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讀經默想 — 啟示錄 14:13-20

9/20/2016 星期二 啟示錄 14:13-20

「我聽見從天上有聲音說、你要寫下、從今以後、在主裡面而死的人有福了,聖靈說、是的、他們息了自己的勞苦、作工的果效也隨著他們。」 (啟14:13)

每一個人都有他的理想、也願意為他的理想付上代價;甚至自己的生命。

就像匈牙利詩人山多爾的名言:「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為了愛情、為了自由而捨命的人是有的。

然而,在激情中捨命雖是可能的,但他還要思考的問題是:這一切是值得的嗎?

名歌唱劇孤星淚(Les Miserables) 是描述法國大革命中的一個愛情故事。其中有一首歌叫「與我共飲」(Drink with me),是參加革命的熱血青年、在面對第二天政府軍攻擊時難免的傷亡所唱的:

當你倒下去時,這個世界會記念你嗎?
你的死亡有可能終究是毫無意義的嗎?
你的生命是否只是又一個謊言呢?

Will the world remember you When you fall?
Could it be your death Means nothing at all?
Is your life just one more lie?

是的,不論是為了愛情、為了革命獻上自己生命的人,在當時是不是都有這樣的疑問呢?

在教會歷史中,也有不少為主殉道的人。

然而,如果他們也有同樣的問題的話,他們帶著不必成為沒有答案的遺憾離開這世界。

因為,聖經已經提出了答案:「從今以後、在主裡面而死的人有福了,聖靈說、是的、他們息了自己的勞苦、作工的果效也隨著他們。」(14:13)

神要記念他們。

對世界來說,他們是息了在世上的勞苦;
對神來說,他們的工作是在永恒中存留著;
對存留的人來說,他們的犧牲堅立了我們的信心、作工的果效存留到世世代代的聖徒。

今天,我在世上很努力、很辛苦的做了很多事情,但這些在永恆中有任何價值嗎?

當離開了這個世界後,我作工的果效會隨著我嗎?

我的死亡有可能終究是毫無意義的嗎?

這些是值得思想的問題。

2016讀經默想 — 啟示錄 14:1-12

9/19/2016 星期一 啟示錄 14:1-12

「我又看見另有一位天使飛在空中、有永遠的福音要傳給住在地上的人、就是各國各族各方各民,他大聲說、應當敬畏神、將榮耀歸給他,因他施行審判的時候已經到了,應當敬拜那創造天地海和眾水泉源的。」 (啟14:6,7)

1984年,我搬到一間新的研究室。與我共用研究室的一位美國同學,在牆上掛了一個好大的「世界末日鐘」(Doomsday Clock)。

這個鐘指著11:57分、也就是說:假設把地球的壽命在凌晨開始、正午12:00結束的話,我們還有3分鐘存活的時間。

當時是美俄冷戰時期、兩方的核子彈隨時一簇即發,那是可以了解的。但1990年代,隨著蘇聯的瓦解,這個鐘向後退了十多分鐘。

然而,去年(2015)它又回到了11:57分。因為,地球暖化、核子彈技術普及(北韓、伊朗、恐佈份子);使科學家又回到悲觀的角落了。

人對世界末日的好奇(還不到期待的地步)、是一直沒有間斷過的。

然而,啟示錄告訴我們:核子戰爭、地球暖化都不是世界的末日的指標;而是「永遠的福音傳給住在地上的人、就是各國各族各方各民」(14:6)。

原來,福音的廣傳、和世界的末日是習習相關的。

到那時,信靠神的人會大聲地敬拜神:「當敬畏神、將榮耀歸給他」(14:6)。

而對不信的人來說,那是「巴比倫大城傾倒了」(14:8)、「施行審判的時候已經到了」(14:7)的時候。

所以,使徒約翰對我們的提醒是:「聖徒的忍耐就在此.他們是守神誡命、和耶穌真道的」(14:12)。

因為如此,我對世界末日鐘的看法是不是該有一些修正了?

2016讀經默想 — 啟示錄 13章

9/18/2016 星期日 啟示錄 13章

「他又叫眾人、無論大小貧富、自主的為奴的、都在右手上、或是在額上、受一個印記。除了那受印記、有了獸名、或有獸名數目的、都不得作買賣。」 (啟13:16,17)

啟示錄 13章以「一個獸從海中上來」(13:1)開始了在地上的爭戰。

這顯然指著是一個政治強權。當人治高漲的時候,人就抬高自己、不把神看在眼裡、還「開口向神說褻瀆的話、褻瀆神的名」(13:6)。

但是,這種政權是不能持久的:它的期限是「任意而行四十二個月」(13:5)。

接下來,「另有一個獸從地中上來」(13:11);但這個新的政權更糟,因為它是建築在那前一個政權的基礎上,要「地和住在地上的人、拜那…頭一個獸」(13:12)、而且帶來了更多的殺害(13:15)。

