模範導師嗎?

「就當放下各樣的重擔、脫去容易纏累我們的罪、存心忍耐、奔那擺在我們前頭的路程、仰望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希12:1.2)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