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讀經默想 – 結48章

11/30/2015 星期一 結48章

「這地要歸與撒督的子孫中成為聖的祭司、就是那守我所吩咐的,當以色列人走迷的時候、他們不像那些利未人走迷了。」 (結48:11)

根據新聞的分祈,為什麼ISIS(依斯蘭國)可以藉著恐佈行動造成全世界的動盪不安的一個主因就是:他們可以有效的招幕青年人參加人肉炸彈的自殺行列。

在一個安穩富足的社會中,我們很難想像為什麼這些青年人會盲目、愚蠢到這種程度,把自己的生命拿來開玩笑?

其中一個原因是:他們沒有工作機會(失業率高達50%以上),再被那些回教激進份子灌輸錯誤的觀念,認為阿拉犧牲後,可以擺脫這無望的今生,到天堂去享受金銀、好酒、和美女!

這誠然是一個錯誤的教導、可悲的結局。但是,也讓我們想到:在聖經中,做主工、求獎賞是不是一個正確的觀念?

在昨天剛結束的冬令會中,林牧師提到了獎賞不是我們事奉的原因,也不是我們事奉的目的。但在事奉中,知道神會獎賞祂忠心的僕人,使我們殷勤的事奉並不是一個不對的心態。

以西結書最後兩章,講到了當活水的江河來臨,以色列復興之後,神不僅要恢復聖殿的榮光,也要讓以色列 十二個支派照著原先的應許分地為業(47:13-22)。

但最特別的是對撒督的子孫中做祭司的特別獎賞,因為當以色列人走迷的時候、那些原來應該服事耶和華的利未人也跟著走迷了。只有做祭司的撒督子孫謹守神所吩咐的(48:11)。

這是我所羨慕,要追求的事奉。不是只為了獎賞,而是得神記念的忠心。

2015 讀經默想 – 結46-47章

11/29/2015 星期天 結46-47章

「這河水所到之處、凡滋生的動物、都必生活、並且因這流來的水、必有極多的魚、海水也變甜了,這河水所到之處、百物都必生活。」 (結47:9)

加州連續四年的乾旱,使得住在灣區的人對雨水非常的敏感。

我也不例外,在今年中有兩次的外出:一次是巴西短宣、另一次是台灣的大學同學會。兩次在當地都遇見了大雨,心裏好生羨慕。用「如大旱之望雲霓」,來形容那種心情是一點也不為過的。

水是萬物生存的根源,「水所到之處、凡滋生的動物都必生活」(47:9),這是世人皆知的事實。

猶太人更進一步的把神在屬靈上的同在與供應用水來表示。

在以西結看到的異象當中,這個水是從聖殿中向東流出的(47:1);源源不斷的流,到了到踝子骨、超過了膝蓋、再到了腰,最後成為一條可洑的大水、不可越過的河(47:3-5)。

這個景象後來成為住棚節最大一日的儀式,猶太人用形式上水的澆灌,求神的供應和祝福。

然而,這一切的預表直到主耶穌來了以後,讓我們才真正知道它指的是什麼!

「節期的末日、就是最大之日、耶穌站著高聲說、人若渴了、可以到我這裡來喝。信我的人、就如經上所說、從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來。耶穌這話是指著信他之人、要受聖靈說的、那時還沒有賜下聖靈來.因為耶穌尚未得著榮耀。」(約7:37-39)

今天,我是何等有幸,能得見耶穌所得的榮耀、能相信耶穌、能領受聖靈、能從腹中流出活水的江河來。

我生命所需的一切,豈不是從這活水的江河而來嗎?

2015 讀經默想 – 結44-45章

11/28/2015 星期六 結44-45章

「主耶和華如此說、以色列的王阿、你們應當知足。要除掉強暴和搶奪的事、施行公平和公義、不再勒索我的民,這是主耶和華說的。你們要用公道天平、公道伊法、公道罷特。」 (結45:9,10)

人有一個很大的難處,就是常常不知道要如何的把簡單的觀念應用在看起來複雜的問題上。

從孩子們不願意聽爸媽的嘮叨、到博士論文選錯了題目,幾乎都不出於這一類的現象。

這就好像社會公義這個題目;這是歷世歷代的許多君王、策士、政治家、哲學家都在探討的問題。看起來是相當大的問題、很難達到的理想!

然而,這答案在主耶和華藉著先知以西結所講的話,卻是非常的簡單—知足、及公平的法碼。

首先,在上的(王、貴族、有錢人)應當先知足(45:9),強暴和搶奪的事多是從有錢有勢的人開始的。知足就不會搶奪,上行就可以下效,一個公平和公義的社會才有可能。

從貪心到知足是心態上的轉變。然而,在實踐上要怎麼做呢?耶和華給的答案,簡單地讓我們不敢想像:「要用公道天平、公道伊法、公道罷特」(45:10)。

「罷特可盛賀梅珥十分之一、伊法也可盛賀梅珥十分之一、都以賀梅珥的大小為準」(45:11)。用現在的話來講,這也就是說:「半斤就要足八兩」。

有誰不知道半斤就是八兩呢?這豈不是在污辱我們的智慧嗎?

