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019 星期二
「論到死人復活、你們沒有念過摩西的書、荊棘篇上所載的麼,神對摩西說、『我是亞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神不是死人的神、乃是活人的神,你們是大錯了。」 (馬可福音12:26,27)
孔子說的「未知生,焉知死」似乎把中國人對怎麼樣追求「生」的努力推到了極至,但卻沒有給出一個明確的答案;在這種情況下、只好把死的問題掃到地毯底下不談了。
然而,這不但不能滿足我們對死的好奇心,反而使人對死更加深了未知的恐懼感。
其實對死的認識、是建築在對神的認識之上:「神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又將永生安置在世人心裡」(傳3:11) 。
對死的好奇心、原來是因為人的心裡對永生、有個與生俱來的盼望;而這個盼望是好的、它的結論也應該回到人可以珍惜、和欣賞神造萬物的美好。
但是,人的罪性使我們把理性的思考能力、用到離開神的美好,而不是欣賞神造萬物的美好。
所以,撒都該人才會有一個匪夷所思的假設情況去考問耶穌:「有弟兄七人、第一個娶了妻、死了、沒有留下孩子,第二個娶了他、也死了、沒有留下孩子,第三個也是這樣。那七個人都沒有留下孩子,末了、那婦人也死了。當復活的時候、他是那一個的妻子呢,因為他們七個人都娶過他」。(12:20-23)
耶穌引用一句舊約的話要他們思考死亡和復活的事:『我是亞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神不是死人的神、乃是活人的神!
亞伯拉罕、以撒、雅各都死了;但神沒有死、也不會死。
當永遠的神說:『我是亞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的時候,祂不僅強調的是祂的守約與信實,也是在講的擁有權是永久的。
亞伯拉罕、以撒、雅各都與神有密切的關係,他們的神是耶和華;耶和華也是擁有他們的。
這種屬於、及被擁有的關係,因為神那一方的永恆性、而把人一方的暫時性解開了:因為神的永恆,反屬祂的人也從暫時走到了永恆。
這才解釋了聖經為什麼要一再用這句長、又重復的名詞:『我是亞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 — 原來亞伯拉罕、以撒、雅各在神的國度裡是永遠活著的!
所以,今天你和我要怎樣來看死亡呢?應該可以比孔子高明多了、也美多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