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 每日讀經 — 路加福音 9:7-9

5/16/2019 星期四

「分封的王希律聽見耶穌所作的一切事、就游移不定,因為有人說、是約翰從死裡復活,希律說、約翰我已經斬了、這卻是甚麼人、我竟聽見他這樣的事呢、就想要見他。」 (路加福音9:7,9)

好奇心是尋求知識的動力,但只停留在好奇心上、也不能使他成為一個有智慧的人。

希律王對施洗約翰的印象很好、也很深刻。他在施洗約翰生前、留下施洗約翰在自己的身邊、也愛聽施洗約翰講論(可6:20) ;但為了保存面子的緣故、把又把施洗約翰斬了。

希律王顯然是心中有虧欠,懷念聽施洗約翰講論的日子,但沒有照著他的講論去行的勇氣。

現在,希律王聽見耶穌所作的一切大有能力的奇事、不免就使他聯想到施洗約翰。但他做王做慣了,還是想用自已的權勢、把他想要的都拿到自己的手中;稍微的滿足他的好奇心。

然而,希律王錯了,他不知道耶穌是那位能力、權柄比他大得多的天國君王,他想要見耶穌、但見不到耶穌。

今天,也有許多人風聞耶穌的事蹟,存著一顆好奇的心、想多聽、多知道一些有關耶穌的事;我們稱他們為「慕道友」。

可惜的是:許多的慕道友的確是被耶穌吸引、但他們還是一真停留在好奇心的階段,始終把自己當成主人、把耶穌當成有意思的客體;他們在救恩的門流浪徘徊。

但耶穌在我們的生命中、不是要來做客的,而是要成為主人、生命、生活的主。

這不只是在知識上的認知、也是我們在意志、感情、經歷上主觀的參與在耶穌的生命裡。

除非如此,我們對耶穌的認識永遠還是停留在希律王的好奇心上、遠離了生命與智慧。

— 2019 每日讀經 — 路加福音 9:1-6

5/15/2019 星期三

「耶穌叫齊了十二個門徒、給他們能力權柄、制伏一切的鬼、醫治各樣的病。又差遣他們去宣傳神國的道、醫治病人。」 (路加福音9:1,2)

近來財經新聞的報導說:美國上個月的勞工市場增加了近四十萬個新的工作機會,使失業率跌至3.6%,是近五十年來最低的記錄。

工作機會多,使許多公司行號找不到員工;還在找工作的人也特別的挑、因為許多找工作的人、手頭都拿了幾個工作機會,決定要到那裡上班、也使他們頭痛。

另一方面來說,美國去年的持殊工作人員簽證(H1-B) 在抽籤過了之後、還有近1/4已經抽到的申請案件被拒絕。

這使得在美國公司找不到員工的情況下,許多大學、研究所畢業的外國留學生,有心工作、卻找不到雇主。

在一個只看供需平衡的資本主義社會中,一個人的工作、職業完全是經濟上的考量,不論是雇主、或員工薪水的多少是選擇工作的惟一考量。

但在神的國度裡、為主作工卻不是一個以市場供需來定價位的交易。在神國的事奉、是以呼召開始的。

「耶穌叫齊了十二個門徒」,是表示了主耶穌的主權、和主動。衪有呼叫門徒的權柄、而門徒唯一可做的回應、就是順服這位呼召的主。

許多時候,我們都覺得自己不配來做主工、也沒有那些所需要的恩賜來做主工,但事奉的責任就落在自己的肩膀上了;我們該用什麼角度來看這些事呢?

如果用自己的邏輯、那唯一的答案是:他們找錯人了呢!但換一個方向來想:這就可能是神的呼召、不是我自己的感動、興趣、或裝備好了,然後才水到成渠的事。

「給他們能力權柄」,是呼召之後的事;先有了呼召、神才會賜下工作上所需要的能力權柄。

我們一方面不可以沒有能力為理由、來迴避呼召;另一方面也不可以在沒有呼召之前、去追求那種能力。聖經教導我們要羨慕善工、而不是羨慕能力權柄。

「差遣他們去宣傳神國的道」,在有呼召、和給能力之後,我們才看到真正工作的開始 — 差遣。

在這工作沒有定性的時代中,絕大部分的雇主與員工是基於金錢上的交易:公司要找的是學過本行、有經驗的員工;員工要先收學習、經驗預備自己。

然而,神的工作是開始在祂的呼召、祂所付予的能力、和祂的差遣;我們所能做的、只是以順服去回應而己!

— 2019 每日讀經 — 路加福音 8:49-56

5/14/2019 星期二

「耶穌到了他的家、除了彼得、約翰、雅各、和女兒的父母、不許別人同他進去。眾人都為這女兒哀哭捶胸。耶穌說、不要哭,他不是死了、是睡著了。他們曉得女兒已經死了、就嗤笑耶穌。」 (路加福音8:51-53)

睚魯在陪著主耶穌回到他家、醫治他病重女兒的半路上,就聽到從自己家裡趕來的人說:「你的女兒死了、不要勞動夫子。」(8:49)

就像人在緊張的關鍵時刻,腦海裡只裝得下那一件、就是他起初最掛心的事;對睚魯來說,那就是他病重的女兒。這下聽到了女兒的死訊,他的心是何等的哀傷、無望啊!

