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 每日讀經 — 歷代志上 16:1-43

9/22/2017 星期五 歷代志上 16:1-43

「你們要稱謝耶和華、求告他的名、在萬民中傳揚他的作為。要向他唱詩、歌頌、談論他一切奇妙的作為。」 (代上16:8,9)

在這人人都想創業、成功、發財的硅谷;能夠成為一家公司行號的創始人,是非常令人羨慕的。

但在所有的創始人當中,有一些被稱為「有遠見的」創始人(Visionary),更是受大家的尊敬。

這些有遠見的人所開的公司,不但是業績迅速成長,也像火車頭一般,帶動許多其他的相關工業、一同興旺起來;同時,完全的改造了原有的工業景觀。

像張忠謀之於半導體晶圓廠、蘋果公司的喬布斯(Steve Jobs)之於智慧手機、馬斯克(Elon Musk)的特斯拉(Tesla)之於電動汽車、太空X(Space X)之於太空工業…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與遠見同樣的字,在聖經裡的翻譯也叫「異象」。從字面上來看,這就似乎是說:神讓人看見一個非常特別、一般人看不到的神秘景觀。

但是,這異象原來的意思只是一個看見的意思;其實,看到「象」的含意,比那「異」的含意要來的多。

更進一步來說:異象就是以神的心意、用神的眼光、來看神的事情;這並不一定是特別、異類、或是奇怪的看見。

歷代志上十六章,大衛在耶和華約櫃前的事奉、頌揚、讚美神的時候,在他的禱告當中,就顯出他看到的異象。

大衛在呼籲他的弟兄、以色列人要稱謝耶和華、求告他名的時候,突然眼光轉向了世界上所有的人–萬民;要萬民唱詩、歌頌、談論耶和華一切奇妙的作為。

自古以來,以色列人都是自以為是、貴為神的選民;猶太人不肖與外邦人來住;然而,大衛在這裡呼籲他的以色列人、要在萬民中傳揚耶和華的作為。

原來神的心意不只在選民而己、乃是在萬民。福音的普世性不是從新約才開始,仍是從舊約就早己存在的觀念。

歷代以來,遠渡重洋到異國奉獻一生的宣教士,他們是有遠見、有異象的一群人。

這些宣教士不是看到了我們無法看到的奇怪景觀;而是他們用神的眼光看今天世界的需要、並且對這個需要有回應。

今天,我們也不必羨慕、尊敬有遠見的那些公司創始人。

神國需要的異象、在聖經上已經很清楚的告訴我們了;問題在我們怎樣回應這個遠景?

— 2017 每日讀經 — 歷代志上 14:1-15:29

9/21/2017 星期四 歷代志上 14:1-15:29

「因為牛失前蹄、烏撒就伸手扶住約櫃、耶和華向他發怒…於是祭司利未人自潔、好將耶和華以色列神的約櫃抬上來,利未子孫就用杠、肩抬神的約櫃、是照耶和華藉摩西所吩咐的。」 (代上13:9,10;15:14,15)

孔子感嘆顏回的短命時,有這麼一句話:「顔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

這句話影響了中國人對好學的定義有了深一層的解釋:好學,不僅是喜好讀書、成績好而己;而是遇見了不順心的事、不會怨天尤人、不會把怒氣發洩在其他的人或事上。

這種品德使他冷靜客觀地去分析解決問題,防止他第二次犯同樣的錯誤。

大衛在第一次迎接約櫃時,烏撒死在失蹄的牛車前,心裏的愁煩是很容易被我們理解的。畢竟,迎接約櫃回耶路撒冷是出自大衛對神的一番心意、而且得到了以色列全會眾的支持(13:1,2)。

但就正在以色列眾人極其歡欣快樂、在神前用琴瑟鑼鼓號作樂、極力跳舞歌唱的時刻,烏撒被神擊殺(13:8-11)!

