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 每日讀經 — 路加福音 10:17-20

5/31/2019 星期五

「然而不要因鬼服了你們就歡喜,要因你們的名記錄在天上歡喜。」 (路加福音10:20)

回應主的差遣、事奉主,不但是一件容耀的事;而且,當親身經歷主所賜的能力,顯明在我們的事奉時,心中的興奮及歡喜是不可言喻的。不論在教會中的事奉、或在短宣傳福音,這都是我們所經歷的。

所以,當起初讀到「不要因鬼服了你們就歡喜」時,不明白為什麼主耶穌要在門徒們興奮的時候,非得要澆這盆冷水?

難到主就是這麼嚴肅、總是要掃別人興的嗎?不可能!因為祂自己一直就是一位滿有感情的人。

或許,祂擔心門徒們一時興奮過頭,以後在事奉中遇見了難處後,又極度的失望?

情緒上太頻繁、太大的起起浮浮,對人的身心不好?主耶穌好體貼門徒們!雖然有這個可能,但還是缺乏說服力。

我想,一個比較合理的解釋是:從這兩個「不要因…就歡喜,要因…歡喜」的對比開始著手。

原來,歡喜(rejoice)是指一種從內心深處的需要、被滿足了以後,所產生的幸福、快樂的感覺。

這不同於一般所說的快樂、高興;因為那些是從環境、場合而產生的一時感受。

所以,「你們的名記錄在天上」,指的是福音的果效。

對一個重生得救的人來說,那接受了主所帶來的生命改變是巨大無比的;救恩成他在生活中,作為新人、活出新樣式的泉源。

他一生最大的事、最能讓他在內心深處有喜悅感的是福音、也就是主耶穌。

從這個源頭而發出愛神、愛人的心和事奉,是深切、而能持久的。

反過來說,一個人只能因為自己事奉的果效而歡喜、快樂的話,這是否已經本末倒置了?

是有一些弟兄姊妹、情願在教會參加各種各樣的聚會、熱心在各種各樣的事奉上;卻不願意在家庭裡、在工作上盡上自己該盡的責任。

這是不是該好好檢討自己因什麼歡喜的時候了?

— 2019 每日讀經 — 路加福音 10:13-16

5/30/2019 星期四

「又對門徒說、聽從你們的、就是聽從我、棄絕你們的、就是棄絕我、棄絕我的、就是棄絕那差我來的。」 (路加福音10:16)

第一次我親身感受到外交人員在異國所受到的禮遇和保障、是在大學二年級參加了在曰本大使館前的抗議示威。

雖然那次示威的議題(釣魚台的主權) 、是政府所默許的;但四週的防暴警察、卻都一味的小心保護到使館上班的人,並且虎視耽耽的看著我們這批學生、是不是有任何一點暴亂行為的跡象;從此之後,我再也不願輕易的被聳動、去街頭抗議了。

其實,「兩國相爭、不斬來使」是古今中外都接受的規矩;但用在個人身上、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主耶穌差遣七十個人到各城各地傳道的這一段經文中(10:1-16) ,是從使命的困難、危險開始的(1:3,4) ;但在能力(10:9) 、和權柄(10:16) 中結束。

