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 每日讀經 — 路加福音 7:44-50

5/5/2019 星期天

「所以我告訴你、他許多的罪都赦免了,因為他的愛多,但那赦免少的、他的愛就少。於是對那女人說、你的罪赦免了。同席的人心裡說、這是甚麼人、竟赦免人的罪呢。」 (路加福音7:47-49)

今天世界上所有的人,不論是基督徒、慕道友、甚至從沒有到過教會的,很少有人可以說他從來沒有聽過耶穌的。

但是每一個人對耶穌的認識都不一樣、與耶穌的關係也不一樣、最重要的是,他存著什麼心態來看耶穌,決定了他對神恩典的回應。

在路7:36-50的事件中,與耶穌同席吃飯的有主人西門、其他的客人、還有這位不請自來、站在耶穌背後、拿香膏抹耶穌腳的女人。

他們都認識耶穌,都是猶太人、都知道律法、都有宗教信仰、甚至都信同一位神。

然而,西門雖然在大多數法利賽人在反對耶穌的環境下,身為主人、晏請耶穌,應該是相當不容易了;然而,他心裡還是對耶穌存著懷疑的態度,用自己預設的角度來衡量耶穌的言行:「..看見這事、心裡說、這人若是先知、必知道摸他的是誰、是個怎樣的女人、乃是個罪人」(7:39)!

同席的其他客人,更是存著觀望的態度,以自己的宗教、律法背景,冷眼來看所發生的事。所以他們的結論是「這是甚麼人、竟赦免人的罪呢?」(7:49)。

只有這一句話都沒說的女人,她是充滿了感情的、不顧別人的恥笑,把她對耶穌的感激在眾人的面前(這也許是她在許多失敗嚐試之後的第一個機會),盡情的表現出來了!

為什麼她會這樣做呢?因為她的生命已經被耶穌改變了、她良心上的虧欠已經被耶穌免了(7:41-47)。她在這個晏席中得到的更多:她(在神面前的罪)被赦免了!

然而,西門花了好大的勁、存著一顆好奇的心,但在無法把自己的前設觀念拿開;用了自以為是的理智、堵住了對神的愛心。所以,他所能得到的還只是自己原來的那一點。

同席其他的客人,雖人在席上、卻心不參與、隔岸觀火;得到的只是更大的疑惑 — 「這是甚麼人」;入寶山而空手回、多麼可惜!

今天,我也是個有宗教信仰的人,但是。我是帶著什麼樣的心態來見耶穌?

感恩?熱情?好奇?習慣?理智?分析?– 這決定了我可以從耶穌那得到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