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 每日讀經 — 以西結書 16:44-17:10

7/21/2018 星期六 – 以西結書 16:44-17:10

「然而我要追念在你幼年時與你所立的約、也要與你立定永約。你接待你姐姐和你妹妹的時候、你要追念你所行的、自覺慚愧。並且我要將他們賜你為女兒、卻不是按著前約。我要堅定與你所立的約、好使你在我赦免你一切所行的時候、 心裡追念、自覺抱愧、又因你的羞辱就不再開口。 這是主耶和華說的。」 (結16:60-62)

記得第一次在房屋貸款的文件上簽字時,心中有不少的疑慮。

除了一疊厚厚、又看不懂的法律文件外,最主要的是在今後30年中,要繳付的總數比貸款多出了很多很多!是不是我這一輩子就被這貸款綁著了?

人從契約中得到了好處,但在契約中也要實踐出所答應的責任;否則有不堪設想的後果。只要一個人不能符合他任何的一個契約,他的信用就出了問題,以後有很大的困難再拿到類似的契約。

神和人立的約與我們人一般所熟習的約有些類似的地方,但有個很大的不同。那就是:神在約中沒有得到任何好處,只有人從神那邊得到祝福,所以這叫聖約(covenant) 而不是契約(contract)。

在這種情況下,人應該更加珍惜這個聖約,遵行約中的要求;惟恐失約了後,再也拿不到另一個聖約了。

但從以色列的歷史來看,人是經常在神的面前失約的;在這種情形下,神大可名正言順的從此再也不和這些人打交了。

然而,神說:「我要追念在你幼年時與你所立的約、也要與你立定永約。」

不但如此,神還要藉他對其他人的恩慈,你姐姐(撒瑪利亞) 和你妹妹(所多瑪),來向你顯明他對你的慈愛。

你該怎麼辦呢?要追念你所行的、自覺慚愧,因你的羞辱就不再開口。這豈不就是福音的信息嗎?

今天,我能靠自己來履行聖約的要求嗎?不行!

我需要神再與我定一個永約嗎?絕對要!

福音不只是受洗那天的儀式而己、更是我每天需要的。

— 2018 每日讀經 — 以西結書 16:1-43

7/20/2018 星期五 – 以西結書 16:1-43

「你美貌的名聲傳在列邦中、你十分美貌、是因我加在你身上的威榮,這是主耶和華說的。只是你仗著自己的美貌、又因你的名聲就行邪淫、你縱情淫亂、使過路的任意而行。」 (結16:14,15)

對知書達理的中國讀書人來說,性是很少被提到的題目;如果非要去找不可的話,我們停在孔老夫子所講的「食色性也」上,就適可而止了。

因此,起初讀舊約的時候,對聖經上這麼公開以性方面的事為主題(如雅歌),是非常的不習慣。

雅歌至少是講到愛情、美麗的一方面;但先知書裡,尤其是在以西結書十六章中,赤裸的描寫一個即美貌、又淫亂的女人,那就更難入眼了!

問題是為什麼聖經要這樣公開、寫實的講這些事呢?

婚姻、性愛不僅是基本的人性,也是人都可以了解、體會、及經歷的;那是人和人之間最深刻的契合、也是最美的昇華。

如果性是人都懂的、最密切的、愛的昇華;那麼,神常用我們所懂的、來描述我們不懂、但很重要的事,這就應該不難理解了。

如果婚姻、性愛的深切所帶來的,不但有極大的滿足,同時也很自然的帶來對彼此專注、忠誠的要求;那麼,神對我們愛的深度該也不止於夫妻之間的愛,所以,神對我們完全對祂忠誠的要求、也應該不止在婚約裡的排他性。

何況在神與我們的關係中,神是擁有、主動的一方;我們原是一無所有、僅僅能站在被動接受的一方、來做出合宜的回應。

所以,「你美貌的名聲傳在列邦中、你十分美貌、是因我加在你身上的威榮」講的不僅是耶路撒冷;更是我們。

「你仗著自己的美貌、又因你的名聲就行邪淫、你縱情淫亂、使過路的任意而行」,講的不僅是當年以色列的拜偶像;更是指我們今天除了神以外,那些所有不該為我們生命中心的任何人、和事!

這些可能是我們的工作、配偶、子女、名聲、地位、錢財;如果它們把你我的心奪去、完全被它佔去,對神來說那就是「你縱情淫亂、使過路的任意而行」的情況!

如此看來,主耶穌的要求:「愛父母過於愛我的、不配作我的門徒、愛兒女過於愛我的、不配作我的門徒。不背著他的十字架跟從我的、也不配作我的門徒」,應該是很合理的了。

— 2018 每日讀經 — 以西結書 14:1-15:8

7/19/2018 星期四 – 以西結書 14:1-15:8

「主耶和華如此說、我將這四樣大災、就是刀劍、飢荒、惡獸、 瘟疫、降在耶路撒冷、將人與牲畜從其中剪除、豈不更重麼。然而其中必有剩下的人、他們連兒帶女必帶到你們這裡來、 你們看見他們所行所為的、要因我降給耶路撒冷的一切災禍、便得了安慰。」 (結14:21,22)

經歷過戰亂的人,他們後半生的際遇,很可能就被在當時一些不經意的選擇所決定了。

看著我長大的大伯父,在我從小的印象中,只是一個人拉拔堂哥的長者,辛苦認真的過日子,沒有什麼抱怨、也不談什麼往事。

直到1983年他回到了老家,見到了近40年未見的兒子、女兒,從未見過的孫子、曾孫,及他妻子(大伯母)的墳墓後,我才深刻的體會到他一直在掙扎著的是:當年獨自帶小兒子來台灣看一看,是不是一個對的決定?