事實上,基督徒都有傳福音的意願,但我們也知道領人信主、不是那麼的容易。

參加過短宣隊的人都知道,第一次向莫生人開口講福音要多麼大的勇氣;因為我們害怕被人拒絕。

尤其是在不認識的人面前、當對方還對我這個人的人格、品行,都還沒有一點了解及尊重的時候,他們對福音的拒絕、好像就在拒絕我這個人一樣;是讓自己很不舒服的。

但主耶穌提醒我們:一個傳福音的人、其實帶有很大的權柄:「聽從你們的、就是聽從我、棄絕你們的、就是棄絕我」。

所以,怎麼樣把自己的掛慮從傳福音的行動拿掉、是不怕去傳福音的第一個心態;對方的接受、或拒絕,不是針對我、而是對著福音的中心 –主耶穌– 的反應。

就像那在使館上班的人、或相爭兩國的來使一樣,我們只是個管道、福音的大使;對方要為他自己的回應、向差我們的耶穌負責;他不可以不照規矩、把來使當成信息的中心內容。

我們該有的心、反倒是因為:「棄絕我的、就是棄絕那差我來的」。這裡的我就是主耶穌,而那差主耶穌來的、就是耶和華神。

有誰能承當棄絕耶和華、神呢?當想到了這一點、我們的膽子就大了,因為我們愛人、不願意看到他承受棄絕神的可怕後果;所以,我們有基於愛心的勇氣對世人說:「我不以福音為恥」。

— 2019 每日讀經 — 路加福音 10:8-12

5/29/2019 星期三

「要醫治那城裡的病人、對他們說、神的國臨近你們了。無論進那一城、人若不接待你們、你們就到街上去、說、就是你們城裡的塵土、粘在我們的腳上、我們也當著你們擦去,雖然如此、你們該知道神的國臨近了。」 (路加福音10:9-11)

在刑事法庭的審判過程中,最具有戲劇化的場景就是:陪審團宣告陪審員認為被告是否有罪的時刻。

這時,不只是被告及雙方的律師在場;受害人及被告的親友也在觀眾席上、期待著審判的結果:不論是有罪、或無罪,台下都有一方嘆息、哭泣,也有另一方快樂、歡呼。

同一個信息、帶來完全相反的反應,這不就也是福音的信息嗎?

「神的國臨近了」是主耶穌出來傳道的第一個信息,也是祂差遣門徒去傳的信息。而且,不論對方接受、或不接受;開始和末了的信息也還是一樣的:神的國臨近了。

對接受的人來說,他可能一直在等待神國的來臨,所以這是個好消息;或者他害怕神國的來臨、因為那意味著審判的來到、和生活上的變化,但主耶穌接著也提供了「你們要悔改」的解決方法,所以這對他還是個好消息;或者他跟本沒想過神國的來臨這件事,但是、他聽進去了,也悔改接受了,這對他也是個好消息。

但還是有些人,可能是不認為神國的來臨是真的;也可能認為憑自己的美德、可以無災無難的迎接神國的來臨、與將到的審判,所以門徒的信息對他們發生不了什麼作用。

然而,主耶穌一方面安慰門徒、不要為他們的不接受難過(你們城裡的塵土、粘在我們的腳上、我們也當著你們擦去) ;另一方面在臨走的時候、還是要再強調一次:「你們該知道神的國臨近了」!

這也是我們今天傳福音的態度:不論對方是愛聽、不愛聽,我們的信息是不改變的;雖然我們對對方的愛心不可減少;但最後他還是要為他自己的選擇負上代價,那不是我們可以為他承受的。

等到那天上審判來臨的時刻,有人會嘆息、哭泣;但也有為自己快樂、歡呼的人。

— 2019 每日讀經 — 路加福音 10:1-7

5/28/2019 星期二

「就對他們說、要收的莊稼多、作工的人少,所以你們當求莊稼的主、打發工人出去收他的莊稼。你們去罷,我差你們出去、如同羊羔進入狼群。不要帶錢囊、不要帶口袋、不要帶鞋,在路上也不要問人的安。無論進那一家、先要說、願這一家平安。」 (路加福音10:2-5)

對我這讀書人來說,這一輩子只有一次收莊稼的經驗:就是在服兵役時的「助民收割」。

那時,我們這些在部隊裡服役的人,平日除了擦槍、保養車輛、及演練之外;其實也沒有什麼別的事可以做。而當時台灣的人口已經開始向城市集中了,稻田一年又可收三季、留在鄉下的老農夫也實在收不動了;於是我們的部隊長就主動的與村民聯絡,免費提供收割稻子的服務。

