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 每日讀經 — 撒迦利亞書6:1-15

10/13/2018 星期六 撒迦利亞書6:1-15

「萬軍之耶和華如此說、看哪、那名稱為大衛苗裔的、他要在本處長起來,並要建造耶和華的殿。他要建造耶和華的殿、並擔負尊榮、坐在位上、掌王權,又必在位上作祭司、使兩職之間籌定和平。」 (撒迦利亞書6:12,13)

撒迦利亞見到了不少異象(1-6章),這些異象雖然不容易懂,但隨後撒迦利亞與天使的問答、使我們可以知道這些異象所代表的意義。

從文字當中,我們知道那時代的背景是猶太人亡國被擄七十年之後(1:12),部份的猶太人得以歸回(2:6),並重修聖殿(4:6) 。

重修聖殿是外在的實物建築工程,它帶來了猶太人復國的希望,所以百姓對它的重視是可以了解的。

在有限的人力物力之下,那的確是件不容易完成的工作,所以耶和華要特別勸勉帶領的所羅巴伯剛強壯膽(4:7-10) 。

但是,實物的建造只是代表將到的靈性上的復甦。所以,在所羅巴伯之後,神再次用異象讓撒迦利亞看到還有另一層的建造,那個範圍是更廣的(6:1-8) 、重要性是更高的(6:9-15) 。

約撒答的兒子大祭司約書亞(6:11) 是靈性復甦的代表,他在建造耶和華殿的貢獻上、甚至比所羅巴伯還要重要、更為尊貴(6:12)。

但約書亞、和所羅巴伯是互為幫補的:「兩職之間籌定和平」(6:13)。

今天,在教會的建造上也是如此:有些人在事物、管理上有恩賜,負責教會中如設備、財務、人事…等大小的事工;也有人在宣講、教導上有恩賜,負責查經、主日學…等屬靈上的供應,但是彼此不能相互看輕對方的執事,到底兩職之間籌定的是和平。

— 2018 每日讀經 — 撒迦利亞書5:1-11

10/12/2018 星期五 撒迦利亞書5:1-11

「我說、這是甚麼呢?他說、這出來的是量器。他又說、這是惡人在遍地的形狀。我見有一片圓鉛被舉起來。這坐在量器中的是個婦人。」 (撒迦利亞書5:6,7)

戰國末期呂不韋著「呂氏春秋」,他用了「罄竹難書」生動地描寫了當時的亂像:即使把所有的竹子做成竹簡拿來書寫,也難以寫盡。

其實,聖經也有類似的形容。先知撒迦利亞在異象中看到一個類似大桶子的東西。照他習慣性的好奇心,他馬上就問:這是甚麼?

天使回答的是量器;量器在原文的發音是ephah。查了參考書才知道,這是一個非常大的量器,約有2/3蒲式耳(bushel)、24公升。

要用這麼大的量器是來量以色列人的罪,豈不是與罄竹難書異曲同工嗎!

呂不韋只能停在忠實的記錄上,但先知的異象更進一步的說明罪的原因是人–坐在量器中的婦人。

罪不可能自存 有人才會有罪。人是罪的起因、執行者,但是受害的卻是整個大地。

罪也會傳染,當罪遍滿了全地的時候,耶和華就非要干涉不可了。不是審判(創6:5-7)、就是拯救(5:9-11)。

耶和華把罪因(量器中的婦人)和罪行(量器中的物品)帶到罪的源頭(示拿地),把罪與祂的選民分開。(5:11)

惡行雖然可能暫時得逞,但沒有人能逃過神的審判。

罪雖多,解決罪的辦法卻不在我自己,而是神的主動。

在這動亂的世界中,我更珍惜主耶穌帶來的平安。那不只是沒有戰爭的平安,更是我罪得解決後,與我自己的平安。

— 2018 每日讀經 — 撒迦利亞書4:1-14

10/11/2018 星期四 撒迦利亞書4:1-14

「… 這是耶和華指示所羅巴伯的,萬軍之耶和華說、不是倚靠勢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我的靈、方能成事。大山哪、你算甚麼呢,在所羅巴伯面前你必成為平地,他必搬出一塊石頭,安在殿頂上,人且大聲歡呼、說、願恩惠恩惠、歸與這殿。」 (撒迦利亞書4:6,7)

在高度競爭的網路時代,每一位在職場的經營者不得不希望公司能興旺成長,甚至在為那設法存留底線的努力上,他們都得需要有足夠的人力資源。

但這己經不是人多好辦事的時代了,人員要精簡、但企業生產質不可降底,所以怎麼讓員工的生產力居高不下,是企管經營的大課題。

在硅谷常見高科技公司提供免費的零食、晚餐、遊樂室、甚至現場按摩、洗牙、顧嬰…就是為了讓員工在辦公室多留一點時間、多做一些工。

但最新的企管研究卻發現:一個疲勞員工的生產力不但不高,反而對士氣照成負面的影響。「不必在職場發瘋」(It Doesn’t Have to be Crazy at Work) 在2018年成為一本眾人愛讀的書、就在講這個觀念。

其實,越是面對困難的任務、高昂的士氣越是重要,而不是人多人少、工作時的問題。

在屬靈的建設上也是如此,所以「不是倚靠勢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耶和華的靈、方能成事」是基督徒所喜歡用的金句。

