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 每日讀經 — 路加福音 9:28-36

5/21/2019 星期二

「忽然有摩西以利亞兩個人、同耶穌說話,他們在榮光裡顯現、談論耶穌去世的事、就是他在耶路撒冷將要成的事。」 (路加福音9:30,31)

中國人大都忌諱談死、更別說談自己的死了。

然而主耶穌在衪變像的榮耀中、與摩西、以利亞兩個人所談的正是衪自己去世的事,這就非常的特別了。

聖經還用「他在耶路撒冷將要成的事」、來形容主耶穌去世的事;更是使我們留意。

原來,對絕大部分的人來說,死只是一個終了,那除了是生命的終結、帶給身邊親朋好友的悲傷之外、沒有成就什麼好的事。

但主耶穌的去世,卻是連摩西、以利亞這兩位舊約的大先知都很關注的事、因為它是一件將要成就的事。也就是說,主耶穌的死能成就一件很重要的事;今天我們知道,這件重要的事就是你我的罪得到赦免。

衪的死、不但能使我們的罪得赦,而且把神的榮耀彰顯得完美無比;這正是主耶穌在變像山上榮耀的光芒如此耀眼的原因之一。

所以,變像山上的榮耀不僅是為了彼得、約翰、雅各而顯明的,也是為衪寶血所潔淨的所有人所顯明的;那就是今天的你和我。

— 2019 每日讀經 — 路加福音 9:22-27

5/20/2019 星期一

「又說、人子必須受許多的苦、被長老、祭司長和文士棄絕、並且被殺、第三日復活。耶穌又對眾人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 (路加福音9:22,23)

對於飛機駕駛員來說,放單飛必定是一個他所記念的里程碑。

因為不論是再懵懵懂懂的學開飛機、從開始到那單飛的一刻之前,他始終有教練坐在旁邊;萬一失手讓飛機失去了控制、只要雙手一撒,教練必然會幫著收拾殘局。但從放單飛的那一刻;自己就得負上全責,要把飛機開上天去、也要把它平平安安的降落下來。

我的單飛就是在一次完美的緊急迫降練習之後,教練難得的開了他的金口、讚美了一句,就開機門下去了,臨走說一聲:「你自己把它開回去吧!」

那時的心情是緊張、又興奮;因為完全沒有料到、就在那個時候自己就可獨立作業了;然而,在興奮之餘、實在也是沒有把握把那架飛機,從天上、再還是完整的一架回到機場跑道。

彼得在十二個門徒中、是第一個完全的答對了主耶穌所提的難題:「你們說我是誰?」

當他得到了耶穌對他答案的肯定時,想必與我當年得到飛行教練、對我緊急迫降演練的誇獎一樣,心裡真是高興。

但他沒想到的是,跟我的飛行教練一樣,主耶穌馬上就丟給他一個更難的題目:「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

彼得已經跟從主耶穌不少時候了、看得多少主耶穌行的神蹟、聽了多少主耶穌講的道;從來沒有想到還得捨己、天天背起自己的十字架來跟從主耶穌!

況且、這是在知道主耶穌將要「受許多的苦、被長老、祭司長和文士棄絕、並且被殺」之後。

這表示在天天背起自己的十字架時、是在主耶穌被殺後所要發生的事、那時豈不是像我被放單飛、沒有主耶穌在身旁做靠山了嗎?

然而,主耶穌正是要祂的門徒以背起他自己的十字架、來跟從祂;這是門徒必需經過的道路、不是你我可以選擇的。

主耶穌要的是我們背起自己的十字架、來跟從祂;不是被釘在自己的十字架來跟從祂;所以、這雖然是個進深的功課、但還是可以做得來的。

這也就是保羅說的:「所以弟兄們、我以 神的慈悲勸你們、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是聖潔的、是 神所喜悅的,你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羅12:1)

— 2019 每日讀經 — 路加福音 9:18-21

5/19/2019 星期天

「耶穌自己禱告的時候、門徒也同他在那裡,耶穌問他們說、眾人說我是誰。他們說、有人說是施洗的約翰,有人說是以利亞,還有人說、是古時的一個先知又活了。耶穌說、你們說我是誰。彼得回答說、是神所立的基督。」 (路加福音9:18-20)

「使徒信經」是在今日教會中使用最為普遍簡短一個信仰告白,全篇共十二條;早在愛任紐二世紀的著作中發現就曾出現過。

在這短短的十二條信仰當中,有一半(2-7, 六條) 的內容是有關主耶穌;可見得耶穌是我們信仰中最重要的一部份。我們可以這樣說:認識了耶穌、就了解了基督信仰的本質。

耶穌自己也很看重人對祂的認識。耶穌問門徒兩個問題:頭一個是「眾人說我是誰?」、接下來是「你們說我是誰?」。

而這兩個問題、是耶穌自己禱告之後所問;可見得這不是即興而發的,連耶穌自己都先準備好才問的問題。

「眾人說我是誰?」是要門徒先以第三者的角度、綜合他們所聽到別人對耶穌的認識做一個回答。

顯然的,因耶穌所行的神蹟、和耶穌所講的話語,已經讓眾人有許多的猜測:有人說是施洗的約翰,有人說是以利亞,還有人說、是古時的一個先知又活了。但這些都不重要;對門徒來說,重要的是:「你們說我是誰?」

