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讀經默想 — 徒20章

2/19/2016 星期五 使徒行傳 20章

「我素常在你們中間來往、傳講神國的道、如今我曉得你們以後都不得再見我的面了… 如今我把你們交託神、和他恩惠的道.這道能建立你們、叫你們和一切成聖的人同得基業。」 (徒20:25,32)

不論是在現實生活中、或是在電影小說裏,最感人的一幕常常在生離死別的時候;印象最深刻的記憶,也是那段離別的贈言。

使徒行傳 20章的後半段,就詳細的記載了保羅辭別以弗所教會象眾長老的情形。(20:17)

在保羅的一席贈言之後,「眾人痛哭、抱著保羅的頸項、和他親嘴。叫他們最傷心的、就是他說、以後不能再見我的面那句話。」(20:37,38) 讓我們這些讀經的人,也很難不為之動容!

令人感動的是:保羅的一片牧者心腸,雖然明知前面的道路、不僅是自己、或以弗所教會,都將遭遇到很大的難處,但保羅所最關心的,不是他自己、而是教會。

對保羅來說,「聖靈在各城裡向我指證、說、有捆鎖與患難等待我。我卻不以性命為念、也不看為寶貴、只要行完我的路程、成就我從主耶穌所領受的職事、證明 神恩惠的福音。」(20:23,24)

對以弗所教會來說,「我知道我去之後、必有兇暴的豺狼、進入你們中間、不愛惜羊群。就是你們中間、也必有人起來、說悖謬的話、要引誘門徒跟從他們。」(20:29,30)

日後的事實證明,歷世歷代以來的教會所遭遇的最大困難,不是從外來的。因為,外在的試煉反使教會茁壯;反而是教會內部所產生的分歧,最可能傷害基督的身體。

怎麼辦?「… 如今我把你們交託神、和他恩惠的道」。是神自己的施恩,保守了他的教會到如今。

而我們可以做什麼呢?「這道能建立你們、叫你們和一切成聖的人同得基業。」(20:32) 明瞭神的道、堅守神的道、與先人在真道的基礎上同得基業。

今天,教會中有很多的需要,人也可以提供很多的解決之道。但是,那些都不是教會應該重視的。

教會的出路、教會的希望只有在神恩惠的道上!

求神讓我們把焦聚放在正確的地方 – 就是神的道。

2016讀經默想 –徒18:22-19:41

2/18/2016 星期四 使徒行傳 18:22-19:41

「有一個猶太人、名叫亞波羅、來到以弗所.他生在亞力山太、是有學問的、最能講解聖經。這人已經在主的道上受了教訓、心裡火熱、將耶穌的事、詳細講論教訓人.只是他單曉得約翰的洗禮。他在會堂裡放膽講道、百基拉亞居拉聽見、就接他來、將神的道給他講解更加詳細。」 (徒18:24-26)

神為他自己教會所預備的、實在是豐富又奇妙!

一般人所看到的是在人前面的事奉;所聽到的是在眾人之前的講道。

但是,在基督身體中的服事是既在人前、又在人後;既在台上、也在台下的配搭。

亞波羅是位名講員:他出生在文化重地、有學問、口才好、又在主的道上受了教訓。更難得的是他心裡火熱、能將耶穌的事、詳細講論教訓人。

相信許多聽過他講道的人,都被他的口才、學識、及講論所吸引著:真難得,那裡去找這麼好的講員!

但是,主將分辯的靈賜給了在台下的百基拉、和亞居拉夫婦。他們聽出來亞波羅講的不夠完全,約翰的洗禮只為耶穌修直道路,悔改,但還少了聖靈的恩膏。

百基拉、和亞居拉並不張揚,只是把亞波羅接來,私下把神的道更加詳細地講解給他聽。

這是一個多美的畫面:一位名講員靜聽弟兄姊妹的回饋;屬靈的弟兄姊妹在暗中幫補台上講員的缺乏。

這就是肢體事奉的配搭之美,沒有猜忌、不存私心,一切的榮耀歸於神。

也是因為如此美好的配搭,事奉的果效才能持久、事奉的範圍才能擴大:「弟兄們就勉勵他、並寫信請門徒接待他(亞波羅)。他到了那裡、多幫助那蒙恩信主的人。」(18:27)

主啊!不論是台上、台下;人前、人後,求你讓我做個謙卑服事你的僕人!

