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 每日讀經 — 以西結書 21:1-32

7/25/2018 星期三 – 以西結書 21:1-32

「主耶和華如此說、當除掉冠、摘下冕、景況必不再像先前, 要使卑者升為高、使高者降為卑。我要將這國傾覆、傾覆、而又傾覆、這國也必不再有、直等到那應得的人來到、我就賜給他。 」 (結21:26,27)

在近十年的中東動亂之中,利比亞強人卡扎菲上校( Gaddafi,或譯為哥達費)的生和死,藉著現今網路的傳播,可以說是近代歷史上,令人印象非常深刻的事件。

卡扎菲生前不但在中東政治佔有一席之地,也常常在世界新聞中出現。

卡扎菲建立的「卡扎菲人權獎」,在1996年頒發給美國的 Louis Farrakhan,把一向自認為人權捍衛者的美國弄得哭笑不得。

然而,在2011年的內戰時,卡扎菲在遭凌辱後、被槍殺。

他的遺體被拖到街市展覽了幾天之後,才被處理掉;這真是一個現代版的「高者降為卑,傾覆、傾覆、而又傾覆、 直到不再有」。

以西結對行惡的以色列王傳講的信息,就是一個毫無保留的毀滅警告;聽到的人不只是惡行不改的君王,還有旁邊的貴族和百姓。

不知道他們聽到的是什麼?但是,緊接著審判的豫言就是一句安慰的話:「直等到那應得的人來到、我就賜給他」。

「賜給他的」是這被傾覆的國,誰是這一位應得的人呢?我們知道那是主耶穌自己。

因為,耶和華「要使卑者升為高」的最終極的應驗就是耶穌:「他本有神的形像、不以自己與 神同等為強奪的.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成為人的樣式. 既有人的樣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所以神將他升為至高、 又賜給他那超乎萬名之上的名、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 和地底下的、因耶穌的名、無不屈膝、無不口稱耶穌基督為主、 使榮耀歸與父神。」(腓2:6-11)。

今天,我們也知道耶和華要興起的不只是那狹義的以色列國,而是神的國(這其中當然一定也包括以色列,見羅馬書9-11章) 。

原來,不是「風水輪流轉,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卑者升為高、高者降為卑」的歷史走向是直線的,而不是循環的;這條直線指向耶穌基督。

我是何等的有幸,可以站在優勢的角度,看清這個原則。

更是何等的有幸,可以藉著信和水禮參與了主耶穌的謙卑與升高、受死與復活。

— 2018 每日讀經 — 以西結書 20:1-49

7/24/2018 星期二 – 以西結書 20:1-49

「於是我說、哎、主耶和華阿、人都指著我說、他豈不是說比喻的麼。」 (結20:49)

主日是基督徒們去教會崇拜的一天,是很莊重、聖潔的事。

但仔細聽聽基督徒們之間的交談,不難聽到的是:你上那個教會?那邊的講道好不好?

以西結書讀到了這裡,一個很深的印象就是先知除了忠實的記下「耶和華的話臨到我說…」之外,以西結很少提到自己的事、更不會講到自己的情緒、感想;這與剛唸完的「流淚先知」耶利米很不一樣。

然而,在耶和華嚴厲的話,像此處的「我必使火在你中間起、燒滅你中間的一切青樹、和枯樹、猛烈的火焰必不熄滅.從南到北、人的臉面都被燒焦」(20:47)後,先知突然嘆了一口氣:「哎」!接著他說:「主耶和華阿、人都指著我說、 他豈不是說比喻的麼!」

對於一位不分享自己情緒的以西結來說,這句話非常的顯眼。我們幾乎可以想像到先知的無奈、傷心、與失望的表情。

因為,信息雖然沈重,沒有人聽以西結的!先知只能在耶和華面前嘆氣。

人們對以西結的印象就只是「他豈不是說比喻的麼!」。

可以想像的是,百姓對以西結在街頭上的真人戲(4:1-5:4) 印象深刻、對他的比喻記憶猶深,只是他倒底講的是什麼卻記不太清楚了,更惘論在他們的生活中產生了什麼影響。