今天,對我們來說也是如此,別人對耶穌的認識是次要的;重要的是我自己認為耶穌是誰。

今天絕大部分的人都不得不承認:耶穌是在人類歷史中、一位最有影力的人;也有人認為祂是一位道德高尚、又會帶領人的偉大教師…但這些都不是耶穌要找的答案。

還好、彼得的回答為我們找到了那個耶穌期待的正確答案:「是神所立的基督」。
祂是神所立、由神所生、從神而來;基督、就是神所應許的彌賽亞、和救世主;「神所立」是耶穌的身份、「基督」是耶穌的工作。

同樣的,今天耶穌在我們身上所期待的正確答案也是如此;這不是從書上來、或主日學老師給的標準答案、而是我們在信心中真實的認識。

— 2019 每日讀經 — 路加福音 9:14-17

5/18/2019 星期六

「耶穌拿著這五個餅、兩條魚、望著天祝福、擘開、遞給門徒擺在眾人面前。他們就喫、並且都喫飽了,把剩下的零碎收拾起來、裝滿了十二籃子。」 (路加福音9:16,17)

在中國地方教會的帶領人、倪柝聲弟兄所寫的書中、除了大家所熟悉的「正常基督徒生活」之外,「十二籃」也是許多人喜歡讀的。

十二籃事實上是一套十二輯的書,每一輯是一小本、每本有十二篇的信息;所以總共有一百四十四信息。其中有勸勉的話、有安慰的話,有對真理的認識,內容非常豐富、對人在靈性上有許多的幫助。

從十二籃這個名字、我們就不難想像當年倪柝聲為這部書取這個名字的心意:在五餅二魚的神蹟中,耶穌拿著這些食物、「望著天祝福、擘開、遞給門徒擺在眾人面前。他們就喫、並且都喫飽了,把剩下的零碎收拾起來、裝滿了十二籃子。」

所以,一方面倪柝聲謙卑的認為、他所寫的不是一個屬靈大餐、只是剩下來零零碎碎的供應。但另一方面,這些零碎卻是神所供應的、經過神的祝福、對於人的靈命是會有幫助的。

的確,從神而來的、不但是可以滋養人的需要,而且是源源不絕的供應;人只要有心追求、不是怕沒供應,要擔心的只是自己屬靈的胃口是不是打開了、能消化的了嗎?

那一天,門徒所擔心的是東西不夠吃;但主耶穌不但要門徒看到這五餅二魚的神蹟、也要他們參與在這個神韻的運作當中。

首先,主耶穌要把經過衪祝福的食物遞給門徒,要他們參與在餅和魚的分配當中;然後,在眾人都吃飽了之後,要他們把剩下的零碎收拾起來、裝滿了十二籃子。

眾人所吃的、所帶回去的,雖然是從主耶穌而來的;卻是經過了門徒的手。

今天,我們的事奉也應該是如此:不是靠自己、而是仰賴從主耶穌而來的供應。

如果是從自己來的,我們的五個餅、兩條魚一下子就用完了。然而,經過了主耶穌祝福的手,不但吃不完、而且還有很多剩下的。

「你們給他們喫罷」是很不容易達成的命令;但巴不得我們都可以有十二籃剩餘的經歷。

2019 每日讀經 — 路加福音 9:10-13

5/17/2019 星期五

「耶穌說、你們給他們喫罷。門徒說、我們不過有五個餅、兩條魚,若不去為這許多人買食物就不夠。」 (路加福音9:13)

在金錢財物上的使用上,中國人經常是以量入為出的原則為準;所以,我們每個月都要把信用卡上的帳單全部都付清,也很少聽到在美國的第一代中國人有被信用卡債務綁著的。

但也有不少靈巧、懂得投資的人,不僅知道要知道怎麼控制花費、更進一步的主動的去開源節流,製造更多的財富。

還有一個我們不常聽到的理財原則是「量出為入」:從花費的需要來決定收入的多少。我們會認為這是不合實際的原因是:收入能有多少、不是我們可以完全掌握的;所以,勤儉持家還是最上策。

然而,政府在財經上的運作卻真正是量出為入,政府先想到的是什麼事是非花錢不可的事,然後再調整稅率來滿足它的花費;必要時、還可以發行債卷、或多印一些鈔票來花。

當主耶穌對門徒說:「你們給他們喫罷」的時候,基本上就是要把他們所熟悉「量入為出」的原則、轉換到「量出為入」的範疇中。

量出為入、只能在具有無限量資源的情況下才能夠使用。即使一個政府也無法輕易的增稅,因為官逼民反的考慮是有的;債卷和鈔票也不能隨意的使用,通貨膨漲會帶給社會嚴重的後果。

這樣看來,真正能做到量出為入的、只有在天國的經濟學中了。因為神是無限的,有什麼需要、祂就有足夠的供應能力。

門徒的回答「我們不過有五個餅、兩條魚,若不去為這許多人買食物就不夠」是沒有錯;但那是人的經濟學、不是屬靈的天國原則。

即然「你們給他們喫罷」是耶穌的吩咐,那「出」的需要是真實的;那麼「入」在那兒呢?顯然,主耶穌是要他們學的是順服、和仰望那供應人的主。

今天,我們的難處也是在這裡,如果不回到神的面前求,靠我們自己永遠無法滿足人的需要。

即然是主耶穌要求我們來給大家吃的飽、祂就會有預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