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2017 星期五 歷代志下 22:1-23:21
「耶路撒冷的居民立約蘭的小兒子亞哈謝接續他作王.因為跟隨亞拉伯人來攻營的軍兵曾殺了亞哈謝的眾兄長,這樣、猶大王約蘭的兒子亞哈謝作了王。在耶路撒冷作王一年,他母親名叫亞他利雅、是暗利的孫女。亞哈謝也行亞哈家的道. 因為他母親給他主謀.使他行惡。」 (代下22:1-3)
中國近代史上,袁世凱在1916年當了不到三個月的皇帝,卻帶給國家巨大的傷害。主要的是讓日本籍著21條、及他個人的政治野心,滋養了日本人的侵華政策。雖然他死在二次大戰之前,但八年抗戰所引發的生靈塗炭,他也是主要前因之一。
短短三個月的皇位,怎麼會有這麼大的影響?同樣的問題,也可以用在亞哈謝身上。
亞哈謝在耶路撒冷只作王一年,他做了不少壞事(22:4-7),也不得好死(22:8,9)。但他所留下來最大的問題在「亞哈謝的家無力保守國權」(22:9)。這幾乎使大衛家在猶大國的王位中斷了(22:10-12)。
怎麼會如此?因為亞哈謝聽從他母親的計謀, 把北國最壞王之一的亞哈的作為帶到了南國(22:3-5)。或許是亞哈謝的母親是亞他利雅、亞哈的女兒,他難免不受到母親、及外公的影響。但是,他也有一位好父親:盡心尋求耶和華的約沙法(22:9)。
為什麼亞哈謝不效法父親呢?人可以怪罪於生長家庭、或外在環境, 但終究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今天,我是一個常常把自己的失敗,怪罪於原生家庭的人嗎?
我一時錯誤的選擇,不僅影響了我自己、也很可能留給後人無盡的傷害。我能不謹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