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 每日讀經 — 路加福音 9:51-56

5/26/2019 星期天

「約翰說、夫子、我們看見一個人奉你的名趕鬼、我們就禁止他,因為他不與我們一同跟從你…他的門徒、雅各、約翰、看見了、就說、主阿、你要我們吩咐火從天上降下來、燒滅他們、像以利亞所作的麼?」 (路加福音9:49,54)

路加福音 9章的篇幅雖然很長,共有62節,但我們很容易看出來它的內容集中在對門徒的差派、教導、及對委身的要求。

我們印象很深的是主對委身的要求:「狐狸有洞、天空的飛鳥有窩、只是人子沒有枕頭的地方」(9:58)、「任憑死人埋葬他們的死人,你只管去傳揚神國的道」(9:60)、及「手扶著犁向後看的、不配進神的國」(9:62)。

然而,當我們一旦委身願意來嚐試到主面前,對自我開始有一些要求時,就很容易把自己的標準、甚至自己還達不到的理想,加諸於別人身上了。

就像是雅各、約翰,這兩位最委身的門徒,撇棄了一切跟隨主,真算是有心人了。然而,接下來他們就難免有這個心態來看別人:你為什麼不能像我一樣的委身於主呢?

這種自義的心態從49及54兩節,他們對別人奉主的名趕鬼,不接侍主的撒瑪利亞村莊的反應看得出來 – 這豈不是有點像法利賽人嗎?

但主的福音卻不是如此。越懂得福音、越能體會主恩的人,對自己的要求雖然很嚴;但是對別人還是能像主一般的柔和、謙卑。

因為,一個接受耶穌為主、親嚐主恩的人;他有勇氣誠實的面對自己,他知道他的不足、他認識主的恩典、他了解他的身份。

所以,主斥責雅各、約翰的言行:「不敵擋你們的、就是幫助你們的」(9:50)、「你們的心如何、你們並不知道。人子來不是要滅人的性命、是要救人的性命」(9:55,56)。

求主讓我有一顆像祂一般柔和的心;我可以嚴以律己,因為那是回應主對門徒的呼召;但是,我得寬以待人,因為我的目的不是在讓人知道我有多委身,而是要把人完完全全的帶到主的面前。

— 2019 每日讀經 — 路加福音 9:49-50

5/25/2019 星期六

「約翰說、夫子、我們看見一個人奉你的名趕鬼、我們就禁止他,因為他不與我們一同跟從你。耶穌說、不要禁止他,因為不敵擋你們的、就是幫助你們的。」 (路加福音9:49,50)

輕敵是兵家大忌,韓信的背水一戰就是個例子:當趙相陳餘以二十萬大軍在對付韓信的兩萬人馬時,他未識敵情就帶兵出戰;想不到韓信的部隊背水一戰,人人死戰不退。

韓信又派奇兵兩千人奪了趙國的營地,全部插上漢兵旗幟。趙軍沒打贏,想收軍回營;回頭一看,營地上全是漢軍的旗子。馬上軍心動搖,後面又是韓信追殺;兵敗如山倒,二十萬沒了、趙國也被滅了。

在跟隨主耶穌的過程當中,門徒也有相同的心態。主耶穌的講道的大有能力、醫病趕鬼的神蹟奇事、眾人的追隨…都成為門徒的定心丸;因為他們是最親近主、跟隨主的一批人,主耶穌的好處、自然就該非屬他們不可。

他們會爭論誰最大(9:46);卻不清楚為什麼他們不能像主耶穌一樣的隨時可以趕鬼(9:38) 。因為他們對耶穌的使命、與能力還沒有真正的明白。

所以,當門徒聽到有別人奉主耶穌的名趕鬼時,心裡就很不高興;因為、如果要主耶穌的名趕鬼的話,自然是非門徒末屬了、那裡有可能會輪到別人呢?