曾經聽過這一個故事:崇拜結束後,一位會友對牧師說:「你今天講的真好!」。

牧師說:「感謝主!請問好在那裏?」,會友有點驚異,想了一下,回答說:「你的笑話講得把我的眼淚都笑出來了。」

牧師再問:「還有呢?」,接下的是一陣沉默。

今天,我有時站在講台前、有時座在會眾中,多少可以了解一些兩方面的感覺。

我們是不是該多體會一下講台上的人?

更重要的是,多學著聽到神的道 – 遇見神;這豈不是崇拜的主要功能之一嗎?

— 2018 每日讀經 — 以西結書 19:1-14

7/23/2018 星期一 – 以西結書 19:1-14

「他們用鉤子鉤住他、將他放在籠中、帶到巴比倫王那裡、將他放入堅固之所、使他的聲音在以色列山上不再聽見。」 (結19:9)

史記列傳中有一段春秋時代魏公子的浮沉錄:魏公子是魏王重金禮聘的上將軍,而他也不負魏王所托、展示了他熟練的外交手腕,說服了諸候遣兵救魏,擊破了秦國大軍、乘勝追逐至涵谷關,使秦軍不敢向東出兵達十年之久。

秦王因此設法在魏王的左右散佈謠言:魏公子在外盡納諸候,人皆徒聞魏公子、不聞魏王;公子亦慾南面而王、諸候畏公子之威,也正想共立他為王。魏王多次聞言、不能不信,計劃要撒換魏公子。

魏公子自知難保,託病不回;日夜飲酒尋樂,不到幾年、竟真的因酒而病死。

秦王因此舉兵滅魏,打開了向東擴展的通道,奠立了大秦帝國的基礎。

以色列雖然一直是個小國,但在近東多變化的歷史中,卻一直屹立不搖;多以他的外交手腕、在各強權之中求生存,直到耶路撒冷城被毀、人被擄的那一天。

以色列在他熟悉的地域中稱王、就像魏公子在外盡納諸候一般,自信、有安全感;但一旦魏公子被召回朝,他就知道自己的好日子已經結束了。

同樣的,耶和華也以咆哮的少壯獅子來形容以色列,他在他熟悉的地域抓食、吃人;然而人把他用鉤子鉤住、放在籠中、帶到巴比倫王那裡時,他咆哮的聲音在以色列山上不再聽見、他的好日子也已經結束了。

耶和華如果不以被擄來審判以色列人的話,他們不會聽見、也不想聽見先知的聲音。

今天,是不是我們也很舒適、安全地生活在自己所熟悉的小圈子之中;先知的聲音對我們來說、也並不是非常必需的呢?

惟願我們不必等到那「在以色列山上不再聽見他的聲音」時,才想到作哀歌;能先省察自己的光景,悔改、歸回 — 這就是福音的信息。

— 2018 每日讀經 — 以西結書 17:11-18:32

7/22/2018 星期日 – 以西結書 17:11-18:32

「所以主耶和華說、以色列家阿、我必按你們各人所行的審判你們。你們當回頭離開所犯的一切罪過、這樣、罪孽必不使你們敗亡。你們要將所犯的一切罪過、盡行拋棄、自作一個新心、和新靈。 以色列家阿、你們何必死亡呢。主耶和華說、我不喜悅那死人之死、所以你們當回頭而存活。」 (結18:30-32)

許多基督徒都把律法和行為看成舊約時代的產物,現在己是恩典時代了!

