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2/2017 星期五 歷代志上 16:1-43
「你們要稱謝耶和華、求告他的名、在萬民中傳揚他的作為。要向他唱詩、歌頌、談論他一切奇妙的作為。」 (代上16:8,9)
在這人人都想創業、成功、發財的硅谷;能夠成為一家公司行號的創始人,是非常令人羨慕的。
但在所有的創始人當中,有一些被稱為「有遠見的」創始人(Visionary),更是受大家的尊敬。
這些有遠見的人所開的公司,不但是業績迅速成長,也像火車頭一般,帶動許多其他的相關工業、一同興旺起來;同時,完全的改造了原有的工業景觀。
像張忠謀之於半導體晶圓廠、蘋果公司的喬布斯(Steve Jobs)之於智慧手機、馬斯克(Elon Musk)的特斯拉(Tesla)之於電動汽車、太空X(Space X)之於太空工業…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與遠見同樣的字,在聖經裡的翻譯也叫「異象」。從字面上來看,這就似乎是說:神讓人看見一個非常特別、一般人看不到的神秘景觀。
但是,這異象原來的意思只是一個看見的意思;其實,看到「象」的含意,比那「異」的含意要來的多。
更進一步來說:異象就是以神的心意、用神的眼光、來看神的事情;這並不一定是特別、異類、或是奇怪的看見。
歷代志上十六章,大衛在耶和華約櫃前的事奉、頌揚、讚美神的時候,在他的禱告當中,就顯出他看到的異象。
大衛在呼籲他的弟兄、以色列人要稱謝耶和華、求告他名的時候,突然眼光轉向了世界上所有的人–萬民;要萬民唱詩、歌頌、談論耶和華一切奇妙的作為。
自古以來,以色列人都是自以為是、貴為神的選民;猶太人不肖與外邦人來住;然而,大衛在這裡呼籲他的以色列人、要在萬民中傳揚耶和華的作為。
原來神的心意不只在選民而己、乃是在萬民。福音的普世性不是從新約才開始,仍是從舊約就早己存在的觀念。
歷代以來,遠渡重洋到異國奉獻一生的宣教士,他們是有遠見、有異象的一群人。
這些宣教士不是看到了我們無法看到的奇怪景觀;而是他們用神的眼光看今天世界的需要、並且對這個需要有回應。
今天,我們也不必羨慕、尊敬有遠見的那些公司創始人。
神國需要的異象、在聖經上已經很清楚的告訴我們了;問題在我們怎樣回應這個遠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