但是大衛並非停留在愁煩、懊悔中,他也沒有遷怒於別人;迎接約櫃一直是他的一個不變的心意。

因此,他在鞏固了耶路撒冷城之後,第二次的招聚以色列眾人為迎接約櫃的事佽準備(15:3)。

這次,他動員了許多利末人的弟兄們(15:4-10,總共862人),個個自潔;而且照者照耶和華藉摩西所吩咐的律法,以利未子孫就用杠、肩抬神的約櫃(15:15)。

這一次,以色列眾人順利的歡呼吹角、吹號、敲鈸、鼓瑟、彈琴、大發響聲、將耶和華的約櫃抬上來(15:28)。

在這件事上,大衛不遷怒,不貳過,可算是真正的好學者!

其實,大衛在許多其他的事件中也常常是如此(撒上25:32-35;撒下12:7-20)。

今天,我在屬靈上是個不遷怒,不貳過的好學的人嗎?

我在事奉中遇見挫折的時候,可以心平氣和的做個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的人嗎?

— 2017 每日讀經 — 歷代志上 12:1-13:14

9/20/2017 星期三 歷代志上 12:1-13:14

「他們善於拉弓、能用左右兩手甩石射箭. 都是便雅憫人掃羅的族弟兄…迦得支派中、 有人到曠野的山寨投奔大衛、都是大能的勇士…」 (代上12:2,8)

一個國的興起、版圖的擴張,在起初都是非常的不容易的。尤其是當老百姓常對於原有政治體係有眷戀之情,這時,要如何的處理?這對新政府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難怪諸葛亮不厭其繁的要七擒七縱孟獲 來換取雲南緬甸一帶的平靜。

對於大衛來說,要在以色列的十二個支派中得到一致對他的支持,應該也是一件相當困難的工作。

尤其是便雅憫人 — 因為,掃羅是便雅憫人。大衛多年逃避掃羅,但卻取代了掃羅。這些與掃羅同族同鄉的便雅憫人會服氣大衛的興起嗎?

大衛從前曾投靠猶大的敵人非利士人,而且,非利士亞吉要求大衛與他一同攻擊掃羅(撒上28:1)。後來,大衛雖然沒有真正的參戰(撒上29:9,10),但整個以色列十二支派都能信得過大衛嗎?

這些難題,都在一些非常巧妙的安排下解決了。原來,有一些從便雅憫來的勇士們,在大衛躲掃羅在洗革拉的時候,就跟隨了大衛(12:1,2);這些人是後來大衛取得整個猶大和便雅憫二族信任的一個基礎(12:16-18)。

另外,在非利士人滅掃羅一家的時候,有瑪拿西人作證:大衛沒有幫助非利士人(12:19)。

這些事件集合的結果就是:「天天有人來幫助大衛、以致成了大軍、如神的軍一樣」(12:22)、「都通達時務、知道以色列人所當行的… 都聽從他們的命令…能上陣、用各樣兵器打仗、行伍整齊、不生二心」(12:32,33)。

這是因為大衛的運氣好,省得他像諸葛亮一樣,要七擒七縱,來換取以色列十二支派的同心嗎?

不是的、是神的工作:「 神的靈感動那三十個勇士的首領亞瑪撒、他就說、大衛阿、我們是歸於你的、耶西的兒子阿、我們是幫助你的。願你平平安安 願幫助你的、也都平安,因為你的神幫助你。」(12:18)

今天,在我的屬靈成長和建造上面,我能算得出來多少巧妙的安排?

是我的運氣好還是神的工作?