然而,仔細想想看:好朋友聊天的時候,豈不是常常把大減價買到的好東西拿來講嗎?少有人講賠本的生意,我們聽到的都是買低賣高的股票、一次就中的樂透、一夕就發的公司。

如果每個人都要做一個沾別人便宜的人,公平和公義怎麼可能達得到呢?

「我求你兩件事、在我未死之先、不要不賜給我。求你使虛假和謊言遠離我,使我也不貧窮、也不富足賜給我需用的飲食,恐怕我飽足不認你、說、耶和華是誰呢。又恐怕我貧窮就偷竊、以致褻瀆我神的名。」(箴30:7-9)

2015 讀經默想 – 結41-43章

11/27/2015 星期五 結41-43章

「以後、他帶我到一座門、就是朝東的門,以色列神的榮光從東而來。他的聲音如同多水的聲音,地就因他的榮耀發光。」 (結43:1,2)

在研究所唸書的時候,我常常看到大學部的工讀生帶著一批一批的遊客參觀校園。

在每年的三到五月間,有不少是父母親帶著孩子訪問他們將進的學校,他們是非常容易分辯的一群。

其他慕名而來參觀的遊客不會像他們那樣的興奮和認真。不論是父母、或孩子,常會手中拿著一本筆記簿,不時的記下所聽、所看到的。

為什麼他們比一般遊客認真呢?因為他們不同於其他只抱著參觀旅遊景點的人。這個校園將成為他們今後四年生活的地方。甚至,他們今後的一生都會受到這環境的影響呢!

以西結書40-43章,用四章的長度記載了,他在異象中,被神的靈帶到以色列高山的一座城裏(40:2)。

以西結就像那些認真的校園訪客一般,詳細地記下來他所見到的殿。不論是方向、整體規劃、連尺寸大小都一五一十的記載下來了。

以西結為什麼這麼仔細呢?這當然是神所指示的。

但是,另一個可能的原因是與那些將進入大學的學生們相似:這個聖殿將是以色列人敬拜神的地方、是照著神的指示、標準製做的。這將是他們生活的中心、神與他們同在的保證。

同時,神的榮光、他的聲音將藉這殿臨到以色列地,地就因他的榮耀發光(43:2)。這個景象對當時亡國的猶太人來說是多麼地令人安慰!

今天,不論是身處順境或逆境,基督徒對將來都有一個盼望。

這個盼望比那些將進大學的高中畢業生要大的多了,那就是一直與神同在、親耳聽到神的聲音、親眼見到神的榮光!

今天,我的身體就是聖靈的殿(林前6:19)。所以,我生活的樣式也得像以西結所記載的殿,尺寸、大小、方向、擺設…都得照神的要求,不是嗎?

2015 讀經默想 – 結39-40章

11/26/2015 星期四 結39-40章

「人子阿、你要向歌革發預言攻擊他、說、主耶和華如此說、羅施、米設、土巴的王歌革阿、我與你為敵。」

上週在大學畢業40週年的同學會中,遇見一位40年未見的老同學。在我隱約的印象之中,他是馬來西亞的華僑;然而,敘舊交談時,他很鄭重地告訴我,他是汶萊人,不是馬來西亞人!

原來,汶萊雖然地處馬來西亞的婆羅洲上,這個人口40萬人的小國家在1984年獨立。藉著豐富的天然資源,它成為世界上唯一不負債的國家。Forbes 雜誌把它列為世界中第八位富足的國家。

一個小小的國家,怎麼樣在四週的強鄰(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中生存呢?原來,它原是英國的殖民地。在它獨立的過程中,英國的支持扮演了很大的角色。

以色列也相同的是一個小國,歷世歷代以來,都在列國強權的夾縫中求生存。直到今天,仍然是在這同樣的環境中。

然而,以色列的背後也是同樣的有強大的力量支持著;這並不是指眾人皆知的美國,而是獨一的真神耶和華。

歌革顯然是不知道以色列的背景,所以,他用如密雲遮蓋地面的大軍來攻擊以色列(38:16)。可是,他的慘敗是必然的(39:11)。耶和華的榮耀也必因歌革的全然覆沒而得彰顯(39:13)。

無可否認的,今天世界各國之中,基督徒不論在社會上、政治上、學術界、宗教自由上…都常常是被取笑、歧視、壓迫的一群。

但基督徒越遭困難,見證就越有能力。這種的信心不是因為基督徒本身的鋼強,而是基於神的應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