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 每日讀經 — 彌迦書6:1-16

9/25/2018 星期二 彌迦書6:1-16

「世人哪、耶和華已指示你何為善。他向你所要的是甚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神同行。」 (彌迦書6:8)

我們教會的年度主題,通常是在前一年的冬令會提出來的。「神向你所要的是甚麼呢?」是2015年的冬令會的主題,也是2016的教會主題。

如果我們在聖經裏找「向你所要的是甚麼呢」這個句子,就可發現它出現了兩次:一次是我們年度主題經文「現在耶和華你神向你所要的是甚麼呢、只要你敬畏耶和華你的神、遵行他的道、愛他、盡心盡性事奉他」(申10:12);另外一次就是今天讀的6:8。

我們難免好奇的想問:神為什麼向我們要的這麼多?一下要這個、一下又要那個?而且,前後要的是不是有矛盾呢?答案當然是:沒是有矛盾!

這不是勉強的為聖經衛道,而是仔細的讀經比較之後,我們可以發現申命記強調的是偏向個人的責任(以色列、指選民),而彌迦書所指的是團體、社會、國家的責任(世人,原文為亞當、指所有的人)。

只有當個人能畏耶神、遵行他的道、愛他、盡心盡性事奉他之後,整個社會才能夠行公義、好憐憫。

我們都喜歡神的恩典和祝福,尤其是神的同在更是萬人所想要得到的祝福。

神是那位大能的神,神的同在是我們安全的保障;神是那位施慈愛的神,神的同在是有福的證明。

然而,可能因為人也不願意神對我們要求太多、太管我們的事情。所以,每一次神向人所要的都加上一個「只要」,不是很多很難,而是少的又好記、又可行的。

對一個神國子民的群體來說,與神同行是很重要的,因為同行是同在的表示;同在是平安、祝福的保證。

但同行不是神與我們同行,而是我們與神同行。神是主人、是領路者;我們是跟隨者,所以我們要存謙卑的心、與神同行。

與神同行就可能把神的屬性表現出來,所以行公義、好憐憫不只是與神同行的條件,它更是我們與神同行的結果、和外在的表現。

今天,行公義、好憐憫是我們社會上的表現嗎?我們的教會有行公義、好憐憫的品格、和行為嗎?

我可以做什麼?從那裏開始?(申10:12)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