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4/2016 星期四 哥林多前書 13 章
「愛是恆久忍耐…愛是永不止息…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愛,這三樣、其中最大的是愛。」 (林前 13:4-13)
哥林多前書 13 章中「愛的篇章」可能是保羅書信中最有名的章節了。它不僅是書法家墨寶中常被用的題材、也是在婚禮上常被誦讀的經文。
然而,仔細讀了上下文之後,我們就可注意到:這不是在講男女之間的愛情、也不是在說血緣之中的親情、或是生死之交的友情,而是夾在一段對建造教會的恩賜(12:31)、與事奉(14:1)教導之中的提醒。
這個愛的重點不限制是在為了維持人與人之間良好的關係、或讓我們有窩心、幸福感而已。從開始的恆久忍耐、到未了的永不止息,它強調的是永恆。
這個愛是在等待那完全的來到:「先知講道之能、終必歸於無有,說方言之能、終必停止、知識也終必歸於無有。我們現在所知道的有限、先知所講的也有限.等那完全的來到、這有限的必歸於無有了。」(13:8-10)
原來,在教會中所有事奉的動力都是出於愛、所有事奉的恩賜都要基於愛:教會中「常存的有信、有望、有愛、這三樣、其中最大的是愛。」(13:13)
所以,不論我的事奉是在事工、或教導;在人前、或在人後,檢驗事奉的心態和做法最好的標準就是這愛的篇章。
我在事奉上愛是不是有忍耐、恩慈?是不是不嫉妒、不自誇、不張狂、 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是不是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我的事奉有永存的價值嗎?那就是看我愛的品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