做為帶四十多個士兵的排長,在極其平淡的曰子中,那天早上五點多、天剛亮,我就懷著興奮的心、像小孩子期待郊遊一樣,到了農家、身先士卒的帶領大夥割稻。

想不到撐不到早上七點半的早餐、我的腰已經直不起來了;排上弟兄們看之不忍,就讓我在早餐後做搬稻、和打穀的輕鬆活。但那的確是難忘的一天,讓我第一手體會什麼是「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

主耶穌在上耶路撒冷之前、也同樣的看到了要收的莊稼多、作工的人少;但他不是要門徒都自願去幫忙收割、而是要他們「求莊稼的主、打發工人出去」。

因為莊稼是主人的、工人也是為主人工作,只有莊稼的主有權柄、打發工人出去收他的莊稼。至於主人要打發誰、不是我們能決定的。

接下來,主耶穌才說:「你們去罷,我差你們出去」。顯然是門徒先有求、主耶穌也有差遣。

這和我當年一頭熱、去助民收割了兩個小時很不一樣。因為,收主的莊稼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首先,工作是困難、辛苦、又危險的(如同羊羔進入狼群);也沒有食、衣、住的生活保障(不要帶錢囊、不要帶口袋、不要帶鞋);而且工作忙、沒有閒聊的時間(在路上也不要問人的安) 。

然而,所給人帶來的是從神而來的祝福(先要說、願這一家平安) ;這就是歷代許多基督徒生命的寫照。

今天,你和我可以在信心中開始求莊稼的主、打發衪的工人出去嗎?

— 2019 每日讀經 — 路加福音 9:57-62

5/27/2019 星期一

「又對一個人說、跟從我來,那人說、主、容我先回去埋葬我的父親。耶穌說、任憑死人埋葬他們的死人,你只管去傳揚神國的道。」 (路加福音9:59,60)

當下在中美貿易戰之中,有一個許多人預料不到的後果、就是美國大專院校的外國留學生人數的急速下降,而造成一些中小型院校經營的困難。

這主要是中美雙方政府、對申辦出國留學的審核比從前嚴格了很多;另外,因為不少海歸找事困難的報導、也使一心想出國唸書的人少了一些。

因此導至美國各大專院校的學生中,能交全額學費的人數少了很多。這對一流的大型學校影響還小;但一些中小型州立、或私立的學校就難以支持下去。

據統計, 2017年、美國有三十六萬三千個中國留學生;而最近的統計、顥示了有39%的下降。如果照每年五萬美金的學雜費計算、這表示美國的大專院校在不到兩年間、少收了七十二億美金的學費。

為了能夠多收些外國留學生,一些中小型院校只好降低入學的標準來吸引人來申請。

主耶穌呼召門徒的政策卻完全相反:祂在往耶路撒冷的半途中,特意經過撒瑪利亞去傳福音;但那裡的人不接待祂,使雅各、約翰氣到想吩咐火從天上降下、燒滅祂們。(9:51-54)

就在這個時候,主耶穌對跟隨祂的人的要求反而越來越高:衪要人完全的投入、放下自己的安全感、和對家庭的認同感。

「狐狸有洞、天空的飛鳥有窩、只是人子沒有枕頭的地方」(9:58),是要那位想跟從祂的人完全放下物質享受的安全感。

「任憑死人埋葬他們的死人,你只管去傳揚神國的道」(9:60)、是要那位祂呼召的人完全放下大家所共認的基本孝道。

「手扶著犁向後看的、不配進神的國」(9:62)、是要那位想跟隨祂的另一個人有立刻的行動、不顧一切的專心。

這些要求一個比一個嚴、一個比一個難做到、也一個比一個更不合理。如果今天主耶穌要我們要求這些的話,想必是你和我沒有一個合格的。

那主耶穌為什麼有這些要求呢?是不是因為衪所給的使命是高的、所要做的事是難的;所以所要找的人也要挑的。

主耶穌所挑的人不是看他的學歷、聰明、或能力;而是他的信心和決心。這是你和我的寫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