2016讀經默想 –徒17:1-18:21

2/17/2016 星期三 使徒行傳 17:1-18:21

「他從一本造出萬族的人、住在全地上、並且預先定準他們的年限、和所住的疆界,要叫他們尋求神、或者可以揣摩而得、其實他離我們各人不遠。我們生活、動作、存留、都在乎他。就如你們作詩的、有人說、我們也是他所生的。」 (徒17:26-28)

「生年不滿百,常懷千古憂」,這一句道盡了人對永恆的追求、與對人生短暫的無奈。

但基督徒知道,這種的情懷是從那裏來的:人是照著神的形象造的,所以我們永遠無法被暫時的事滿足。

「他們尋求神、或者可以揣摩而得」:當一個人開始思考他在永恆中的意義的時候,在這尋找答案的過程中,他無可避免的要面對神的存在、與神在他生命旅程中的參與。

「預先定準他們的年限、和所住的疆界」:但是,如果只靠人單方面的尋求,他無法白己找到一個完整的答案。

只有當神主動的來尋找人的時候,人才知道:為什麼以前那顆無法完全安息的心,是因為還沒有找到與創造他的神和好的緣故。

這個追尋與認識,不只是一個單純的獨立、突發事件,而是一個過程。

「其實他離我們各人不遠。我們生活、動作、存留、都在乎他」:人對於神在自己生活中每一個層面上的介入,是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環境裏,由疑問、掙扎、反省、回歸的過程中而更加的明瞭。

一個做主門徒的人,他的生活就是一個成聖旅程的記錄。直到那完全像耶穌的那日子之前,他只是一個客旅、寄居的人。

主啊!我為你的供應、保護、引領感謝你!

求你在我這段天路歷程中,保守我的信心和盼望,直到我完全安息在你的裏面。

2016讀經默想 –徒16章

2/16/2016 星期二 使徒行傳 16章

「在夜間有異象現與保羅,有一個馬其頓人、站著求他說、請你過到馬其頓來幫助我們…有一個賣紫色布疋的婦人、名叫呂底亞、是推雅推喇城的人、素來敬拜神。他聽見了、主就開導他的心、叫他留心聽保羅所講的話。」 (徒16:9,14)

在這個工商高度發達、時間就是金錢的時代中,無論做什麼事,我們都學會了先設定目標、再擬定時間表、里程碑,隨時檢測進度、察驗績效。

工作完成了之後,還要再開一個檢討會,把所學到的教訓記錄下來,供以後参考之用。

這些步驟及方法、的確是能幫助計劃的執行,但似乎是缺乏了一些臨時性和創意性。

保羅建立了許多教會,他不但是位偉大的宣教士,他的辨事、行政能力也必然是第一等的。

然而,保羅在極瑞的高效率之中,卻也不缺乏他的靈活性。

他的秘訣就在留心聽聖靈的聲音:「聖靈既然禁止他們在亞西亞講道、他們就經過弗呂家加拉太一帶地方」(16:6)、「他們想要往庇推尼去、耶穌的靈卻不許」(16:7)。

只有如此,保羅才能看到馬其頓的異象。

到了腓立比後住了幾天,保羅卻找不到他以前所熟悉的傳福音地點 – 猶太人的會堂。

反而在河邊向外邦婦女講道。不知保羅當時會不會懷疑這「馬其頓的異象」倒底是怎麼一回事!

今天,我們知道腓立比教會是保羅最心愛的教會;馬其頓的異象打開了歐洲的福音之門。

馬其頓的異象改寫了歐洲二千年的發展,也影響了整個人類歷史的走向!

在生活中,我能聽到聖靈的禁止和不許嗎?

一旦把生活、工作、事奉機械化、程序化之後,我就聽不到聖靈的聲音了!能不小心嗎?

2016讀經默想 –徒15:22-41

2/15/2016 星期一 使徒行傳 15:22-41

「眾人念了、因為信上安慰的話、就歡喜了。猶大和西拉也是先知、就用許多話勸勉弟兄、堅固他們。」 (徒15:31,32)

曾有人把「危機」拆字成為:在危急中的機會。這實在是個很巧妙的組合。

在危急中,第一個反應通常是緊張、擔心、或逃避;能夠以機會來看的人應該是不多。

既使勉強的用機會來看危機,也不見得就能解決問題。

使徒行傳 15章的耶路撒冷大會給了我們一個好榜樣。

外邦人是否該行割禮後,才能得救、歸入基督、參加教會?這是初期教會遇到的大問題。正反雙方都有充份的理由堅持己見、但不妥當的做法可能會造成教會的分裂。

但經過諸多的溝通、彼得的講論、巴拿巴及保羅的見證、雅各的定斷,大家不但達成了共識,也定下了後續的工作:從中間揀選人、差巴撒巴的猶大、西拉、和保羅、巴拿巴、同往安提阿去(15:22)。

他們到安提阿教會去,不僅是照本宣科,唸使徒所寫的信、也用許多話勸勉弟兄、堅固他們。

眾人就歡喜,這個危機就這樣解決了。

然而,真正的機會是在這之後:「過了些日子、保羅對巴拿巴說、我們可以回到從前宣傳主道的各城、看望弟兄們景況如何。」(15:36)

這就開始了保羅第二次的宣教旅程!

今天的教會不是沒有難處、危機也不時的出現,怎麼解決呢?

神的話、聖靈的帶領、同工的順服、眾人的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