對以西結所事奉的猶太人來說,他們也是有同樣的疑問。他們被擄來到了巴比倫做異鄉人,是福?還是禍?

老家耶路撒冷的戰況吃緊,隨時有陷落的可能。先知以西結的豫言也很難聽:「我將這四樣大災、就是刀劍、飢荒、 惡獸、瘟疫、降在耶路撒冷、將人與牲畜從其中剪除!」

這些在巴比倫的猶太人要為自己的被擄慶幸呢?還是要為耶路撒冷悲哀呢?

然而,耶和華說,你們要把眼光從專注自己的遭遇中拿開來。因為,不久之後,還有一批猶太人連兒帶女地被帶到你們這裡來。

他們的來到是要你們看見,他們所描述在耶路撒冷的所行所為。你們將要因耶和華降給耶路撒冷的一切災禍、得了安慰。

怎麼可能看到別人的災禍,自己反得到安慰呢?尤其是自己的家鄉、自己的同胞?這豈不是幸災樂禍?

原來,耶和華要把祂的公義顯明給祂的子民看。這些先前被擄的猶太人要為神做見證:神的作為是公義的,人的災禍不是因神的慈愛不夠,而是人一再背逆的結果。

今天,我也常希望只看到神的慈愛,即令神是多麼的公義,求祂的審判不要臨到我!

然而,這種心態是對的嗎?我的安慰是因為我得到了好處?還是因為我更深一層的認識神?

— 2018 每日讀經 — 以西結書 12:17-13:23

7/18/2018 星期三 – 以西結書 12:17-13:23

「他們誘惑我的百姓、說、平安、其實沒有平安、 就像有人立起牆壁、他們倒用未泡透的灰抹上。 所以你要對那些抹上未泡透灰的人說、牆要倒塌、必有暴雨漫過,大冰雹阿、你們要降下、狂風也要吹裂這牆。」 (結13:10,11)

30多年前,我的父母把居住了近50年台中的老房子賣了,在台北姊姊家附近買了一戶二樓的公寓住宅。

這是他們生平最大的一筆交易,自然是非常小心;房屋仲价也是極力推薦,保證屋美價廉:最好的地段、上等的材料、最合理的標價。

想不到,搬進去以後不到兩年, 屋頂和牆壁的水泥開始一塊塊的脫落,原本精心佈置的家成了一個個水泥孔,像癩痢頭上的瘡疤。

原來,這是一間海沙屋。建築商偷工減料,海沙的鹽分還沒有洗淨就拿來蓋樓!

父母親對這些無恥商人極其惱怒,但也沒有什麼辦法,只好忍氣吞聲了。

猶大的先知們也像這些唯利是圖的仲价商人,只講別人喜歡聽的。當戰亂、外患來的時候,他們講的是平安、平安。

耶和華對這些先知豫言的評語是:用像未泡透的灰做的牆,好看不好用、經不起時間的考驗。

這些先知本人的下場是:「我就與你們反對… 我的手必攻擊、他們必不列在我百姓的會中、不錄在以色列家的冊上、也不進入以色列地。」(13:8,9)

今天,固然傳講神話語的人要向神負責, 但我也難免喜歡聽別人對我說好話。

然而,我也需要有分辨的能力, 能夠以神的話語為標準來檢驗信息的正確性。

因為,只喜歡聽好話的人,要得準備最終吃虧的還是在自己!

— 2018 每日讀經 — 以西結書 11:1-12:16

7/17/2018 星期二 – 以西結書 11:1-12:16

「我要使他們有合一的心、也要將新靈放在他們裡面、又從他們肉體中除掉石心、賜給他們肉心,使他們順從我的律例、謹守遵行我的典章,他們要作我的子民、我要作他們的神。」 (結11:19,20)

不論是中國外國、也不論是事情的大小,合一是能向前進的必要條件。

從負面的例子來說,近來來美國兩黨的對立、幾乎已到了在意識上水火不容的地步,以致政府的行政、及議會的立法效果不彰。

日前有美國的記者訪問一位中國的經濟學教授、問到為什麼中國的經濟維持了這廿十多年的高成長、而美國這在世界曾是經濟的霸主,現在反而欲振乏力了呢?

這位教授的答案是:美國人把精神力量消耗在反特朗普政策的示威上;而所有的中國人都同心合意的想創業、賺錢!

同心合一的力量是大的,但除了想多賺點錢之外,應該有更崇高的動力吧!

人和人之間的差異是何其的大,合一的心是多麼的困難啊!倒底是我合你的心、還是你合我的心?都不是;而是耶和華的律例、典章。

「我要使他們有合一的心、也要將新靈放在他們裡面、又從他們肉體中除掉石心、賜給他們肉心」 – 除非人能夠把以自我的利益為中心的肉體拿掉,人的心比石頭還要硬,是不可能改的了、不可能合一的。

所以耶和華在這裡應許了「將新靈放在他們裡面」- 沒有聖靈的內住、人永遠是活在肉體之中的。

因為有了新靈、原來認為是受律法纏繞約束的心、才可以得到新的自由,有意願、也有能力去遵守律法 — 「順從我的律例、謹守遵行我的典章」。

直到今天主為我們上了十字架之後,我們才知道為什麼石心是可能換成肉心的 — 因為十字架上為我們代罪而死的主,讓我們有這個意願和能力來順服,在愛中順服主的吩咐、順服祂的律例、和典章。

先有神的恩典、再願順服 — 這是福音、是肉心的回應;想先用順服的行為、希望能換取神的恩典、那是石心、法利賽人的做法。

「他們要作我的子民、我要作他們的神」– 是聖約中最強有力的應許和保證;我們是神的子民、那是最親密的關係,耶和華是我們的神、那是最穩固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