— 2017 每日讀經 — 歷代志上 11:1-47

9/19/2017 星期二 歷代志上 11:1-47

「以下記錄跟隨大衛勇士的首領、就是奮勇幫助他得國、照著耶和華吩咐以色列人的話、與以色列人一同立他作王的。」 (代上11:10)

對喜歡看美式職業足球的人來說,雖然球季是的九月才開始,但緊張、懸疑、熱鬧的氣氛早在春季的甄選新球員、和暑假的名人堂(Hall of fame)投票就開始了。

在每年的七月底、八月初,美式職業足球聯盟會公佈名人堂的入選名單,並在一個慶祝儀式,把這些上名人堂的豐功偉績都記錄下來。

不止球員們為能進名人堂引以為榮;球迷們也為自己心愛的球星是否能入選斤斤計較。

同樣的,在歷代志上記錄了大衛統一了整個猶大、以色列之後(11:3),就把幫助大衛得國的勇士、首領名單公佈出來了。

有的是奮勇殺敵的(11:11-14)、有的是冒著生命的危險為大衛取水的(11:15-19)、有的是殺巨敵如殺獅子的(11:22-24)、有的是軍中屢屢上陣的勇士(11:26-47)。

讀到這裡,我們對這些勇士的印象是不但勇敢善戰、而且是尊貴全能(12:21);然而,仔細想來,這些跟隨大衛的人起初不就是那些受窘迫的、欠債的、心裡苦惱的污合之眾嗎(撒上22:2)?

是什麼因素使這一群困苦潦倒、情緒不隱定的人,變成了尊貴勇敢、忠心為國的開國原勳呢?難道他們只運氣好、選對了人跟隨嗎?大衛如何能把一群污合之眾、帶成常勝之軍呢?

誠然,這是神的揀選和作為;但不可否認的,他們是在最無助、潦倒的時候,嚐到了大衛的揀選之恩;在長年的征戰中,看到了大衛善待同袍的患難之交。

如此,他們才願意把自己的生命、前途交在大衛手中;因而自己的命運、品德整個有了180度的翻轉。

今天,我們之跟隨基督,也不正是如此嗎?在窘迫、欠債、心裡苦惱之中,我們遇見了耶穌,於是生命有了180度的翻轉。

雖然名字進入名人堂並不是起初的目的;但想到了我們的名字在神的永生名冊之中,豈不是更興奮嗎?

— 2017 每日讀經 — 歷代志上 9:1-10:14

9/18/2017 星期一 歷代志上 9:1-10:14

「被選守門的人、共有二百一十二名、他們在自己的村莊按著家譜計算、是大衛和先見撒母耳所派當這緊要職任的。他們和他們的子孫、按著班次看守耶和華殿的門、就是會幕的門。」 (代上9:22,23)

據2014年6月的美國 TNS Conference Board職場滿意程庋調查,只有45%的人對目前的工作滿意,是這20年以來最低的比率。

在同一個調查中也用多選的方式,訊問不滿意的原因。結果是:工作安全感、薪水、和人際關係(尤其是與頂頭上司)為不滿意最主要的原因。

很可惜的是,在這個調查中,居然看不到以住大家所重視的工作使命感。

這或許是社會對工作觀念的變遷、但也可能是調查設計本身的問題。

歷代志中長達九章的家譜是在新一代的利末人中結束的。特別之處,在除了人名之外,還記下了他們的工作職份、和住處。

首先記的是祭司(9:10-13),他們都是「善於作神殿使用之工的」(9:13)。

接著是會幕守門的(9:17-27),在這12節中,有兩次提到「緊要的職任」(9:22,26)、也提到這職份的歷史承傳「是大衛和先見撒母耳所派」(9:22) 。

在會幕管理器具的(9:28-32),也是「緊要的職任」(9:31) 。

歌唱的(9:33),想必是今天的詩班,最為特別:「晝夜供職、不作別樣的工」、而且「住在屬殿的房屋」。

雖然工作時間長,但供吃、供住,而且工作性質愉快;應該是許多人羨慕的理想工作吧!

雖然利末人的工作是神指派的、不是他們自己的選擇;但是,他們的工作使命感必是非常高 — 緊要的職任、大衛和撒母耳所派;他們的榮譽感也會很強 —- 在神的殿、神的倉庫、神的面前供職是多麼幸福啊!

今天,我的工作職份是什麼?我的住處在那裡?

我對我的工作滿意嗎?

我在我的工作中找到了使命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