就在這時候,柔和的主耶穌馬上就主動的安慰睚魯:「不要怕、只要信、你的女兒就必得救。」(8:50)

其實,睚魯剛剛才在路上看到了那患了十二年血漏的女人、她的病是怎麼樣的得到醫治、主耶穌是怎麼樣的在大眾面前讚揚她的信心;但事情轉到自己身上來的時候,他倒不明白要怎麼樣把眼前才學到的功課、應用在自己身上。

那些在旁邊的眾人更是:不但小信、而且不信。因為他們除了只知道為死去的人哀哭捶胸以外;還在嗤笑耶穌說睚魯的女兒「不是死了、是睡著了」的話。

主耶穌使這十二歲的女兒復活了以後、就把她交給她的父母;又囑咐他們、不要把所作的事告訴人。可見得主耶穌所關心的是這小女兒和她父母家人的福趾、而不是自己的聲譽。

今天,我們在苦難當中的時候、或許像信心遲頓的睚魯多、像患十二年血漏女人的單純信心少;但主耶穌的恩典還是夠用的。

最可惜的是那些站在旁邊嗤笑的眾人,他們看不到神蹟、也得不著恩典。

— 2019 每日讀經 — 路加福音 8:43-48

5/13/2019 星期一

「耶穌對他說、女兒、你的信救了你、平平安安的去罷。」 (路加福音8:48)

福音中一件很特別的安排是:這位患了十二年血漏女人的得醫治,穿插在睚魯的十二歲女兒、從死裡復活的故事當中;可見得這兩個神蹟有它們的關連性、及互補性。那麼它們的關係是什呢?

睚魯俯伏在耶穌的腳前,是因為他獨生的女兒病重、快要死了;那麼,睚魯之所以俯伏在耶穌的腳前、很顯然的是為了女兒的病得醫治。

然而,睚魯不只求耶穌的醫治,而且特別向前求耶穌到他家裡去(8:41)。顯然他的女兒病重到不能自己走出門來見耶穌;但另一方面,也表示在睚魯的想像中、耶穌的醫病與一般的大夫一樣,望聞問切、樣樣都得親身臨在的。

但是這位患了十二年血漏的女人,沒有像管會堂的睚魯、是位有身份的男人;而她長年患血漏、照律法是個不潔淨、不能接觸大眾的人。但她也想要得醫治,那除了暗地裡靠近耶穌、偷偷摸摸的摸到一下耶穌的衣裳繸子之外、她也沒有別的辨法可想了。

主耶穌卻不讓這個女人在暗地裡就這樣的得到醫治,衪在大眾面前要找那摸祂的是誰;逼著這個女人不得不戰戰兢兢的來俯伏在耶穌腳前、把摸祂的緣故、和怎樣立刻得好了、當著眾人都說出來。

這難道是為了讓這個女人當眾出醜、說出來她那不得見人的病、和犯了潔淨律法的罪嗎?
不是的!因為主耶穌接下來就說:「女兒、你的信救了你、平平安安的去罷。」

主耶穌要在公眾場合要她說出她得醫治的見證;要當大眾的面讚揚她的信心。「平平安安的去罷」是不定她犯了潔淨律法的罪、其實也是給她身、心、靈全人的醫治。

反過來說,睚魯在某種程度上也有信心、因為他來求主耶穌。但他的信心似乎不及這個女人:因為她自知不配、只想摸一下耶穌的衣裳繸子:而睚魯非要求耶穌親自到他的家裡。

我相信今天主耶穌也願意在我們的身上行衪醫治的大能,而且、祂也期待著我們有公開認信的信心。

但問題是我們是照祂全權的旨意求、還是希望祂照我們心裡想像的方式成就?

— 2019 每日讀經 — 路加福音 8:38-42

5/12/2019 星期天

「鬼所離開的那人、懇求和耶穌同在,耶穌卻打發他回去、說、你回家去、傳說神為你作了何等大的事,他就去滿城裡傳揚耶穌為他作了何等大的事。」 (路加福音8:38,39)

在福音書耶穌所的醫病、趕鬼神蹟中,那些被醫治好的人、他們事後的言行被記戴的不多;而且能存著感恩的心來謝恩的、或能照著主耶穌的吩咐去行的也不多。

照這個統計來看,格拉森的這位曾被鬼所附的人、在事後不但安靜的坐在耶穌腳前,而且主動的懇求和耶穌同在、是相當難能可貴的了!

但主耶穌沒有應許他,反而不按祂平常不要當事人到處彰揚的慣例,要他「回家去、傳說神為你作了何等大的事」。

這位當事人後來的確的傳揚發生在他身上是何等大的事;但是,他不是回家去說、而是滿城裡傳揚。他不照著主耶穌的吩咐,傳說「神」為他作了何等大的事;而是「耶穌」為他作了何等大的事。

今天我們知道耶穌就是三位一體的真神,但當時的他對耶穌不可能有這樣的了解。所以,他之所以不提神、而滿城傳揚耶穌,是基於他對耶穌的感恩、也是基於他對耶穌的了解。

他所要傳揚的是:耶穌是一位能行醫病、趕鬼的神蹟工作者;而耶穌要他回家傳說神為他所做的大事、是為了他可以回到從前拒絕接納他的家人、及相親中間。

雖然我們知道:他在私心的錯誤中、反倒帶出了連門徒都不能了解的真理;但他不把得醫治的榮耀歸給神、而把主耶穌只當成行神蹟的人,是很可惜的事。

其實,今天這也是人很容易犯的錯誤:我們對幫助自己渡過人生苦難的屬靈長者的感激的心、要比那我們肉眼看不到的神還要熱心!

這不是為我們禱告、帶我們得到醫治的人的錯;倒是自己對神認識不清的表現。

如果從神而來的恩典不能把我們帶到神的面前,我們在做主門徒的路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