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 每日讀經 — 馬太福音7:1-29

10/31/2018 星期三 馬太福音7:1-29

「你們要進窄門,因為引到滅亡、那門是寬的、路是大的、進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門是窄的、路是小的、找著的人也少。」 (馬太福音7:13,14)

我們總有些機會在教會以外的場合,與人談到信仰的問題;在我的經驗中,所得到的回答,大概總是不離開這一句話:「我對靈性的問題有興趣、但我不屬於任何的宗教。」(I am spiritual, but not religious).

這句話基本上就是在說:我對屬靈的事並不排斥,也遵重你的意見;但是不要把你的宗教強加在我身上。

聽起來,這些人是很客觀的願意談屬靈的事;然而,在下意識中,他們早已先拒決了福音的信息。因為,人總是希望一切能自己做主、自己選擇、自力救濟;這與福音中的罪人需要救恩、白白得來的恩典是有很大的差距。

接下來的談話中,就常遇到了這種質問:為什麼只有你堅持的基督教是唯一的真理?為什麼你不學一學別的宗教的謙和、與包容呢?

其實,聖經教導的是謙和、與包容:愛神愛人、使人和睦、賙濟窮人、超越種族偏見…在地上建立同心合一的教會;等待那天地合一、萬物和協的新天新地。

然而,有些事在本質上仍然是無法達到和協的:愛人無法與恨人放在一起、罪人和公義無法相交、神的旨意和人的願望不會完全一樣、神的國不是靠人的成就來建立的。

雖然,神要把萬物從勞苦嘆息中解救出來;衪也還是要把真理與偶像、敬虔與驕傲、善與惡分別開來。就如基督雖然呼召門徒、行各樣神蹟、醫治疾病、做了許多善行;但同時,祂也樹立了敵人。

神的榮耀、公義、和憐憫能吸引眾人;但同時也使另一些人跌倒。所以,耶穌並不是一位凡事都可以的好好先生;他要我們進窄門、走難行的小路、做那少有人的選擇,為了要引我們進入永生。

神所分開的,人不可能使之相合;不是基於真理的相合是走向滅亡的道路。

福音在它的普遍性中、還是有很明顯的排他性。

— 2018 每日讀經 — 馬太福音6:1-34

10/30/2018 星期二 馬太福音6:1-34

「你們饒恕人的過犯、你們的天父也必饒恕你們的過犯。你們不饒恕人的過犯、你們的天父也必不饒恕你們的過犯。」 (馬太福音6:14,15)

人際關係是現代社會的一個重要的議題。有人說這是因為綱路、手機的發達,使人和人之間的關係沖淡了;所以許多以前未曾浮現的問題都顯明出來了。

但也正因為這資訊發達的時代,使人人都有機會去找到大量的快速解決之道;所以每一個人都能成為婚姻關係、親子關係的專家。

然而,平心靜氣的檢討下來,真正這樣子就被解決了的人際關係問題卻是不多。是不是在這些資訊中,我們卻不經意地忽略了聖經的教導呢?

主耶穌在教導門徒禱告的主禱文中,在人際關係上只有這麼一句精簡的話:「免我們的債、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6:11),這卻是所有人際關係上最重要的基礎!

這個原則是這麼的重要,以致於主耶穌在主禱文之後,馬上又加了一句解釋:「你們饒恕人的過犯、你們的天父也必饒恕你們的過犯。你們不饒恕人的過犯、你們的天父也必不饒恕你們的過犯」。

為什麼呢?因為所有人際關係上的困難,可以說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這就是從當事人自己的角度出發;吃虧、不公平的待遇都是衝著我而來的!

主耶穌要我先免了別人欠我的債,但這實在是不容易的一件事。然而,免了人的債並不是因為我比他好、我比他寬宏大量;而是我深知道我欠了神的債有多麼的高、神免了我的債,讓現在我有多麼的輕省。

我如果不饒恕人的過犯,難道我能經得起我的天父也必不饒恕我的過犯嗎?