然而,他們沒有想到的是:這是一場激烈的屬靈戰爭,主耶穌馬上就要到耶路撒冷、展開與撒但最大的抗爭、就是要破壞撒但引誘人、使人死在過犯罪孽之中的結局。

門徒要的是自己的能力和榮耀、主耶穌要的卻是神的旨意成就、救牘人類的計劃得以實現;這時候是要爭取同心的伙伴、而不是惟我獨尊的特殊小圈子。

「不敵擋你們的、就是幫助你們的」是主耶穌教導門徒要有的心態,那是為主的緣故包容、而不是拒絕。

這是為了門徒有足夠的信心和勇氣、來面對即將要到的一週:主耶穌勝利的進入耶路撒冷、無情無理的面對背叛、嘲笑、釘死、然後再復活。

那麼,今天我們對自己的使命有多少了解?知道要做什麼?該做什麼?

「他不與我們一同跟從你」就是我們取捨的條件嗎?「與我們一同」重要、還是?「跟從你」重要?

— 2019 每日讀經 — 路加福音 9:46-48

5/24/2019 星期五

「門徒中間起了議論、誰將為大…對他們說、凡為我名接待這小孩子的、就是接待我,凡接待我的、就是接待那差我來的,你們中間最小的、他便為大。」 (路加福音9:46,48)

在上週(5/18/2019) 的經濟學人雜誌(The Economist)中,有一篇追念「方舟社區」the L’Arche communities 創辦人凡尼爾(Jean Vanier) 的文章。

報章雜誌通常會為政治家、明星…等著名人物撰寫悼念文;但經濟學人雜誌卻不時的會登上一些悼念鮮為人知的人。

這追念凡尼爾先生文章的副標題是:人類的美麗(The beauty of humans);其實凡尼爾先生高鼻子、小眼睛,長的並不美麗;他是一個參與二次大戰的老兵、也是非常平凡的人。

在戰後,他變賣了所有的財產、在法國郊區買了個破旁子、邀請了兩位被關在療養院的殘疾人士 — 一位是上缺一隻手和一隻腳、又不停在自言自語的;另一位是只知道20個字、又經常生氣、握拳大叫的低能青年人,三人同心合力的自力更生。但凡尼爾接納、而且遵重他們;久而久之,他們也用愛和行動來回應他的愛。

數十年過了,許多旁觀的人受了感動、也效法他做相同的事 — 在38個國家、150地方、收容極度殘障的人士、愛他們、教他們做一些能做的事、把尊貴及愛帶給他們。

凡尼爾叫這些社區為方舟、因為那是神為保護祂所創造的傑作所存留的地方。

既使凡尼爾受到了國際社會的注意和遵重之後,他仍然做他五十年來所做同樣的事:接待社會上不願意接待的人、愛社會上不能夠去愛的人。

在耶穌一直提到祂將要被交與人、受苦、棄絕、以至於死之後,門徒第一個反應就是不明白、也不敢開(9:45) ;但馬上接下來的、就是議論誰將為大!

這也是我們可以理解的:必竟、如果師父走了,以後誰來做領導?

今天,我們其實早已耳熟能詳的知道它的答案:「你們中間最小的、他便為大」!

怎麼做?我們也明暸:「凡為我名接待這小孩子的、就是接待我,凡接待我的、就是接待那差我來的」。

求主讓我們不但能知道、能明暸;也有那信心和能力、可以真的做出來。

— 2019 每日讀經 — 路加福音 9:43-45

5/23/2019 星期四

「你們要把這些話存在耳中,因為人子將要被交在人手裡。他們不明白這話、意思乃是隱藏的、叫他們不能明白、他們也不敢問這話的意思。」 (路加福音9:44,45)

美國的總統大選並不是照直接的公民投票決定的;而是照各個不同州「選舉人票」的數目決定。

但是,這些各州的選舉人票卻是以「嬴家通吃」的方式進行;也就是說,只要一位候選人可以在某一州拿到一半以上的普選票、那州全部的選舉人票都是他的、而第二高票的人卻一張選舉人票也拿不到。

這造成美國的政壇非常嚴重的地域性對立;因為候選人只願意投資在傾向他的地區、而對在他無望拿到多數支持的社區、就完全的放棄了。因而,它使紅的(共和黨) 更紅、藍的(民主黨) 更藍。

事實上,大多數的人並不是這麼極端的;比如說:即使在加州(深藍) 、也有不少傾向共和黨的人,但他們在自己的加州得受人嘲笑、而共和黨本身也把加州當成沒有希望的淪陷區,不理會加州共和黨員的需要。

所以,跟著贏家走是人的本性、因為這樣能保證自己也可以沾到一些好處。然而,人的視野倒底是有限、著到的也只是眼前的;今天的贏家也有可能成為明天的輸家、又有誰能知道最後的結局呢?

