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 每日讀經 — 箴言 19:1-20:30

1/25/2018 星期四 箴言 19:1-20:30

「強壯乃少年人的榮耀,白髮為老年人的尊榮。」 (箴20:29)

小時候對美國的認識不多,但有一句話是常聽到的:「美國是小孩子的天堂、青年人的戰場、老年人的墳墓。」

雖然當時對這句話的意義不甚明瞭;但卻是非常羨慕美國孩子在物質上的豐富。

中國人卻講究敬老尊賢,對年長者總是得有幾份的尊重、「我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飯還多」是爭辯時有力的論點。

不幸的是:輪到自己進入美國社會時,己經錯過了天堂時期,而直接進入了戰場;然而在向墳墓前進的路途上,不知不覺的還是滿懷念那敬老尊賢的美德。

對於白髮,我一直沒有什麼特別的感受;直到被按立為長老之後不久,聽到一位姊妹的評語:「我看你不像個長老!」(心往下一沈),「怎麼頭髮還是黑的?」(鬆了口氣) 。

從此,我開始羨慕白髮;神也滿有恩典,這幾年使我的白髮增加的特別快。

聖經對於年齡有最公正、持平的看法:「強壯乃少年人的榮耀,白髮為老年人的尊榮」。

不論是少年人、或是老年人都有值得他珍習的一面;不論是強壯、或是白髮都是他的榮耀;問題在是否接納自己人生自然的階段。

不但接納自己,對於在不同年齡層次的他人-不論他是小孩子、青年人、或老年人;我也得存著尊重的態度對待他,因為他與我一樣的:都是神形象的承受者,那就是值得有尊榮與榮耀的最大原因。

除了神的家 — 教會–之外,你我很難在其他的地方看到同時尊重小孩子、青年人、和老年人的場合了;我豈能視教會生活為循常呢!

— 2018 每日讀經 — 箴言 17:1-18:24

1/24/2018 星期三 箴言 17:1-18:24

「戲笑窮人的、是辱沒造他的主,幸災樂禍的、必不免受罰。」 (箴17:5)

我們處在一個一切以錢財來定位的世界。

從大處的世界舞台來說:二次大戰前後所爭的是帝國主義是強權; 但現在所爭的己經變成是誰屬經濟大國了!

從國家內部的政治來說:從前所看重的意識形態; 現在大家所在意的己經是:”It’s the economy, stupid!”

從個人的奮鬥目標來說:從前的人思慮的是如何為國為民做一番大事業;現在人所羨慕的是如何在卅歲之前股票上市,做一個提早退休的千萬富翁。

然而,箴言卻多次把耶和華和窮人連在一起,耶和華站在窮人的立場上。

我如何對待窮人,就等於我如何對待耶和華:
「欺壓貧寒的、是辱沒造他的主.憐憫窮乏的、乃是尊敬主。」( 14:31)、
「憐憫貧窮的、就是借給耶和華.他的善行、耶和華必償還。」( 19:17)、
「富戶窮人、在世相遇、都為耶和華所造。」(22:2)

箴17:5:「戲笑窮人的、是辱沒造他的主,幸災樂禍的、 必不免受罰。」窮人與災禍平行,表示窮人是處在災禍之中, 需要別人的幫助。

當幫助有需要的人時,其實我在代表耶和華來幫助他。

我怎麼對待有需要的人,就顯示了我自己的屬靈狀況。

所以,今天所要分辦的,不是我是屬於那1%、還是落在那99% 當中。

談到了錢財,重要的是我可不可以用這些錢財來顯示神的憐憫和豐富。

問題在:我是誰的鄰舍?而不在:誰是我的鄰舍?

— 2018 每日讀經 — 箴言 15:1-16:33

1/23/2018 星期二 箴言 15:1-16:33

「聽從生命責備的、必常在智慧人中。棄絕管教的、輕看自己的生命,聽從責備的、卻得智慧。」 (箴15:31,32)

沒有人願意被責備,因為在責備之先必先有錯;接受了責備、也等於認錯了,甚至更進一步的,開始願意接受錯誤的後果、和補償、改正的行動。

即然如此,不論是責備人的人、或是被責備的人,都得小心謹慎的來看這件事。

所以,在責備之前、有的是以建議開始,不但是建議還是小小的建議;或是提醒,更是溫馨的提醒;或是批評,而且是善意、建設性、對事不對人的批評。

當自我的保護網過多、太厚了之後,人不但自己聽不得責備,也不願意去責備任何人。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不見得就從此更和諧,反而更疏遠、孤獨了。

這種傾向似乎在西方社會特別顯著,所以自來到北美之後,常不自覺的懷念少年時朋友之間的直率與真誠。

怎麼樣來打破這種循環呢?