一個真誠的禱告是不可能不改變一個人的心態的。我不可能一面為我自己的救恩感謝神;又在同時厭惡、控訴被神同樣愛的另一個人。

只有在我把自己所有的苦毒和控訴在神面前交託了之後,先求神對我自己的醫治和饒恕,成為先為自己的祈求,我才有那個資格、和容量為別人的代禱。

在我能成為使人和睦的人之前,主,求你先饒恕我的過犯!

— 2018 每日讀經 — 馬太福音5:21-48

10/29/2018 星期一 馬太福音5:21-48

「你們聽見有話說、『不可姦淫。』只是我告訴你們、凡看見婦女就動淫念的、這人心裡已經與他犯姦淫了。若是你的右眼叫你跌倒、就剜出來丟掉,寧可失去百體中的一體、不叫全身丟在地獄裡。若是右手叫你跌倒、就砍下來丟掉,寧可失去百體中的一體、不叫全身下入地獄。」 (馬太福音6:14,15)

凡對聖經稍為有一點熟悉度的人都知道:經文裡面有一些比喻、或加強語氣的用法,是不可以純粹照字面解釋的。

其中我們很熟悉的例子就是這句話了:若是你的右眼叫你跌倒、就剜出來丟掉;若是右手叫你跌倒、就砍下來丟掉…。

不但因為剜眼、砍手是非常恐怖的刑罰,也因為在文法分類上,這是命令式的句子,更加重了它的權威性。所以,大家記得這只是誇張式的說法,倒底剜眼砍手是為了什麼?我們的印象己經不太深刻了。

原來它講的是情慾、和淫念。關於這方面的事,在今天電腦網路的時代中,己經不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了。現今的世代一方面強調的是個人的自由選擇,另一方面色情的文字和影視、在個人的隱私處隨時可得。

曾經在某教會舉辦的退修會,一堂男女分開的專題中,講員問在座的弟兄們:有誰從來沒有瀏覽過色情圖片影視的?結果沒有一人舉手、也就是說從青少年到成人,沒有一人不曾受到是色情慾的影響。

主耶穌不僅要在我們的生活中增添許多以前未曾經歷的層面、給我們豐盛的生命;祂也要拿走我們舊生命中很多的東西。任何對我們在做主耶穌門徒上有礙的東西,祂都要拿掉;情慾、和淫念就是其中一項重要的方面。

做主門徒與情慾淫念是完全的不相合,主要我們不但不做這些事、而且要把這些意念也全數的捨棄在衪的面前;因為這些事不但是阻攔了身為主門徒的我們親近衪、也成為傷害我們身邊的人的工具。

情慾就是那種要抓緊那些原來就不屬自己的;主門徒的道路就是走那一條完全信靠主恩典的道路,那是從神而來的領受、而不是自己的經營和控制。

這條路的代價是高的:高過自己的眼睛、和四肢;但是它的利益是大的:大過這一生的辛勞、和追求,那是身心靈裡全然的滿足、不是從情慾而來的一時興奮。

— 2018 每日讀經 — 馬太福音5:1-20

10/28/2018 星期日 馬太福音5:1-20

「你們是世上的鹽。鹽若失了味、怎能叫他再鹹呢?以後無用、不過丟在外面、被人踐踏了。你們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隱藏的。人點燈、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燈臺上、就照亮一家的人。你們的光也當這樣照在人前、叫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便將榮耀歸給你們在天上的父。」 (馬太福音5:13-16)