除了在政治上的迫害之外,更可怕是在經濟上全盤的控制:「在右手上或是在額上、受一個印記,除了那受印記..的、都不得作買賣」(13:17)。

經濟及貿易是社會繁榮、人民能安居樂業過生活的原因;在作買賣上的限制,是政治強權更澈底、完全地對人民的控制。

現今世界正朝著強權爭取控制各國的經濟、貿易上的路急速前進。

美國所推展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TPP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是有意的圍堵中國在亞洲太平洋國家中的經濟影響力。

中國也不甘示弱,以大量投資「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 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來吸引需要資金的各個亞洲太平洋國家。

相信不久之後,經過全球貿易的整合,世界經濟要被少數的超級強權所控制。

到了那凡是「那沒有受印記的,都不得作買賣」的那一天,基督徒將受到更全盤深度的壓迫。

這時的出路、還得要等到下一章了。

2016讀經默想 — 啟示錄 12章

9/17/2016 星期六 啟示錄 12章

「我聽見在天上有大聲音說、我神的救恩、能力、國度、並他基督的權柄、現在都來到了,因為那在我們神面前晝夜控告我們弟兄的、已經被摔下去了。弟兄勝過他、是因羔羊的血、和自己所見證的道,他們雖至於死、也不愛惜性命。」 (啟12:10,11)

阿凡達(Avavta)是2009年美國推出的一部賣座很好的電影;它的內容是在另外一個星球上,有一個巨人社會,是根據在地球人類的意念而作息的。

奇特的是:這部片子不僅在美國、連許多不同種族、文化的第三世界都有影迷。

有一些社會學家就這現象的分析是:現代科技所帶來的虛擬世界(Virtual Reality, VR),使人容易把自己投影到另一個理想世界。

在那裡,現實的缺憾都不存在了;而阿凡達的巨人世界就是人逃避現實的地方。

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現今有這麼多人(包括成人在內),沈迷在電動遊戲中出不來。

從人在地上的世界來影響另一個世界 — 這是人一甘情願的想法。

但是,地上的事、確實與天上發生的事相關的,這可以從聖經看得出來。(例如:弗6:12,13。)

然而,這其間的順序是反過來的:天上發生的事影響了地上的事、而不是地上影響了天上!

在使徒約翰描述地上的大爭戰之前(13-20章),啟示錄 12章寫的是天上的爭戰:天上現出大異象來(12:1)、在天上就有了爭戰(12:7)…。

原來,我們弟兄們為了信仰的見證,受到了雖至於死、也不愛惜性命的苦難,是來自那在我們神面前晝夜控告我們弟兄的(撒但)。

但在地上的大苦難還沒有來臨之前,天上己經有大聲音宣告了爭戰的結果:「我神的救恩、能力、國度、並他基督的權柄、現在都來到了,因為…控告我們弟兄的、已經被摔下去了」(12;10)。

再一次的,這是歷代聖徒為主受苦、甚至殉道的動力。(前一次在第10章的默想)

今天我們要活出得勝生活的動力、何嚐不也是有同樣的原因和把握呢?

2016讀經默想 — 啟示錄 11章

9/16/2016 星期五 啟示錄 11章

「第七位天使吹號、天上就有大聲音說、世上的國、成了我主和主基督的國,他要作王、直到永永遠遠。在神面前、坐在自己位上的二十四位長老、就面伏於地敬拜神、說、昔在今在的主神、全能者阿、我們感謝你、因你執掌大權作王了。」 (啟11:10)

饒孝楫牧師在上週六晚的宣道年會信息中,有一段整本聖經中有關「神的國」的經文講解,在我們教會的網站上可以聽到:

我們可以看到:從創世記到啟示錄一直都是有聯貫性的講到神的國。

可想而知的,啟示錄是神的國的終極實現。所以,我們讀啟示錄時非得對神的國付上特別的注意力才可;否則,不但讀不懂、也還像入寶山而空手回,是非常可惜的一件事。

啟示錄11章正好在整本書的中間(啟示錄共22章),而且是述說到災禍最高潮的第七號的開始、神的國應該還沒有到。

然而,就像在暴風雨之前的平靜:在地上的大災難開始之前,使徒約翰突然把我們的焦點從地上轉到天上了。

地上雖然亂(啟9章),但天上卻是二十四位長老為主基督的國所作的敬拜。

他們敬拜的內容是世上(地上)的國、成了我主和主基督的國;主基督要作王、直到永永遠遠!

這就是神為了預備在大災難中受苦的人的安慰和希望、是神國的先嚐。

雖然,天國降臨的詳細情節還沒有啟示(在18章之後),但藉著二十四位長老在天上的敬拜,讓我們看到了神的國將要降臨、主基督要作王、神的旨意行在地上要如行在天上。

這時,我們的焦點也跟轉到天上;我們不再看自己的環境、而是自然而然的與天上的聖徒一起敬拜神。

我們的敬拜不是為了逃避現實的困難,而是從心裡感謝神的救贖、渴慕神國的降臨、慶賀主基督的得勝!

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