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 每日讀經 — 歷代志上 23:1-24:31

9/26/2017 星期二 歷代志上 23:1-24:31

「大衛年紀老邁、日子滿足、就立他兒子所羅門作以色列的王。大衛招聚以色列的眾首領、和祭司利未人。利未人從三十歲以外的都被數點、他們男丁的數目、共有三萬八千。」 (代上23:1-3)

自古以來,一個國家是否強大,就是看它的軍隊是多大、武力有多強。

同樣的,在教會圈子裡,彼此常聽到的也是:你的教會有多少人、每年的預算是多少。但神所記念的並不見得是我們平常所關心的。

神不喜悅大衛數點以色列、猶大人中手裡拿刀的軍人,降瘟疫處罰大衛的愚昧(21:1-8) 。

然而,在歷代志上22,23章總結大衛王朝的豐盛時,倒是詳細的記下來大衛數點以色列的祭司、和利未人。

單從數目上的比例來看:三萬八千人的祭司和利未人,還不及一百五十七萬拿刀軍人的百分之二點五,這只可說是大衛王朝裡極小的零頭。

值得我們注意的是:神不但不責備大衛數點祭司和利未人,反而更仔細的把他們的名字、家族、及供職的內容都清清楚楚的記載在聖經裡。

可見,一個國家軍力的喜悅不是神所看重的、一個教會人數的多少也不是神所看重的;神所記念的是能專心依靠祂、事奉祂的人。

可惜的是,我們很少聽到任何的教會有詳細的參與事奉弟兄姊妹的名單資料、及佔教會人數的比率;反而總人數及總預算是大家所關心的。

這可能是因為現在教會中的牧養、關懷工作漸漸的由弟兄姊妹在事奉直接的參與,轉成了專業性節目的安排;所以,預算大表示請專業機構人仕幫助教會的機會多,節目的品質也比自己家中準備的要好。

但是,聖經告訴我們:教會是基督的身體,而我們是教會的肢體;肢體在身體裡是相互扶持、幫補的、沒有任何一個肢體是在身體裡不供應、只消耗的。

所以,教會的同工群應該是教會全體;參與事奉的同工與教會人數的比例應該是百分之百!

巴不得我們教會是弟兄姊妹百分之百的參與事奉;我們弟兄姊妹的名字、家族、及事奉的內容都清清楚楚的為神所記念!

教會的大小並不是首要、重要的是:教會裡的弟兄姊妹在靈性、及事奉都是成熟、穩重、神所記念的。

— 2017 每日讀經 — 歷代志上 21:1-22:18

9/25/2017 星期一 歷代志上 21:1-22:18

「大衛在那裡為耶和華築了一座壇、獻燔祭和平安祭、求告耶和華。 耶和華就應允他、使火從天降在燔祭壇上… 只是大衛不敢前去求問神,因為懼怕耶和華使者的刀。大衛說、這就是耶和華神的殿、為以色列人獻燔祭的壇。」 (代上21:24,25)

神的殿是代表神和人相遇的地方,那麼,神的殿最好是建在那個地方呢?什麼地方可以代表神和人的相遇呢?這是一個令人遐思的問題。所以,每一個文化、每一個宗教都有不同的做法。

就拿中國人來說,北京天壇建築宏偉。在地點的選擇上,天壇與故宮不遠;似乎是為皇帝的方便,而且在故宮的南面、似乎是希望上天不會干擾皇帝的統治。

所以,祭天只是皇帝的事;上天也最好不要太過於參與皇帝的日常生活。

對聖殿在耶路撒冷的地點選擇,聖經在歷代志上21章有詳細的記載。

在21章中,首先大衛數點以色列人數,大大的得罪了耶和華(21:8)。人口普查在今天是很正常的事,但大衛數點可以拿刀的人(21:5)基本是計算國家的武力。

猶大國不是一個常備職業軍隊的國家,國王不是決定參與戰爭惟一的決定者;耶和華才是他們的元帥。所以,大衛這個舉動是犯了大罪(21:7)。

在神降瘟疫的急迫情況中,大衛用重金買下了阿珥楠的禾場(21:25)、在那裏獻燔祭、耶和華也從天上降火下來、停止了瘟疫,表示祂了悅納(21:26)。

這個禾場後來就成為聖殿的建築地點(21:31)。

所以,聖殿地點的含意是什麼呢?