大約一百年前(1919),在許多宗教團體(包括了許多基督徒)大力的推動下,美國通過了憲法第18號修正案。它的內容是禁止製造、運輸、及銷售含有酒精成份的飲料。

雖然起初的用意是好的 – 把社會導至一個敬虔的方向;但它卻造成大規模、非常嚴重的烈酒走私市場。

經典電影「教父」就是在這個背景下,描寫黑社會的運作情形。

這個修正案在14年(1933)之後,被第21號修正案否決。

這不但是美國惟一被否決的憲法修正案;也是學習美國憲法的人所熟知的一大笑話。

其實,許多基督徒都難免有這樣的期望:那一天有敬虔的人當權了以後,這個世界會變得更好。

但我們卻從聖經上卻找不到這樣的例子、或教導。因為基督徒的價值觀並不是很容易地轉成社會的價值觀、或是世界上的法律。

一個用意良好的法律提案(加州在這方面是出名的、下個月的大選就有很多提案),可能會帶來許多原先意想不到的後果。

雖然這是一個很複雜的現象,但並不是意味著基督徒不要參與政治、甚至放棄投票權。

因為,基督徒是有改變社會的責任;但這並不是要我們天真的以為把這些責任委託給政治、法律就可以了。

耶穌要我們是世上的鹽、是世上的光。這是從自己的行為、品德、操守上的見證。

當許多基督徒都能有這樣的見證時,他們的鹽是鹹的、他們的光是亮的、他們的力量是大的。

當我們熱心地推動反對同性戀的時候,有沒有想到我們基督徒在情慾上的節制、對婚姻上的貞潔、對家庭的委身、對子女的教養…達到聖經的要求嗎?在社會上有是鹽、是光的見證嗎?

我們在這些方面的見證有把握把它照在人前、叫世界看見我們的好行為、便將榮耀歸給我們在天上的父嗎?

是鹽、是光比是不是比有政權的更有能力呢?

— 2018 每日讀經 — 馬太福音4:1-25

10/27/2018 星期六 馬太福音4:1-25

「耶穌走遍加利利,在各會堂裡教訓人、傳天國的福音、醫治百姓各樣的病症。他的名聲就傳遍了敘利亞,那裡的人把一切害病的、就是害各樣疾病、各樣疼痛的、和被鬼附的、癲癇的、癱瘓的、都帶了來、耶穌就治好了他們。」 (馬太福音4:22,23)

在自己信主之前,我對因信主而病得醫治的見證、都有存著一些保留的態度。

一方面是覺得信仰的接受不應該是這麼簡單的只基於自己得到的好處;另一方面也是擔心如果我自己沒有這方面類似的經驗,那豈不是沒有接受這個信仰的理由了!

其實這些都是錯誤的觀念、和不必要的顧慮。因為,耶穌所帶來的福音是全面的:既有心意上的更新、也有身體上的醫治。

耶穌一開始的工作重點就是在傳道(4:17),不但在他所走過的路上傳(走遍加利利)、也在已有的宗教集中點(各會堂裡)傳。

這告訴我們福音最重要的是「傳道」,使人聽到、信服神的道;而且這種努力、不是限制在教堂裡面,而且是主動的踏出教會、走遍各地的傳揚:「傳天國的福音」。

然而,褔音不止於心意的更新和變化;它還包括了對人身、心、靈各方面整全的醫治:「醫治百姓各樣的病症」。

耶穌比最有聲望的醫生更有能力,沒有任何的病是祂醫不好的。

然而更重要的是:祂最偉大的牧者,祂不但可以醫治身體上的疾病,祂也要醫好人心靈上的創傷。

對在身體上、及心靈上醫治的需要來說,我們每一個人都不能幸免的。

所以,我不可以看輕那因病得醫治而信的見證;因為,我自己也是一個得耶穌醫治的人。

耶穌醫治的神蹟不只是這些記載在聖經中的故事而已;也是今天發生在我身邊許多人的見證裡、更是我親身經歷過的。

耶穌的醫治不只是在受浸見證的那一次而已;對得救重生,在成聖的一路上跌跌撞撞的基督徒來說,那是我們經常的領受。

今天我們都是在罪中跌倒、受傷、爬不起來、無能為力的人。

耶穌基督的寶血、聖靈的安慰所帶來的醫治果效,今天不下於當日的那些「各樣疾病、各樣疼痛的、和被鬼附的、癲癇的、癱瘓的」!

耶穌有一雙能聽到人苦處的耳朵、一雙能願意幫助受苦人的手、一顆能體會人一切說不出來嘆息的心。

更重要的是:祂有能力、也願意把祂的恩慈向所有接受祂的人給出去。

再沒有別人能有像耶穌那樣寬廣無比的良善與溫柔、祂的醫治是凡領受到的人都要稱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