當日的門徒也是如此:他們在跟隨主耶穌的初期、看到了衪醫病、趕鬼、餵飽五千人、及許多從神蹟中彰顯的大能;他們的心裡想:我必是跟對人了!

然而,在彼得認出主耶穌是神的兒子(9:20)之後,衪就不斷的提醒他們:「人子必須受許多的苦、被長老、祭司長和文士棄絕、並且被殺」(9:22) 、「因為人子將要被交在人手」(9:44)。

是的,一位大有能力的夫子、怎麼可能會被交在人手裡呢?權柄和軟弱、榮耀與受苦、能力與順服是兩極而互不相容的。

然而,這正是福音的奧秘:主耶穌的權柄是從他成為軟弱的人而彰顯出來的;祂榮耀的高峰是建築在祂十字架上的受苦上;衪能有萬王之王、萬主之主的能力、是因為祂謙卑的順服在父神的旨意當中。

人是要跟著看得到的贏家走;但門徒的道路卻是跟隨著主耶穌的十字架 — 經軟弱、受苦、順服的路、而到衪的榮耀、權柄、與能力裡。

當時的門徒不明白這話、意思乃是隱藏的,他們也不敢問這話的意思;但今天對我們卻是很清楚的。

— 2019 每日讀經 — 路加福音 9:37-42

5/22/2019 星期三

「我求過你的門徒、把鬼趕出去、他們卻是不能。耶穌說、噯、這又不信又悖謬的世代阿、我在你們這裡、忍耐你們、要到幾時呢,將你的兒子帶到這裡來罷。」 (路加福音9:40,41)

在渡假以後,我們不但要有一段時間的休息、恢復體力;也得乘著那段時間、來調整自己的心態和腳步 — 從休閒的腳步轉到全力以赴的工作狀態。

其實不只是渡假;每一次在教會舉的辦冬令會的屬靈大餐之後,許多弟兄弟姊妹也需要時間來調整山上、和山下不同的心態、和生活腳步。

那幾位門徒也是一樣:在登山變象(9:28-36)的一陣興奮過後;雖然那三位門徒不願意下來(9:33) ,但下山回到曰常生活還是必要的。

山上的靈性高潮過了之後,門徒要回到的不只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曰常生活鎖事;也是主耶穌先前交待的傳福音使命。

但是,這個重心的轉折卻不是很順利:門徒馬上遇到的不是在山上容耀、興奮的延申,而是一個人對他們的控訴:「我求過你的門徒、把鬼趕出去、他們卻是不能!」(9:40)

其實門徒已經接受到了醫病、趕鬼的使命,也領受了醫病、趕鬼的能力(9:1) ;而且他們確實曾有了些成功的經譣(可6:12,13) 。然而,為什麼在認識了耶穌的身分(9:20) 、和看見了耶穌的榮耀(9:31) 之後、反而無法做到了呢?

從這裡,我們不難了解為什麼接下來、主耶穌會有這句惱怨的話:「這又不信又悖謬的世代阿、我在你們這裡、忍耐你們、要到幾時呢?」

這是對來求醫治的人說的、也是對那些措手無策的門徒說的;無論對誰說,它的重點在「我在你們這裡、忍耐你們…」。

主來到這個世界上成就福音、是有時間的限制的;不論是傳福音的門徒、和聽福音的會眾,他們可以有主耶穌在身邊的機會實在是不多。

因此,當門徒認出了主耶穌的身份後(9:20) ,對主耶穌的差遣(9:1) 更有信心才對;其實正好相反,他們反而更軟弱了!

其實,如果今天對我們有同樣的不耐:「這又不信又悖謬的世代阿、…忍耐你們、要到幾時呢?」也該是理所當然的 — 因為我們也受了同樣的差遣、也看見過主的榮耀,但在使命上還是同樣的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