(1) 神與人會面的地方、
(2) 神悅納人獻祭的地方、
(3) 人帶著痛悔的心,求神饒恕的地方、
(4) 不惜花重價的準備,求神施恩典的地方、
(5) 使人想起人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的地方。

今天,我固然靠著主耶穌的寶血,可以袒然無懼的來到神施恩寶座面前。

但是,大衛選擇聖殿的地點,是不是也提醒了我:在主的面前,不可以輕看了神的公義。

今天,我常在主的面前為自己的罪悔改、求神饒恕嗎?

我有「不用他人的物獻給耶和華、也不用白得之物獻為燔祭(21:24)」的心態嗎?

2017 每日讀經 — 歷代志上 19:1-20:8

9/24/2017 星期天 歷代志上 19:1-20:8

「大衛說、我要照哈嫩的父親拿轄厚待我的恩典厚待哈嫩。於是大衛差遣使者為他喪父安慰他。大衛的臣僕到了亞捫人的境內見哈嫩、要安慰他…大衛聽見了、就差派約押、統帶勇猛的全軍出去。」 (代上19:2,8)

有人說:人與人之間的難處是源於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出了問題;同樣的、國與國之間的戰爭是國與國之間的溝通出了問題。

這個說法似乎有些道理,然而,它卻忽略了人罪性的問題:對於以一直沉浸在罪中為樂的人來說,再多的溝通也解決不了問題。

國家也是如此,如果靠溝通就可以避免戰爭的話,二次大戰後聯合國的誕生,世界上就應該再也不該看到戰爭了。

近來令人頭痛的北韓就是一個例子:年青的金正恩為了要表示自己比他的父親、祖父都還有魄力,就不顧人民的福祉、國際的和協,一味的發展核子武力、而且揚言要使用核子武力來催毀敵人。

亞捫的王、哈嫩也是如此:大衛好心的差遣使者為新王哈嫩的喪父安慰他,他不但不領情、還責怪大衛來窺探、傾覆他這位新王;而且不照國家之間對待使節的常理、當眾羞辱大衛的使者。

之後,哈嫩出兵擺陣求戰,大衛派了身經百戰的約押統帶勇猛的軍隊相迎、擊敗了亞捫人。(19:6-15)

哈嫩仍然心有不甘、找了亞蘭人幫忙、再次擺陣。這一次,大衛親自帶兵擺陣攻擊,澈底了擊潰了亞蘭人、鞏固了猶大國在鄰邦中的地位。(19:16-19)

我們雖然不知道北韓的危機將會怎麼樣的解決,但金正恩的逞強與哈嫩的頑固的確是有許多的相似之處。

同時,我們很容易站在大衛的角度來看哈嫩的頑劣:一次的教訓還不夠、非得要完全的失敗後才學到功課。

但在屬靈上的學習、我們何曾不是如此嗎?一次的教訓通常是不夠的,除非真正的被神對付到走頭無路、完全的失敗後才學到功課。

或許,我們可以學聰明一點:多體貼聖靈的提醒、吃過一次苦頭就夠了。

2017 每日讀經 — 歷代志上 19:1-20:8

9/24/2017 星期天 歷代志上 19:1-20:8

「大衛說、我要照哈嫩的父親拿轄厚待我的恩典厚待哈嫩。於是大衛差遣使者為他喪父安慰他。大衛的臣僕到了亞捫人的境內見哈嫩、要安慰他…大衛聽見了、就差派約押、統帶勇猛的全軍出去。」 (代上19:2,8)

有人說:人與人之間的難處是源於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出了問題;同樣的、國與國之間的戰爭是國與國之間的溝通出了問題。

這個說法似乎有些道理,然而,它卻忽略了人罪性的問題:對於以一直沉浸在罪中為樂的人來說,再多的溝通也解決不了問題。

國家也是如此,如果靠溝通就可以避免戰爭的話,二次大戰後聯合國的誕生,世界上就應該再也不該看到戰爭了。

近來令人頭痛的北韓就是一個例子:年青的金正恩為了要表示自己比他的父親、祖父都還有魄力,就不顧人民的福祉、國際的和協,一味的發展核子武力、而且揚言要使用核子武力來催毀敵人。