「聽從生命責備的、必常在智慧人中」;「他(聖靈)既來了、就要叫世人為罪、為義、為審判、自己責備自己」(約16:18);「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提後3:16)。

好不好先讓自己打開、做一個願意聽到建議、被提醒、接受批評、聽從責備的人開始;這不僅對事情的處理、更是對生命的成長!

— 2018 每日讀經 — 箴言 13:1-14:35

1/22/2018 星期一 箴言 13:1-14:35

「善人給子孫遺留產業,罪人為義人積存資財。」 (箴13:22)

不論是來北美讀書後留下來、或直接到此工作的第一代中國移民來說,在這裡所經過的生活文化適應所付的代價,在逐漸好轉的經濟狀況下,自己再回頭看看;這一切似乎都是值得的。

就是因為在起步困難中的經歷,勤儉成為我們生命中的一部分、花錢總是得三思的;再加上好轉的經濟狀況下,自然而然地、資財就漸漸積存起來了。

歐美人士的理財觀念是:壯年積財是為了老年花;最成功的人生理財是花到進棺材時,正好把所有的錢都花完了;該玩、該享受的也都盡興了。

中國人不是如此:花不完的錢留給自己的子孫是天經地義的事,我們在自己的週圍可以看到不少這些現象。

有不少的朋友們的孩子是屬於Y世代,生於1980-90年代; 2000年的.com、及今日的高科技時代正值他們少壯年歲工作的高峰,所以,他們根本不需要父母的資助,甚至有不少第二代的孩子在資財上比父母還豐富。

怎麼辦?這真是個有趣的問題。

一個從小教孩子的是上進學習、努力事業、積存資財…的人,當有一日孩子們都做到了、突然發現自己再也沒有什麼可以影響、幫助下一代了;他心中悵然若失之感是不難想像的。

箴言說的是:「善人給子孫遺留產業」,這裡的「產業」顯然比「資財」要廣泛的多:價值觀、人格操守、信仰、EQ…都是我門可以為子孫遺留產業。

但這些產業是要花時間、有耐心長期的身教影響的結果,並不是在遺囑中給子孫的遺產後多加幾個零就可以解決的。

我給子孫遺留產業是什麼?

— 2018 每日讀經 — 箴言 11:1-12:28

1/21/2018 星期天 箴言 11:1-12:28

「才德的婦人、是丈夫的冠冕,貽羞的婦人、如同朽爛在他丈夫的骨中。」 (箴12:4)

箴言從第七章開始,一直到卅一章結束,都在講智慧與人的關係。

在箴言中,才德的婦人常常比喻作智慧的化身。例如:

「得智慧勝過得銀子、其利益強如精金,比珍珠(婦人的妝飾) 寶貴。」(3:14,15)、

「才德的婦人誰能得著呢?他的價值遠勝過珍珠。」(31:10)

才德的婦人在屬靈生活上是位敬畏神的人:「豔麗是虛假的,美容是虛浮的,惟敬畏耶和華的婦女、必得稱讚。」(31:30)

才德的婦人在日常生活中是勤勞的人:「他以能力束腰、使膀臂有力。」(31:17)

才德的婦人是他丈夫榮耀的冠冕(31:29)。

而貽羞的婦人、不僅使他丈夫沒有面子、還如同骨癌一般的可怕 — 朽爛在他丈夫的骨中。

有人會說:難到作丈夫的就可以坐享其成嗎?

不是的!從箴言的比喻,我們知道:人選擇智慧、勤勉,就像娶得才德的婦人;選擇愚昧、懶惰,就像娶得貽羞的婦人。

這是個人的選擇、不論是男是女都一樣。我的選擇是什麼?娶得才德的婦人是誰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