因此,當我們讀到了「我必按你們各人所行的審判你們」(18:30),並沒有很深的感覺;必竟,根據使徒保羅的說法,定罪的作用是律法的目的(加3:23-29)。

今天我們已經認罪悔改了,律法還與我們有關係嗎?事實上,我們只能說律法是要引人轉向主耶穌的目的之一,而不是唯一的目的。

律法的作用除了定罪外,還可以教導基督徒行義,在重生得救以後過聖潔生活。

「你看猶太人中信主的有多少萬、並且都為律法熱心。」(徒21:20) 得救的猶太基督徒,並沒有廢棄律法,反而更為律法熱心;這是因著聖靈充滿的生活。

加爾文在「基督教要義」中提到:「律法是最好的工具, 可以天天學習,由此認識神的旨意…而且,我們不僅需要教導,還需要告誡,而神的僕人從律法的這一益處就可大得幫助:通過經常默想神的律法,就激發起順服之心,並在神的律法中得以堅固…律法對肉體來說,就像鞭子對懶惰不動、畏縮不前的驢子,驅使它起來作工一樣。即使一個屬靈的人,他也沒有完全擺脫肉體的重負。」

正如我們在週五查過的申命記30:19:「我今日呼天喚地向你作見證、我將生死、禍福、陳明在你面前、所以你要揀選生命、使你和你的後裔都得存活。」 這不只是3000多年前的信息、也是今日的真理。

沒有人能否認律法表現義的是一種完全模範;除非我們不應該有正直生活的規律,不然,我們偏離律法便是犯罪了。

生活的規律不是有許多不同的版本, 乃是一個永久不變的真理。

基督徒重生了之後,還有可能生活在一個死亡的路上。

「只要將所犯的一切罪過、盡行拋棄、自作一個新心、和新靈。 你們何必死亡呢?主耶和華說、我不喜悅那死人之死、所以你們當回頭而存活。」(18:31,32)

聖靈使我的意志降服,並且能甘心樂意行神在律法中所啟示要行的律法。

律法的功用不違背福音的恩典,而是與它巧妙融合;所以,我要揀選生命、遵行律法。

— 2018 每日讀經 — 以西結書 16:44-17:10

7/21/2018 星期六 – 以西結書 16:44-17:10

「然而我要追念在你幼年時與你所立的約、也要與你立定永約。你接待你姐姐和你妹妹的時候、你要追念你所行的、自覺慚愧。並且我要將他們賜你為女兒、卻不是按著前約。我要堅定與你所立的約、好使你在我赦免你一切所行的時候、 心裡追念、自覺抱愧、又因你的羞辱就不再開口。 這是主耶和華說的。」 (結16:60-62)

記得第一次在房屋貸款的文件上簽字時,心中有不少的疑慮。

除了一疊厚厚、又看不懂的法律文件外,最主要的是在今後30年中,要繳付的總數比貸款多出了很多很多!是不是我這一輩子就被這貸款綁著了?

人從契約中得到了好處,但在契約中也要實踐出所答應的責任;否則有不堪設想的後果。只要一個人不能符合他任何的一個契約,他的信用就出了問題,以後有很大的困難再拿到類似的契約。

神和人立的約與我們人一般所熟習的約有些類似的地方,但有個很大的不同。那就是:神在約中沒有得到任何好處,只有人從神那邊得到祝福,所以這叫聖約(covenant) 而不是契約(contract)。

在這種情況下,人應該更加珍惜這個聖約,遵行約中的要求;惟恐失約了後,再也拿不到另一個聖約了。

但從以色列的歷史來看,人是經常在神的面前失約的;在這種情形下,神大可名正言順的從此再也不和這些人打交了。

然而,神說:「我要追念在你幼年時與你所立的約、也要與你立定永約。」

不但如此,神還要藉他對其他人的恩慈,你姐姐(撒瑪利亞) 和你妹妹(所多瑪),來向你顯明他對你的慈愛。

你該怎麼辦呢?要追念你所行的、自覺慚愧,因你的羞辱就不再開口。這豈不就是福音的信息嗎?

今天,我能靠自己來履行聖約的要求嗎?不行!

我需要神再與我定一個永約嗎?絕對要!

福音不只是受洗那天的儀式而己、更是我每天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