從上下文來看,這是指所羅巴伯重建聖殿而說的,但它也並不是說力量(勢力原意為strength, power) 、及才能不重要,而是說除了力量與才能之外,耶和華的靈是最重要的。

因為我們再往下讀就知道:所羅巴伯還是要平地基、安置房腳石。耶和華的靈並不是使所羅巴伯有行神蹟、馬上讓聖殿就建好的事。

但是倚靠耶和華的靈,使建造的人在信心的眼光中,從開始的第一塊房腳石就看到整個工程的完成,因「大聲歡呼、說、願恩惠恩惠、歸與這殿」通常是完工時說的話。

耶和華的靈與人的努力擺上、人的自然邏輯並不相互抵觸的。

世上的公司企業施小惠來賺取在工時的投入,但屬靈建設不是靠這些人為的動作,而是我們在信心中看到神的心意和作為時,願意把自己擺上為祂所用。

— 2018 每日讀經 — 撒迦利亞書3:1-10

10/10/2018 星期三 撒迦利亞書3:1-10

「天使又指給我看、大祭司約書亞站在耶和華的使者面前、撒但也站在約書亞的右邊、與他作對。」 (撒迦利亞書3:1)

希臘神話故事中的西西弗斯(Sisyphus),是一位有名的悲劇英雄。

故事是這樣的:西西弗斯每天早上起來、很費勁的把一塊巨石往山上推,到了傍晚好不容易推到了山頭,一瞬間,又眼睜睜的看到它滑到山腳下。

第二天,同樣的事還要重演一次。

西西弗斯之所以要日以繼夜的、做這同樣無用的事,是因為他曾在妒嫉中,謀害了他的弟弟 Salmoneus。

之後,西西弗斯一直在自己的罪惡、及愧疚感中活著;無止盡的勞力,使他暫時可以忘記自己的虧欠。

同樣的,也有不少的基督徒、在愧疚感的死胡同中走不出來。

在靈魂的深處,無論是如何的努力,我們還是無法把自己的罪孽、和失敗合理化的。

撒但非常清楚這一點,他就喜歡用人的罪惡感、來控告我們。

於是,我們的罪惡感越來越深,最後到了沮喪、甚至絕望的地步。

把錯誤掃到地毯底下或許可以暫時解決窘態,但那必竟只是一時的方便。

更可怕的是:我們這個弱點,正是給了撒但這位控告者,一個可以持久利用的把柄。

大祭司約書亞就是在這個情況之中:他污穢的衣服是撒但與他作對的利器(3:3)。

他惟一的方法是在耶和華的面前尋求解決:「使者吩咐站在面前的說、你們要脫去他污穢的衣服。又對約書亞說、我使你脫離罪孽、要給你穿上華美的衣服。」(3:4)

今天,我也是一樣:不要和撒但爭論,而是依靠神。

— 2018 每日讀經 — 撒迦利亞書2:1-13

10/9/2018 星期二 撒迦利亞書2:1-13

「我又舉目觀看、見一人手拿準繩。我說、你往那裡去,他對我說、要去量耶路撒冷、看有多寬、多長…耶和華說、我要作耶路撒冷四圍的火城、並要作其中的榮耀。耶和華說、我從前分散你們在天的四方,現在你們要從北方之地逃回。」 (撒迦利亞書2:1,2,5,6)

幾年為要為母親添一個臥室,前家裡改建。這才親身經歷了改建過程的煩瑣:不但先要把設計圖畫好了、到市府批審,在開工之前、還要找大地測量師來,在實地定下牆壁的確實位置。

測量師來了三十分鐘、卻寄來一張一千兩百美金的帳單!這筆錢花著實在讓人心痛;其實,他用儀器量的位置、跟我自己拿皮尺在五分鐘內量到的是一模一樣的!

撒迦利亞在異象中也看到了一位拿繩子量地的人,他對這事是這麼的好奇,以致他於對繩子的興趣、倒比對這個莫生人的興趣要大。

耶路撒冷在兵荒馬亂的時期,人們對房地產的興趣、應該比不上在硅谷寸土寸金的市場,多一呎、少一呎對他們是不太計較的;但這個人要量耶路撒冷,顯然是要為蓋城牆用的,這可能是當時有心猶太人的願望吧。

然而有另一位天使卻說,不必計較尺寸了,因為在耶路撒冷的居民和牲畜很多(2:4),繩子量的地界是裝不下的;而且連城牆也不需要了,因為有耶和華親自為他們準備的火牆(2:5)!

在這火牆之中的耶路撒冷居民,不僅受到了保護,也享受到了富足(牲畜很多)、和榮耀(火的象徵) 。

這是與當時國破家亡的現實環境、簡直差別太大了!可是耶和華親口說「現在你們要從北方之地逃回」- 歸回是一定要發生的。(2:6)「耶和華親口說」在這句話的前後重復了二次,可見得這句話的重要性、與嚴肅性。

今天,我們也都是兢兢業業的努力建立自己的家園,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中,斤斤計較是正常的事,但並不見得有耕耘、就有應得的那份期待的收穫。

我們理當更期待那榮耀的火城,那是耶和華親自應允的城,那也是歷代信心偉人遙望天上的聖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