亞捫的王、哈嫩也是如此:大衛好心的差遣使者為新王哈嫩的喪父安慰他,他不但不領情、還責怪大衛來窺探、傾覆他這位新王;而且不照國家之間對待使節的常理、當眾羞辱大衛的使者。

之後,哈嫩出兵擺陣求戰,大衛派了身經百戰的約押統帶勇猛的軍隊相迎、擊敗了亞捫人。(19:6-15)

哈嫩仍然心有不甘、找了亞蘭人幫忙、再次擺陣。這一次,大衛親自帶兵擺陣攻擊,澈底了擊潰了亞蘭人、鞏固了猶大國在鄰邦中的地位。(19:16-19)

我們雖然不知道北韓的危機將會怎麼樣的解決,但金正恩的頑強與哈嫩的愚頑的確是有許多的相似之處。

同時,我們很容易站在大衛的角度來看哈嫩的頑劣:一次的教訓還不夠、非得要完全的失敗後才學到功課!

但在屬靈上的學習、我們何曾不是如此嗎?一次的教訓通常是不夠的,我們也常是除非真正的被神對付到走頭無路、完全的失敗後才學到功課。

或許,我們可以學聰明一點:多體貼聖靈的提醒、吃過一次苦頭就夠了!

— 2017 每日讀經 — 歷代志上 17:1-18:17

9/23/2017 星期六 歷代志上 17:1-18:17

「自從我領以色列人出埃及、直到今日、我未曾住過殿宇、乃從這會幕到那會幕、從這帳幕到那帳幕。凡我同以色列人所走的地方、我何曾向以色列的一個士師、就是我吩咐牧養我民的說、你為何不給我建造香柏木的殿宇呢。」 (代上17:5,6)

人很容易不知不覺的被限制在自己的習慣當中。

孩子小的時候,在游泳池興高釆列的玩「馬可波羅」的遊戲:一個人閉著眼叫馬可,其他的人回應波羅。

當時,我這從來沒見過這種遊戲的「外國人」,很誠心的問他們:為什麼馬可一定要是波羅呢?叫馬可的人多的是,為什麼一定得姓波羅?

當然,除了遭到孩子們一頓數落之外,我並沒有找到我想要的答案。

同樣的,對於猶太人來說,聖殿就是神的住處、是神與猶太人同在的明證,聖殿的神聖是無可懷疑的。

因此,當司提反講到「大衛在神面前蒙恩、祈求為雅各的神預備居所。卻是所羅門為神造成殿宇。其實至高者並不住人手所造的」(徒7:46-48)的時候,猶太人就受不了,拿著石頭把司提反當場打死。

歷代志上17章可以說是整本歷代志上、下的中心。其內容就是神對大衛想建聖殿心意的回應(17:1-15)、和大衛感恩的禱告(17:16-27)。

然而,其中最引人入勝的是在一個字「屋子」的三個不同的含意。

同一個字house (英文在此同希伯來文一樣,用同一個字) 在17:1的中文翻成「宮中」;但在17:3-6,同樣的house中文翻成「殿宇」。最後,神對大衛建聖殿心意的回應,中文以「家室」代表house。

大衛由自己的house(皇宮)想到了神的house(殿宇、聖殿)。

神雖然不許他為神造聖殿,但卻以保障大衛的家室長久坐在王位上(house,大衛的王朝、大衛的國17:11,12)為回應;這是人和神之間多麼美麗和諧的交流。

「我未曾住過殿宇、我何曾向你說何不給我建造殿宇呢?」這是神給大衛的問題,正是要提醒他,至高者並不住人手所造的殿宇。

神不會讓人手所造的物品限制著的。可惜的是,當猶太人把聖殿形像化、習慣化了以後,就陷入只要聖殿、不要神的錯誤當中了!

今天,在屬靈上,什麼是我己經習慣的人、事、和物?

是誰代替了我對神自己的渴慕?名牧師?長老?或是屬靈偉人?

是什麼事代替了我對神自己的渴慕?主日崇拜?團契?主日學?

是什麼物代替了我對神自己的渴慕?教會的建築物?還是聖地的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